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什么没有杀朱棣而是救了皇帝一命呢?

晓丽说影视


《大明风华》中,在孙若微面圣那天,朱棣被刺客刺杀,一直想杀朱棣的孙若微,不但没有出手杀他,反而为他挡了一箭。难道短短时间内她被皇上感动,不想杀他了?

其实不是,孙若微的父母是朱棣所杀,她一直对其恨之入骨,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报仇。但这次近距离的站在朱棣面前,却没有动手,我想有三个原因:

第一,养父和徐滨还被关在诏狱,她不能轻举妄动

朱瞻基对孙若微一见钟情,为了留住孙若微,就把她关在太子府内,但皇上知道朱瞻基带回一个女孩,打算见见。

朱瞻基知道孙若微对爷爷的恨,之前就刺杀失败过,如果让他们见面,担心孙若微一冲动会再次刺杀皇上。这样不但孙若微性命不保,就连自己也受牵连。

朱瞻基劝不了,只好找徐滨帮忙,当然前提是朱瞻基会保他们的安全。徐滨是个聪明人,了解若微的脾气,虽冲动但懂是非,就故意说:“做你自己想做的就好,大不了我们三个一起死,黄泉路上还能有个伴。”

若微虽然应承着,但不会真的为了报仇,牺牲养父和徐滨的性命,徐滨看懂了她的心思,所以一次次强调:“

你得把这戏唱下来,我们才能活着。”

把戏唱完或者杀了他,我们的命交到你手里。”

孙若微知道自己的冲动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见朱棣时,她不会轻举妄动,无论多痛苦,也必须忍着。

第二,皇上做局,故意试探

孙若微不杀皇上,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她看出了皇上对她的试探。

在朱瞻基带着孙若微见到皇上后,皇上故意把朱瞻基支开,让孙若微跟着自己。

我想这时,皇上其实已经知道了孙若微是一个逆贼,想刺杀自己。有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来,一是太子妃曾对胡尚仪说过:“瞻基说那是个女钦犯,不让我见。”

胡尚仪是皇上殿前的人,负责皇上的安全饮食,太子妃都求过她,希望她能在殿前多替太子美言,可见皇上对胡尚仪的器重。所以,她或许会向皇上禀报过此事。

另一个地方也能看出皇上对若微的怀疑。在太子带着孙若微出现的时候,皇上随口问了身边的太子:“那姑娘哪儿来的?什么地方的人?怎么认识的?”

看似是普通家长见孙媳妇都会问的问题,但依朱棣小心翼翼的性格,不会让孙子领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孩。可能事先调查过孙若微的来历和背景。

虽然皇上宠孙子,也不可能让他和一个对自己有危害的人在一起。所以,就借此机会,设局试探一下孙若微。

第三,她为朱棣挡箭是本性使然

之前皇上回京,若微同伙安排刺杀,失败后,很多同伙被关进监狱,当时的她想尽办法救朋友出来,甚至还说,只要他们出来,哪怕不报仇也行,可见,孙若微其实是一个善良的人。

所以有人刺杀朱棣时,她反应不是补刀,而是扑向皇上为他挡刀。这其实就是她的本能反应。

危险来临时,没有逃跑,而只想着身边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她将来能成为一代明后,历经五帝六朝,数次救明朝于水火之中。

因为她心中有大爱!


子木聊剧


孙若微是个有大格局观的女人,这决定了她不会因为个人私仇,置天下万民的安危于不顾,也许这也是她注定嫁入皇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若微是靖难遗孤,眼睁睁看着父母死在自己面前却无能为力,唯一的亲妹妹从此也下落不明,所以她一直都视朱棣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十年后,她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可是对于朱棣的仇恨也是与日俱增。机缘巧合之下,她邂逅了皇长孙朱瞻基,二人成了欢喜冤家。

朱瞻基对孙若微好感倍增,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将自己钟情的女子,引荐给皇爷爷,也就是永乐大帝朱棣。以前处心积虑想刺杀他,如今仇人就在眼前,为何孙若微不但没出手,还救了朱棣一命呢?

孙若微的答案是“我死了就死一个,皇上要死了会死很多人”。的确如此。她虽然视朱棣为仇人,但没有被仇恨蒙蔽心智,她高瞻远瞩,考虑全面,这是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再说,孙若微本是一个心底善良的姑娘,见不得别人受伤,即使那个人与她有血海深仇,可是对于生命的怜惜之情,促使她义无反顾替大仇人挡了那一箭。

她的不忍心,她的大局观,不但让朱瞻基对她情根深种,也让心机深沉的一代帝王朱棣感慨不已,直言孙子找了一个好姑娘。

孙若微因为替皇帝挡箭,从而因祸得福,即将成为太孙妃,也使的拯救靖难遗孤的事情推进了一大步。孙若微的出生,就是为了造福天下苍生,所以她只会救人不会害人。


剧来叨


在《大明风华》中,汤唯饰演的孙若微无疑是一位聪明的姑娘,她的聪慧在于明局势,知轻重,懂取舍。

孙若微并非不想杀了朱棣。

孙若微是靖难之役的受害者。家破人亡的时候,她已经是个懂事的孩子了。在孩子的认知里,父母就是死于这场战争。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她是官宦家的小姐,有父母,有妹妹,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被养父救走并抚养的过程中,孙若微接受的教育就是练好武功,学好本领,将来进京找朱棣报仇。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杀掉朱棣,给死去的家人报仇。

当孙若微拿起水果刀削梨子的时候,她的脑海里想的就是杀掉朱棣的场景。

只是,理智让她放弃了这个想法。

孙若微清楚,如果杀了朱棣,自己的养父和同伴都活不成。

孙若微是以侵犯的身份进皇宫的,在宫中实际上过着被软禁的生活。这一点,她心里很清楚。

朱棣对于孙若微的身份也非常清楚。所以,让孙若微单独到自己面前,又给她拿水果刀的机会,实际上是对她的考验。

如果孙若微真的用水果刀杀朱棣,成功的概率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原因有两点:

第一,皇宫大内游园,人员混杂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一点安保措施都没有呢。特别是孙若微离皇帝那么近,手上又有刀,在暗处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她。

第二,朱棣对孙若微可能采取的行动是有心理准备的。朱棣表面风淡风轻,实际上始终没有忘记提防孙若微。

因为孙若微一直没有动手,朱棣认为她比较谨慎,所以安排了假意刺杀,以此刺激孙若微动手。

为什么是朱棣自导自演的呢?因为朱棣中的那一箭,根本没有什么大碍。反而借着这一箭,收了朱高炽的权力,给朱高煦粉墨登场的机会。

这样看来,孙若微是根本杀不了朱棣的。如果她表现出刺杀朱棣的任何意向,就会给自己和家人、同伴带来杀身之祸。

同时,朱高炽一家也会因为孙若微受到牵连。

孙若微之所以做出护驾之举,是因为她要与朱棣做交易。

从进入京城之后,孙若微一行完全被朱高煦捏在手里,成了别人争权夺利的棋子。

孙若微看得很清楚,想报仇根本不可能,再执着于报仇,只能是白白送了性命,为他人做嫁衣裳。

所以,比起报仇,她觉得应该想办法好好活下去。不仅自己和家人要活下去,她还希望当年因为靖难之役获罪的三万多人能重返家园,好好活下去。

基于这个想法,孙若微选择护驾。

  • 不论这一轮刺杀的主使是谁,不论是真刺杀,还是假刺杀,孙若微当着多国使臣面前护驾是事实,差点丢掉性命也是事实。
  • 朱棣是个非常在意名声的人,特别是到了年老的时候,就越发在意世人的评价。因此,他必须将孙若微当成恩人一样对待,即便他心里清楚,孙若微是靖难遗孤。
  • 孙若微对朱棣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他希望世人记住自己的功绩,忽略自己当年的夺权行为。所以,他希望与靖难之役的受害者达成和解,以此消除自己的负面评价。

这三点成为孙若微与朱棣达成交易的前提,缺一不可。

既然孙若微的终极目标不是杀死朱棣,而是让靖难之役的受害者好好活下去,那么她只能选择救驾,而非成为别人手上的利刃和棋子。


圆滚滚的蜗牛先森




站在朱棣身边的孙若微不是不想杀朱棣,削梨的刀都握在手里了怎会不想杀朱棣?



对于孙若微来说最恨的两个人一个是姚广孝一个是朱棣,因为这两个人害的她失去了原本幸福的生活,失去了自己的双亲还和妹妹走散。从此她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她的人生目标只有复仇二字,怎会不想杀朱棣呢?



姚广孝可以想杀他就去找他?而朱棣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见到他的机会的? 只是当时的孙若微最终自己的理智战胜了冲动罢了,因为她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朋友还有那远方的3万靖难亲人们在等着回到属于自己的家。



如果她一时冲动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生命,还有她身边所有的人都得陪葬,还有那些靖难同胞们可能永远都要回不了家,永远被称为罪人!



还有可能连累朱瞻基,此时的孙若微到不是对朱瞻基有多大的感情,更多的是碍于朱瞻基的身份——皇太孙,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可能会因为她而丢了性命,那么未来的皇帝又会是谁,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那么靖难遗孤的未来也堪忧? 姚广孝和朱棣两个人对于孙若微来说,她可能更想杀姚广孝,因为姚广孝是鼓动朱棣造反的人!也许孙若微认为姚广孝才是罪魁祸首,所以在面对朱棣的时候她会犹豫。


NANA阿卡丽


她不想义父、徐宾等人被杀害,她想求朱棣饶恕三万靖难遗孤,让他们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正如出家的朱允炆所说:孙若微行的是"菩萨道"。这个女人有菩萨般的心胸、作为。


跪射俑


不是不想杀,而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第一,她的那些兄弟还在牢里,并且还被太孙看管,第二,当时有很多外邦的人在和皇帝进行交谈,如果皇帝死了,会引起外乱,第三,孙若微本身就不想造反,也不是邪恶之人,反而很善良,,她心里很清楚自己是被利用的,也不想被利用,被枉死,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杀反而救了皇帝一命


小麋鹿爱迷糊


怎么的也得尊重历史啊 对吧


缘随清风


因为历史无法串改


让情绪飞一会儿


女孩子内心还是希望大家都好好活着,逝者已矣,如果为了报仇把生者再搭进去,也不值得。


文森特的八卦心


杀了朱棣她和她的那些兄弟都得死,所以是为了救他们,下集预报里也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