历史上刘伯温为什么不能全身而退?

高建斌686


刘伯温在后世享有非常高的声誉。有一句话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话把刘伯温和诸葛亮放在一起比较,认为诸葛亮不过仅仅能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刘伯温却能帮助朱元璋实现天下大统一。刘伯温的聪明才智,显然是高于诸葛亮的。

说刘伯温有很高的聪明才智,还在于民间甚至把他神话成一个未来先知的人物。认为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来的历史,他都能够抢先预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他人生的结局却并不美妙,死得非常窝囊。那么,刘伯温既然那么聪明,为什么却不能做到全身而退呢?

(刘伯温剧照)

说他不能做到全身而退,意思是他已经在“退”了,但是“退”得非常不彻底。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刘伯温“退”的情况。

朱元璋刚刚当皇帝的时候,刘伯温的心情和后来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他,不是想“退”,反而是想“进”。他意气风发,积极作为。他向朱元璋上奏,要严明法纪,整肃朝纲。刘伯温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一方面是他认为,国家初建,加强法治非常必要,另一方面,也是他比较聪明的地方。因为他看出,这样做,与朱元璋的政策是一直的。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建议非常欣赏,因此就让他制定并掌管法律。刘伯温在掌管法律的过程中,不徇私情,不讲情面,对那些犯法的人严厉处置。甚至一些当朝的权贵,他也是一点儿也不给他们留面子。比如李善长有个亲信叫李彬,他犯了罪,李善长给刘伯温打招呼说,请刘伯温网开一面。但是刘伯温一点儿也不给李善长面子,坚决处决他。

刘伯温这样做,得罪了不少人。让很多朝中大臣和他过不去,大家争相弹劾他。

(朱元璋剧照)

可能有人不理解刘伯温的做法。刘伯温既然是个聪明人,他就应该明白得罪了朝中大臣,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其实,刘伯温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认定两点:这样做对国家有好处,这样做朱元璋会支持。前一点,是因为他很正直,后一点,是因为他认为正直会有回报。。

但是,不久后,刘伯温就产生了警惕,甚至有点灰心。当时,朱元璋对李善长已经很不满,想要撤换李善长。于是向刘伯温问主意。刘伯温说,李善长虽然有过失,但威望很高,不能轻易换。朱元璋说,李善长三番五次加害于你,你怎么还那么肯定他?我是想把他撤掉,让你当宰相啊。不过刘伯温却还是说,李善长是最适合当宰相的,不能撤换。

其实,当时朱元璋之所以找刘伯温来问,并不是想征求刘伯温的意见,而是要他表明态度。毕竟朱元璋已经很不满意李善长,想要撤换了。他找刘伯温,就是因为刘伯温和李善长关系不好,他要在刘伯温那里找到支持。但是刘伯温竟然没有支持他。

(李善长剧照)

是刘伯温不懂得朱元璋的想法吗?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想不到。但是,如果在朱元璋面前说李善长不行,这是昧良心的,是挑战自己品德底线的,刘伯温绝对不愿意这样做。

这件事过了,又还有一事。当时李善长看见朱元璋猜忌他,于是告老还乡。这时候,朱元璋需要重新选一个宰相,于是又找来刘伯温问。他问杨宪如何?杨宪与刘伯温关系很好,但刘伯温却说他不行。接着,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也说他不行。然后,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刘伯温还是如实说明这个人也不行。其实,刘伯温如此表态,都是他正直无私的表现。但是朱元璋这时却说了一句,他说,大家都不行的话,看来也就你最合适了。

这两件事,让聪明的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疑心病有多重。因此,刘伯温在这时候开始选择撤退。很多事情置身事外。

然而,他终于没有撤出来。

有一次他生病了,朱元璋让胡惟庸派个御医去看。结果,刘伯温不吃药还好。吃了药,却感觉像肚子里压了一块不平的石头。刘伯温非常怀疑,把这事告诉了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安慰他好好养病。刘伯温到那时候终于明白,原来想要他命的,还不仅仅是胡惟庸啊。

可惜明白过来也已经迟了,他终于没能全身而退。


张生全精彩历史


向敬之

兔死狗烹。神机妙算的刘伯温,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同朱元璋共患难,却不能与朱皇帝同富贵。

元至正二十年(1360),刘伯温出山给义军豪强朱元璋做军师,也是审于量主,选好了老板。八年后,朱大帅建国称帝,刘伯温谋功为高,被封为御史大夫兼太史令,晋封诚意伯。

论爵位,刘伯温就是受封一个公爵,与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平起平坐不为过。他出山伊始,就给朱元璋分析时局、出谋划策,都被言听计从,居功阙伟。然而,朱元璋愿意追封刘氏两代先人为郡公,也只肯给活着的老刘一个三等爵位(不算常遇春被追封的王爵),还给他派了一个得罪人的差事:主管御史台,监察满朝文武。

刘伯温为人智慧,但生性耿直,被朱元璋充分利用,树敌太多。洪武四年,刘伯温好不容易,得了一次赐归归里的奖励,但并不是身成功退。

他明白,朱元璋不会放心他的辞职归隐,也不会给他全身而退的机会。更何况他曾极力反对拜相的胡惟庸,结果被朱元璋任命为丞相。胡丞相向朱皇帝密奏:瓯越之间的谈洋有王者之气,被刘伯温看中,想修自己的墓地,当地老百姓不同意,刘基就向朝廷请设巡检司驱逐民众。

刘伯温请在谈洋设巡检司一事属实,是为了防治当地盐盗聚集、意图谋反,维护社会治安。当时,刘伯温正在乡里养病,让儿子刘琏上朝奏报,但没向中书省说明。胡惟庸借机编造刘伯温要占据王气之地为墓穴,潜台词是要争抢朱元璋的天下。

朱元璋没有严惩刘伯温,但褫夺了他的爵禄,吓得他赶紧回京复工,不再提及辞职之事。很快,胡惟庸又抓住朱元璋赐药的机会,换了一味猛药,要了刘伯温的命,也给了朱元璋屠戮功臣的骂名。


以礼观书


浙东四先生,张溢、刘基、宋濂、叶琛,这四人除了叶早期战死之外,都可以算是全身而退。看看李善长、胡惟庸、杨宪,蓝玉等结局,谁能说刘伯温不是全身而退?

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公认得以善终的汤和,他晚年在干嘛呢?还不是口不言政,遣散妻妾,尽散家私嘛,活的累么?累!

刘伯温结局,虽然传言被毒死之类,那也是胡惟庸暗害,名义上,老刘寿终正寝!很不错啦.如果题目是历史上刘伯温,为什么不能衣锦还乡,荣归故里?那可以说道说道

第一呢,老刘身在局中,身不由己。老刘自1360年出山辅佐朱元璋,至大明1368立国,参与军机八年,立下功劳无数,所谓不遭人嫉是庸才,刘伯温树立众多敌人,内部的,外部的,这样的功勋之辈,还能做一单纯观众去看老朱斗法?利用被利用都是用,试金石踏脚石,都是石,想脱身,难

第二呢,老刘才能太邪乎,辅政方面不说,他还学习过六甲天书,精通奇门术数,这是可以斩龙脉改天换地的主,这样人才,就算是传说,历朝皇帝,谁敢放过?只有死,才能安心啊

所以当时老刘想荣归故里,很难很难,做到全身而退,已经很厉害了

事过时迁,老朱家也没忘记刘的功勋,几十年后,1513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1531年,配享太庙。直至当今,在我们民间,刘伯温名望都很高,老刘最终全身而退,荣归故里


灵石蕴珠宝


作为历史唯一能够和诸葛亮放在一起做比较的人刘伯温到底有什么样的才能?让他于我们记忆中三国时期最为聪明的诸葛亮做一个对比,因为中国之间留有一句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同江山刘伯温。”说实话,我们更加了解的是诸葛亮,提到刘伯温我们一时之间其实一时间想不起来这位人物到底是谁?

刘伯温属于那种天资聪明但是他却是那一种特别爱好学习,从小聪慧过人,他和其他人最不一样的事情,一般儿子都是由于自己的母亲的去教导的,但是刘伯温是由自己的父亲亲自教导启蒙识字,他在对于书籍上无时无刻不表现着十分好学。有传言说刘伯温的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他是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刘伯温是一个在明朝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又被各种小说演义神话了的人物,被我们后人将他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


而我们现在所学习到的对于刘伯温最多的最多一个证据就是其算无遗策,甚至于“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而这样一位明朝开国功臣却遭受到最难让我们接受的一个是他无辜惨死的结局,甚至还殃及到了刘伯温的子孙,我们实在是不得不让人唏嘘。

实际上刘伯温的悲剧命运在他准备出山去辅佐朱元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这个所谓悲惨的一个结局,因为刘伯温一方面是他为人十分刚正直率,其实很容易遭受到得罪人;另一方面朱元璋一直拿刘伯温当“枪”使,而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我觉得当时的 刘伯温是猜测到了自己可能会被用来对付淮西勋贵们,也许这只是决定他惨死的一部分原因。


司徒历史


说到“神机妙算”,第一个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肯定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不过在元末明初,也有一位多智近妖的神人,他,就是刘伯温。

在正史中,刘伯温辅佐朱元璋,为他出谋划策,为朱元璋消灭群雄、开创伟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刘伯温已然通神,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所作的《烧饼歌》甚至准确预言了几百年后发生的事情,让人啧啧称奇。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真有这么神奇吗?如果他能够知过去未来,又为什么不能预测到自己无法全身而退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刘伯温身上的那些往事:

早年经历

刘伯温,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小时候,他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2岁考中秀才,14岁入郡庠(即府学)读书。

他博览群书,不但苦读儒家经典,还对天文、地理、军事、数学知识颇有兴趣。据说他还研究过《奇门遁甲》,所以小小年纪就已经名满家乡。

23岁时,才华横溢的刘伯温考中了进士,可惜当时连年战乱,朝堂内部自顾不暇,没人来发掘和起用这位才子,致使他在家中白白闲居了三年。

三年后他才做上了小官,走上了仕途,可他实在太过正直,受不了黑暗腐败的官场现状,最终辞官隐居。

谋士出山

1360年,49岁的刘伯温终于遇到了能够欣赏自己才华的明主。朱元璋三顾茅庐,将他请到了南京,从此他一心一意担当朱元璋的谋臣,曾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作战方针。

比如刘伯温初次与朱元璋见面,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让朱元璋十分惊喜。

之后他又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思路十分清晰。

朱元璋也基本是按照这样的战略行事,使自己的实力不断巩固。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刘伯温还建议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立并打出“大明”的旗号,为朱元璋平定天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又开始参与帝国新秩序的构建,主张严明法纪、依法治理。

铁面无私的他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很多权贵,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就是其中之一。

危机四伏

在朝堂内部,以李善长等人为首的开国功臣们,属于淮西集团,多是朱元璋的老乡,也是朱元璋赖以建立明朝的核心力量。

而刘伯温是浙东集团的领袖,虽然功绩卓著,但毕竟不是一直跟随朱元璋鞍前马后的好兄弟,所以朱元璋给予他的待遇远远比不上李善长等人。

朱元璋开国伊始,废除了前朝的子爵、男爵位,外戚封爵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开国六公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茂。

而刘伯温不但被挤出了这个“第一梯队”,甚至连“第二梯队都没进入”,勉强封了一个毫无诚意的“诚意伯”,所任职务只是御史中丞,李善长的俸禄竟是他的十几倍,此等境遇实在是让人感慨。

之后他因为斩杀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惹得李善长极为不快。李善长曾向朱元璋进谗言,甚至把京城不下雨的责任都推到了刘伯温身上。

刘伯温感受到了危机四伏的氛围,决定远离是非,明哲保身,恰好他的妻子去世,他以此为借口请辞。

伯温之死

回乡之后,刘伯温害怕惹祸上身,一度隐姓埋名,十分低调,有官员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想要上门拜访,却被他果断拒绝了。

然而就算他这般谨小慎微,朝堂里那帮人还是不愿意放过他,胡惟庸等人还诬告他,说他想在有王气的谈洋给自己建墓,实在是居心叵测。

朱元璋听说后勃然大怒,竟停发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无奈,只好亲自回到京城,上表忠心,然后就住在京城,留在朱元璋的眼皮下面,以消除他的疑心。

无奈不仅是胡惟庸想除掉他,就连朱元璋也想要他的命:朱元璋连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都不信任,又怎会信任比他们晚来到自己身边的刘伯温呢?

何况刘伯温实在是太聪明了,任何一个皇帝也不能接受身边有这么个机智过人的臣子,万一他把心思用在了阴谋叛变上,皇帝该怎么办?

于是,刘伯温的悲惨命运就此注定。

1375年,刘伯温感染风寒,身体不适。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竟然让痛恨刘伯温的胡惟庸带太医来开药,这样的药方刘伯温敢吃吗?

但朱元璋在胡惟庸背后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呢,他只好吃下此药,之后病情果然更加严重。

他曾婉转把此事上报给朱元璋,谁知朱元璋不为所动,只是说了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聪明如刘伯温,还会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吗?

不久,朱元璋派人将刘伯温送回老家,到家后,刘伯温拒绝了一切药物治疗,静静走向死亡,享年65岁。

刘伯温的死,表面上看是疾病所致,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死于残酷的政治斗争。

朱元璋明知淮西集团和新崛起的浙东集团针锋相对、互相仇恨,但他却故意不采取任何措施,反而时不时地添一根柴、加一把火,自己享受“坐山观虎斗”的乐趣。

最终这些人果然如他所料,斗得你死我活,刘伯温固然不明不白地病死了,但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一场政治大戏即将落幕,棋子跳得正欢,背后的执棋人却笑而不语……


海伦娜看历史


刘伯温不大可能是被朱元璋或胡惟庸毒杀 真正死因是因腹水或腹部肿块病死

《明史 刘基传》:

“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刘伯温是在洪武8年1375年1月下旬吃了胡惟庸带来的药,在4月16日才死。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毒药要3个月才毒发的。

梳理下刘伯温生病过程:

1、洪武6年7月胡惟庸担任丞相不久,刘伯温就开始生病;

2、洪武8年1月下旬刘伯温喝胡惟庸的药汤后,腹部硬石;4月16去世。

也就是说,从刘伯温生病到去世,有差不多2年的时间。

刘伯温是被胡惟庸毒杀的说法,只是涂节一个人的说法,汪广洋对此予以否认:

“御史中丞涂节言前诚意伯刘基遇毒死广洋宜知状。上问广洋,广洋对以无是事。上颇闻基方病时,丞相胡惟庸挟医往候,因饮以毒药。”——《明太祖实录》

《国朝献征录》记录了刘伯温喝胡惟庸药的剂量:

“洪武八年正月,胡丞相以医来视疾,饮其药二服,有物积腹中,如卷石。”

二服,就是喝两次药汤。一服药时间有长有断,看药方和病情而定。有一天多次服用,也有三五天喝一次,也有连续喝几天然后停几天。具体详情难以知道。

有物积腹中如拳石是什么病

刘伯温是从洪武6年7月开始生病,到洪武8月4月病死,持续时间是1年又10个月。1月病情出现腹部突变明显病变后,病情加速恶化。

我不是医学专业,对医学了解不多。根据我的猜测和查询的资料,刘伯温很可能是死于腹水或腹部肿块。

腹水是因为肝硬化、肝癌末期、其他严重肝病等导致的腹腔液体积聚。

腹部肿块是在腹部检查时可触及到的异常包块——非常符合拳石这个描述。引起的原因主要是:脏器肿大,空腔脏器膨胀,组织增生,炎症粘连及良恶性肿瘤等。

朱元璋之所以认定是胡惟庸毒杀,一则是胡惟庸确实给刘伯温药吃,二来当时胡惟庸、刘伯温已经死去,多给胡惟庸增加一条罪名不为过。

至于说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所杀,不过是后人声讨朱元璋而给朱元璋添加的一条罪名。刘伯温已经养老退休,又不和朝臣接触,已经不能够成为日后朱允文即位施政的阻碍,因此没有杀他的必要。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答:我是通俗历史书《是谁在抹黑明朝》、《奏折上的晚明》、《明灭》等书的著作者,自认为对明史有一定的研究,比较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论及明初功臣,最能明哲保身,及时全身而退的人,当是朱升无疑。

龙凤三年(1357 年),朱元璋亲征浙东,途经徽州,听人说起朱升的大名,就效仿刘皇叔之顾茅庐请诸葛亮,“潜往访之”,到石门山向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

一如当年隆中对,朱升初次会晤就献上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

这之后,朱升在朱元璋帐下效力,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大明开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 正月初四登基,朱升就于五月萌生退意,“告归省丘墓”。

朱元璋不准,积极挽留,但朱升深感朱元璋是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之人,一再请辞,终于在洪武二年二月请辞成功。

说过朱升,再说刘伯温。

刘伯温从至正十九年(1359年)投奔朱元璋算起,跟随朱元璋征战沙场的时间有七年半;而从大明开国到默然辞世,时间也刚好是七年半。

两段时间相加,共为十五年,而在这漫长的十五年内,刘伯温实际担任官职的时间不到五年,仅为其中的三分之一时间。如果以大明开国以后算,在七年半时间内,刘伯温任职不足两年半,先后两次遭到黜免。

第二次黜免,是身上背负有“仕元”(在元朝做官)污点,官职于洪武三年八月被打发回乡。

虽然是被迫,却也算是全身而退。

洪武六年(1373年),因为“谈洋王气”事件被诬,刘伯温于该年秋七月入朝“引咎自责”。

朱元璋虽然夺了他诚意伯的禄,却未夺诚意伯之爵。

所以,在洪武七年(1374年)被打发还乡养老时,也算得上全身而退。

现在查宋濂所写《恭题御赐文集后》可知,刘伯温于该年二月患有霜露之疾 (语出《史记•公孙弘传》,指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即感冒),得到朱元璋批准后,二月三日还乡了。

刘伯温回到青田老家后,于四月十六日在去世。

从二月三日到四月十六日,中间隔了七十三天。而这七十三天中,史书没记载有什么关于刘伯温的故事。

显而易见,刘伯温就是自然死亡,属于善终。

即,刘伯温和朱升一样,是全身而退。

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史书,包括《明史.刘基传》、《明实录.刘基传》黄伯生《行状》、张时彻《神道碑铭》,都写刘伯温是被胡惟庸下毒致死的。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是朱元璋做的好事。

刘伯温死的时候,《明实录》没记载朱元璋有什么反应,虽然《明实录.刘基传》提了一句“上痛悼之,赐遗甚厚”,但完全是官样文章,虚的,并不能当真。相较一下,洪武元年与刘伯温一同担任御史中丞的章溢在洪武二年夏去世时,《明实录》就记载有“讣闻,上甚悯悼,乃亲撰文,遣官即其家祭之。”——“亲撰文”、“遣官即其家祭之”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刘伯温之死,当时并未引起朱元璋的过多注意,而在四年之后,即洪武十二年,突然被提起。提起的原因很可笑——朱元璋为了搞倒搞臭胡惟庸,给胡惟庸加上了一条罪状——下毒毒死了刘伯温!

话是身为皇帝的朱元璋说的,那么,《明实录》,包括后来的史书,如徐愚谷《明名臣言行录》、李贽《续藏书》、尹守衡《明史窃》、王鸿绪《明史稿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等,也就都沿袭了胡惟庸毒死刘伯温的说法了。

但是,只要静心想一想,胡惟庸下的到底是什么毒,可以使刘伯温服后却又不立刻毙命,而要在七十三天后才毒发身亡?!——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刘伯温的死是死于这种“长期的慢性毒药”?

“胡惟庸毒死刘伯温”之说,不过是朱元璋要整倒胡惟庸的罪证之一罢了。

在我看来,刘伯温就是一个已经全身而退的人物。


覃仕勇说史


刘伯温不能全身而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刘伯温有在元朝做官(仕元)的历史问题,又聪明过人,其先见之明令朱元璋很不放心。

刘伯温生于1311年,曾在元朝任行省郎中,也有参与策划抵御朱元璋队伍的历史反革命。从朱元璋的角度来说,刘伯温的历史不够清白。

刘伯温认识到元朝大势已去之后,先是回家隐居,并没有积极投奔朱元璋,而是在朱元璋的邀请和浙东名士的劝说下,才出来辅佐朱元璋。

刘伯温聪明过人,精通象纬之学,出山后做出了许多精明的军事谋划,并将朱元璋的成功提升到了“天助”的理论高度,满足了朱元璋忽悠人的需要,为大明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意识形态与话语系统必得告别革命,并且重拾传统,以前朝“忠君”作为道德标准来要求新朝大小臣工时,政治不够清白的刘伯温就只能靠边站,做一些清理狱囚、营建都城、制定律令之类的边缘事体,但“性刚疾恶”、爱较真的刘伯温没有自我边缘的心理准备与行动,依然把自己当根葱,脾气不改,从而得罪了大批勋贵,也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

洪武三年,明军攻占应昌,百官相率拜贺,朱元璋令礼部贴出告示,“偿仕元者不许称贺”。一句话,历史反革命别腆着脸来见红,把刘伯温臊死了。

到后来大封功臣时,刘伯温也只是被封个岁禄二百四十石的诚意伯,和他功劳差不多的李善长则被封为岁禄四千石的韩国公。

虽然其后不久刘伯温就告老还乡了,而且还相当本份,从不言功,每天只是以饮酒下棋为乐,可还是没能全身而退,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了,刘伯温得罪了当权的胡惟庸。

朱元璋生性多疑,想要撤换权力过大的左丞相李善长,在就丞相人选征求刘伯温的意见时,刘伯温评价胡惟庸好似一匹劣马,让他驾辕会翻车坏事。

朱元璋没有采纳刘伯温的建议,还是让胡惟庸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

知道刘伯温说过自己的“坏话”后,得势的胡惟庸指使亲信攻击刘伯温,说他用有“王气”的土地营造自己的坟墓,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乘势剥夺了刘伯温的官禄。

被剥夺了官禄的刘伯温惧怕更大的祸害降临,赶赴京城向朱元璋请罪并留京不归老家,以表明心迹。

洪武八年,郁闷无比的刘伯温,终于死了。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有三种说法:被胡惟庸毒死;朱元璋授意胡惟庸毒死;病故。从现有史料来看,我认为极有可能是胡惟庸知道朱元璋不喜欢刘伯温了,而刘伯温又经常坏自己的事,故而毒死了他。

刘伯温固然死了。但是,胡惟庸后来也被朱元璋处死了。这叫前赴后继上坟场。难道中国宫斗真的是一台绞肉机,或者说,狡兔死,走狗烹,是必然的政治逻辑?

中国文臣武将的统一悲剧——帮别人打天下,无所不能;待天下打定后,自己上无一片安全瓦,下无一寸自适心。神机妙算算天下,算来算去算没了自己。悲了个催的。更悲的是,这悲剧上演两千年。不管主角,还是配角,没有人想着改动剧本,只想着,你方演罢我上场,各领宫斗三五场!


端木赐香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对于开国功臣都是疑窦丛生的,生怕功高震主的他们,会抢了自家的江山。因此才有了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刘伯温也深知其中的道理,故而在天下大定后,谦恭低调,仅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之后做事也是谨小慎微。然而刘伯温刚正不阿的性情,不允许他做出卖良心的事,并因此得罪了小人胡惟庸。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悲痛万分,将皇位传于孙子朱允炆,又怕朱允炆驾驭不了群臣,尤其是那些开国元勋们,因此在马皇后寿宴上,上了几道蕴含玄机的菜肴。刘伯温看了炖兔肉和狗肉,立马识破其中的杀机。次日便要告老还乡,朱元璋欣然应允。

回到故乡的刘伯温整日以棋酒相伴,闭口不言昔日功绩。心胸狭隘的朱元璋并未就此放过刘伯温,派锦衣卫严密监视着他。后刘伯温让儿子刘琏代为上奏,指出浙江福建交界地,贼寇出没,刁民丛生,恐生异数,建议设置巡检司管辖此地。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却被政敌胡惟庸捏造为刘伯温意欲谋反,此事正中朱元璋下怀,虽没立即治刘伯温的罪,却也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刘伯温立即进京谢罪,朱元璋却既不说刘有罪也不放他回家。不久,胡惟庸任左丞相,忧虑加上忧愤,刘伯温病倒了。绵延病榻数月后,在一次吃了胡惟庸带来的补药后,病情加重,随后朱元璋前来探望,看到刘伯温病入膏肓,就放他归乡了。不出朱元璋所料,回家不久,刘伯温就死了。

刘伯温虽有雄才伟略,精通天文地理,预知身后事,却最终没能摸透朱元璋的心思。虽效仿前朝张良功成身退,却终没能敌过朱元璋处心积虑的算计,一代神算子就此身灭。


浮生半日闲yylsg


这个问题,老梁有过研究!

书上有一句话说“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大家应该也都知道,说的就是刘伯温,可见刘伯温是多么的聪明,他的知识啊、才华啊,甚至包括其的智商情商啥的,都绝对是响当当的,最起码绝对能够揣度出老朱的心思,所以说最后他也算是功成身退了,并没有题主所说的不能全身而退。但是我们会发现老刘的结局其实并不是特别好,那么这到底是为何呢?且听老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说一说:

讨好皇帝,得罪群臣

刘伯温,老刘这人其实是挺会做人的,我们都知道,都是混官场的,你最最主要的是得和谁站在统一战线?没错,绝对是皇帝呀。恰巧这个时候老刘的想法就撞上了老朱的想法:建国初期老朱是极其想控制住整个国家的风气,特别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贪污腐败,以及自己这帮开国功臣们的痞里痞气(都是草莽出来的),但是这些东西作为老朱来说是不合适的呀,一来自己是他们老大,这种话他也说不出口;二来刚刚建国,社会都不稳定,自己这个时候是千万不能得罪人。

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老刘站了出来,本来老刘就是满正直的一个人,虽然后来的正直害了他,但是最起码现在是好的。老刘上书,主张加强法制,方便管理。这一点正中了老朱的心思,里面龙颜大悦,并且将铸法权和执法权都赐予了他,这个时候的老刘可以说是春风得意的,他觉得自己仕途的康庄大道开始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众大臣可以说是对刘伯温“恨之入骨”(他们当然不敢恨老朱),这也为后来老刘的心灰意冷,无奈退休埋下了伏笔。

坚持正直,得罪老朱

按道理来讲,老刘此举可以说是极大的讨了老朱的欢心呀,事实也正是如此,刘伯温越来越受到老朱的重视,甚至老朱都有了让老刘做宰相的打算,而且此时恰巧当时的宰相,号称大明朝第一功臣的李善长多次与老朱产生了不愉快,老朱已经有了替换掉他的打算。于是老朱便找来了刘伯温商量,因为老刘和李善长的不和可以说人尽皆知了,所以在老朱看来自己这可以说是统一战线了,但是最后的发展却是不怎么好。

老朱满怀期待的问:我最近想把李善长给换下去,老刘你觉得如何?刘伯温回答:陛下,这个使不得呀!老朱:为啥?刘伯温:李善长做的挺好的呀!老朱开始不悦:你不是和他有仇吗?刘伯温:我老刘公私分明,李善长是我政敌不假,可是他真的挺有才能呀!老刘的正直有的时候是好的,但是这个时候却是得罪了老朱,老朱虽然还是面带微笑,其实心里已经很不开心了,本来想找个人支持自己,没想到最信任的人却第一个反对,于是慢慢老朱就开始不待见刘伯温了,刘伯温其实都知道,但是没办法,他也不想因为讨好而没有了底线!

早早退休,保住一命

老刘慢慢的就开始里外不是人了,皇帝面前慢慢失宠,群臣面前事事针对,看着老朱日渐冷漠的脸和群臣的生气和厌恶,他慢慢的心也开始凉了,官场的失意慢慢让其心灰意冷,再加上老朱当上皇帝之后就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老朱了,大杀功臣之下老刘也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于是仅仅5年便告老还乡,这个时候的刘伯温早已没有了5年前的满腔热血,英雄迟暮,便或如此吧!

刘伯温一是推出的早,而是他本身只是个文官没有什么具体的实权,哪怕汤和和徐达老朱都没杀,又岂会还在乎一个他呢?老刘啊老刘,你就适合做一个刚正不阿的文人,而非一个卑躬屈膝的政客,因为你虽然很聪明都明白别人的心思,但是有些东西你是做不了的,官场太黑暗,皇帝心思太复杂,你的退出其实是正确的,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论人文历史那些事,且听老梁为你一一道来。认认真真的原创,不搬运,不剽窃,喜欢文史类的朋友们关注我,一切去看看更有趣的世界吧!你的支持我最大的动力,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手机码点字真的是不容易,真心求点赞和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