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的後人生活在金國嗎?

癸丑4


金國立國於1115年,十年後滅遼,再二年後滅北宋,當真是秋風捲落葉,彈指定乾坤。

可是他們本是原始的奴隸制政權,短時間內打下這麼大的地方,他們也不知道怎麼治理。同時,金國北方剛剛佔領,並不穩定,而且遼國在西北復國,時刻想著反攻。宋朝雖然首都淪陷,可是軍事實力並沒有受到根本影響,外圍勤王之師還在虎視眈眈。所以金人不敢久留,立了張邦昌當楚國皇帝,匆匆北返。

(金國重騎兵)

可是,回到北方的金人聽到消息,說是張邦昌這個老小子爛泥扶不上牆,把皇位給讓出去了,自己也被趙構殺了。為了杜絕趙宋王室的的復興之念,金國又一次南下。這次,金人立了劉豫做齊國皇帝,又一次扶持了代理人。這些事件說明,此時的金國並不具備攻滅宋朝的兵力,不得不扶持代理人進行統治。

這個齊國存在的目的就是噁心南宋的趙構,併為金國人看著中原,等著金人處理完北方與蒙古、遼國的戰事,再次重返中原。劉豫充分領會了主子的意圖,不停地攻擊南宋。

南宋在反擊的過程中,逐漸錘鍊出了幾支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金人還在用過去的眼光看宋朝的軍隊,看著劉豫的軍隊太不爭氣,氣不過,就在1137年廢掉了這個傀儡皇帝,得劉豫馬四萬餘匹,錢九千八百七十萬緡,絹二百七十萬匹,金一百二十萬兩,銀六千萬兩,糧九十萬石,金政權實力大增。

(金國太子)

在略做整頓後,金國發動了大規模南侵,岳飛在擊敗金軍後,乘勝北伐,攻至朱仙鎮,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次年,宋金協議達成,西以秦嶺為界(宋朝西軍犧牲數年打下來的隴右四州被送給金人),東以淮河為界,金國自此確定了對淮河以北中原地區的佔領權和統治權。

(山東歸金國統治)


所以,水泊梁山的後人確實生活在金國統治區。不過,卻也未必是金國人。當時有很多中原人不願意做亡國奴,紛紛南下投宋。由於人口眾多,江東地區一時間房價飛漲,引發本土人的憤慨。南宋當局對此竟然提出了“歸正人”的觀點,大失北方人心。

南宋丞相史浩與張浚辯論,提出“中原決無豪傑,若有,何不起而亡金?”,並首次蔑稱北方歸來者為“歸正人”,不贊成對“歸正人”委以重任。史浩之後,南宋境內,“歸正人”受到歧視,被認為懷疑有異心。南宋朝廷規定,歸正官員,只允許添差某官職,而不釐務差遣,即只給一個閒散的官職而並無實權。此後,南宋堅持宋朝立國以來猜忌武將的國策,並猜忌“歸正人”。

南宋對“歸正人”搖擺不定的政策,引發大量歸正人的不滿,這種不滿從孝宗朝開始發酵,到後來越發嚴重,使南宋不斷的失去北地民心,不僅徹底斷送了南宋北定中原的可能,也成為南宋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北人南歸被猜忌)

比較有名的歸正人,有辛棄疾、劉整等,北人與南人的矛盾以及黨爭磨掉了南宋最後一點恢復之志。此後,北方漢族人在金國的統治下,逐漸認可金的正統地位。同時,由於金國也在不斷地漢化改革,已與傳統中原王朝無異。尤其是在金世宗時,由於他幼年時代同時受到漢族文化與女真文化的薰陶,所以對漢化改革非常尊崇。

金世宗在位二十九年,史家給他的評論是:“當此之時,群臣守職,上下相安,家給人足,食廩有餘,號稱小堯舜。” 堯舜是我國儒家思想中近乎神話的人物,金世宗能有此美名不是件簡單的事,單單他擴充國子監、創設太學、設立女真國子學的文化建設,就普遍受到後世讚揚。金世宗設立女真國子學的目的,是在愛慕漢文化之外,不忘其根本之意,可惜效果不彰。

到了1193年,金國已經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金國更是完全放開了婚姻限制,想把女真人完全融入漢族中。到了1211年,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後,金國南遷,轄地日削,對農民的剝削壓榨日益嚴重,山東河北地區爆發大規模的反抗起義,號稱紅襖軍。金國調集重兵進行鎮壓,最終無果,紅襖軍先是投宋,後來又投蒙,金國統治疆域只及河南、陝西。


(紅襖軍歸宋)

所以,在1137年劉豫被廢至1218年紅襖軍投宋之間,山東地區在金國的統治之下,水泊梁山的後人自然也生活在金國的土地上。也有一些人南渡,不過南宋政府的政策也實在是不思進取,失了北人之心,所以張弘範之流滅宋,也是宋朝咎由自取。

金有不仁之惡,宋有失政之罪。民眾何辜?遭此亂世!

金人在中原地區人口約200萬人,內蒙約40萬人,留居在東北的約200萬人。中原地區女真人的去向有二:其一,不少死於戰亂。除了金末與蒙古、西夏、南宋交戰中死亡的外,在與起義軍的交戰中被殺死的也不少。

活動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數十萬紅襖軍,“仇撥地之酷,睚眥種人,期必殺而後已。若營壘,若散居,若僑寓、託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尋蹤捕影,不遺餘力,不三二日,屠戮淨盡,無復噍類”。有些女真人因為長期與漢族混住,早已分不清民族區別,因此留了一命下來。


而知而行的歷史


水泊梁山在今山東省,而山東省又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秦檜在南宋與金朝簽訂的《紹興和議》中兩國明確劃定疆界,東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南宋,以北屬金,這也就是通過明文規定水泊梁山地區已歸屬金國。

此後,南宋朝廷又制定了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政策,強迫遣返逃難流亡到南宋的北方漢民。南宋境內的原籍淮河以北的漢人,包括自願南渡的或俘虜的女真人、契丹人全部被遣返到金國,並且禁止淮河以北之人南渡,如此一來,南渡之人大都再次淪落為金人奴隸,或者被殘忍殺害,此項政策的遺毒卻使金國流失的人口迅速恢復,南宋賴以生存的北方軍事力量也逐漸喪失。

這項政策的實施,對後世也產生了非常惡劣而深遠的影響,致使血濃於水的親情被隔絕,大片國土被分割,甚者使今關河重地,悉為敵封;園陵暴露,不得祭拜;宗族拘隔,不得相見;土地分裂,不得團圓;人民困苦,不得聚集;冤恨之氣,不得伸雪。更為嚴重的是身在金國的北方人被南宋政府徹底拋棄,南望王師祈盼恢復中原的遺民對南宋徹底寒心,可悲的是他們的後代開始接受金國的教育,從此不再認為自己是宋朝人,後來曾參與消滅南宋的張弘範就在崖山鐫刻: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可他那曾想他的祖輩卻是曾經飽受金兵戰亂之苦的漢人。實為數典忘祖又確是助紂為虐。

有國才有家,致於水泊梁山的後代,自然而然逃不過國破家亡的命運,只能接受金國的統治。


德厚致遠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以宋江為首的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故事吧,故事寫得波瀾壯闊,激動人心,比如景陽岡武松打虎,三打祝家莊,等等。

其實真實的梁山起義,規模遠遠沒有那麼大,而是隻有三十六人,他們大都是梁山、鄆城附近的窮苦農民,由於黃河氾濫,淹毀了莊園,官府無視百姓的死活,狂徵暴斂,使得民不聊生,以宋江為首的三十六人逼上梁山,與官府為敵。

說白了宋江等三十六人就是一幫馬賊,他們都是山東大漢,性格魯莽,身體彪悍,敢打敢殺,就是現在的梁山、東平一代的居民都有練武之風,如果誰家沒有練武的孩子,家長都會覺得沒有面子。

宋江等人轉戰山東,濟南,河北一帶,官兵數萬都拿他沒有辦法,他們沒有固定的根據地,而是搶劫官府,搶完就走,手法幹練,機動靈活,所謂的“梁山起義”,是後人炒作起來的,鄆城一帶有民謠為證“去時三十六,來時十八雙,若是少一個,誓死不還鄉”


瀚海無波9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水滸傳裡面的梁山好漢在歷史上確實是有原型的。當然人數並沒有那麼多,只有36人,大佬和水滸傳的大佬一樣都是宋江,而且有很多人物,水滸傳裡面也有。



事情發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間,宋江、吳用,盧俊義、柴進等人聚集在梁山泊,梁山泊在哪呢?梁山泊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梁山縣境內,由於黃河改動等原因,原來梁山東南的小湖泊張澤泊水域越來越大,後來形成了以梁山泊為中心的巨濼,統稱為“梁山泊”。如今梁山泊仍在,只是沒有八百里水泊了,只是一個小小的湖泊而已。



宋江這夥人大抵都是一些犯罪分子,逃到梁山泊這個易守難攻的地方聚集,後來來的人越來越多,聲勢也就越來越大,隊伍壯大了,首領們難免就會有點飄,想著不能再窩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應該出去闖出一番大事業,說不準還能撈個皇帝噹噹。



經過了四五年的發展,在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剛好遇上統治者強行將梁山泊收歸國有,漁民打魚必須繳納沉重的賦稅,好漢們和漁民的財路被斷了,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樑山好漢們終於走出了他們的根據地。轉戰於青、齊、濮各州之間,就相當於流寇,這裡搶一下,馬上換地方。由於作案太兇,後面引起了官府的重視,於是下令官軍圍剿。剛開始,宋江起義軍來勢洶洶,官軍並未佔到便宜。後來將領張叔夜設計招募敢死隊一千多人,把宋江等人的流竄的船隻給燒掉了,並且還抓到了宋江的副將,宋江只好乖乖投降,被朝廷詔安。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宋江眾人再次反叛,最終寡不敵眾,宋江等人被斬首。這就是梁山好漢的整個起義過程。



至於梁山泊的後人如何,這個並無史料記載。若是他們有後代的話,應該也是生活在梁山境內梁山泊一帶,畢竟這裡是他們的老巢根據地,而且梁山起義人員應該多是附近的人。

在靖康之恥之後,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落入了金人的手裡,南宋偏安在江南以南地區,那麼山東境內的梁山縣自然也是在金人的手裡,可以說是生活在金國的地盤上。

但是生活在金國領土並不代表是金人,豪放派大家辛棄疾也是出生在山東境內,但是他是積極的主戰反金人氏,一生都在找機會打敗金國,收復國土。


瘋狂電磁爐


我們都知道,宋朝有一個特點就是農民起義不成氣候,全都是小打小鬧,其原因是宋代農民在歷史各個朝代中屬於日子過得最舒服的,所以你起義,我懶得響應,還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待你。

那麼歷史上的梁山好漢,是有存在,其實只有三十六人骨幹,並不是108人,所到範圍是山東和江蘇北部。他們只是鬧了兩年就被地方軍剿滅了。

他們的後代是不是金人,其實就是個抖機靈的問題。如果他們有後代的話,根據宋金國境線,大概率生活在金的領土上。但是也沒什麼可討論的。

值得討論的有一個家族,就是生活在燕雲的張弘範的先人。張弘範就是崖山之戰徹底滅宋的元朝將領,他祖上從五代時期就是遼人,後來做了金人,又後來做了元人,結果張弘範被稱為宋朝的叛徒敗類,也是冤得慌。


microkof


你這個問題是一個猜測推理題,

1、梁山好漢以忠義自詡,是不會投降金國的,否則自己當年可以稱制。

2、梁山好漢大多是山東河北人,金國佔領之後,其親戚,後人也許還在此處,但是如果忠義之心猶在,必然組織義軍反抗。如果忠義之心猶在,就算做了平民,也不會做漢奸。平民百姓一般都安分,比如,大宋國內就居住著金國女真的一個群落,曾頭市,他們也沒有遭遇宋國的別樣對待。

3、梁山好漢大多都封了官,朝廷故意不封他們在梁山故地,所以他們到任後,家屬都到任了,應該留在原地的很少。

4、就算有家屬,後代,還在山東河北,金兵來了,不會往南跑嗎?

5、水滸裡說得分明,就在梁山第一代好漢中,就有不少是與金兵戰鬥中死去,或者立功的,他們的後代,豈能孬種。


樂藝會


水泊梁山在今山東省,而山東省又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秦檜在南宋與金朝簽訂的《紹興和議》中兩國明確劃定疆界,東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南宋,以北屬金,這也就是通過明文規定水泊梁山地區已歸屬金國。


唐僧說古今


肯定是的,要知道一般文化的奴役只需要50年。金朝對北方的統治有史記載大概是100多年,而由於後期南宋軍事能力的匱乏,當地生活的漢人對南方政權的認可是非常低的。這就如同現如今的大部分海外華僑的後代,你只能認可人家的國籍,事實也就是如此。


陳哥談歷史


正史的宋江,只是一小撮水匪,根本沒有108將的實力,至於被宋朝廷招安之後,再之後是否到了金國,本人歷史太爛,不亂說了!至於《水滸》中描述的108將,是否有人跑到了金國,我記得《水滸》中,沒寫,有沒有《水滸後傳》一類,本人沒看過,不清楚!


笨鳥193807871


水滸傳中108將,肯定是作者虛構。去掉虛構的,其餘的造反者(36人),如果不抗金(小說虛構的抗金人物不算,必須是史書記載),不移民國外。水泊梁山英雄後代,都生活在金國境內。金國和南宋是以淮河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