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為了自己“面子”, 將大量領土從中國版圖抹去,永遠無法收回

滿清帶給中國的榮耀也有,比如康乾盛世,但似乎恥辱更多,比如慈禧統治下烏煙瘴氣的中國。

我們大都以為,讓中國承受苦難的是晚清,是晚清政府的昏庸,卻不知道,其實在康乾盛世的時候,這個“盛世”裡就隱藏著很多交易,以及屈辱的開端。很多亂世的衰落,禍根就是“盛世”埋下的。當我們埋怨一個末代的政府無能時,不要忘了,造成國力衰退的原因,並不是一個朝代,一個皇帝就可以決定的。

我們今天對晚清統治者口誅筆伐,但是縱觀清朝歷史,卻可以在“盛世”中發現腐朽混亂的根源,這是一件涵義深刻的事情。

此人為了自己“面子”, 將大量領土從中國版圖抹去,永遠無法收回


我們承認,女真曾經不可抵擋,鐵騎直接踏破中原千里沃野,直取京都。然而滿人入關後,對於中原的漢人,卻太過苛刻。滿人入關後,對於皇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從思想上、制度上完全控制中原,如何同化漢人。經過一系列血腥的舉止,滿清暫時控制住局面,然而仍然有許多漢人造反。經過幾代皇帝的“努力”,漢人的怒火終於被恐懼掩蓋,明朝遺留在海外的軍隊,也沒有力量發動反撲,所以,康熙鬆了一口氣。

放鬆警惕的康熙,首先收復了臺灣,對於中國而言,也的確算康熙的一樁偉大的事業。然而,康熙的野心又豈是小小臺灣能夠滿足的?他要做普天下最偉大的皇帝,他需要更多的功績,他甚至幻想成為世界的王!

此人為了自己“面子”, 將大量領土從中國版圖抹去,永遠無法收回


吳三桂被康熙踩到腳底,成了康熙的一條走狗。康熙覺得,放眼天下,已經沒有誰能夠比他更加威望,已經沒有誰,能夠比他更有力量。康熙要的不僅僅的開疆擴土,不,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名望,他要做世界的“皇帝”,要享受萬國來朝。

康熙時代藩屬國很多,但那都是彈丸小國,不能彰顯康熙的“名望”,他想來想去,能夠跟他放手一搏的只有沙俄。他並瞧不起沙俄,只是覺得俄國能打,而且領土面積大。

沙俄還是農業國,十分落後,沒辦法跟錦繡繁華的大中華相提並論。不過沙俄總是“自不量力”,對中國領土十分垂涎。

此人為了自己“面子”, 將大量領土從中國版圖抹去,永遠無法收回


這些都是康熙的想法。康熙想“收拾”沙俄,不僅因為沙俄經常入侵黑龍江流域,在那裡製造混亂和屠殺,搶奪糧食、錢,貂皮。更因為,收拾沙俄才能彰顯康熙的大國皇帝的氣象。

正在康熙找“藉口”的時候,俄國派來一個人。這個使者呢,偏偏是個榆木腦袋,無論旁邊人怎麼教給他,他死都不下跪,說沒這個禮節。

俄國對康熙也很不滿,他們的老家跟滿人發家的地方離的很近,算是鄰居沒準還是親戚,怎麼康熙看他們的神情,就像看紅髮的羅剎。康熙看他們就像看蠻夷一樣。

俄國使者說,他要跟康熙平起平坐!

康熙表面沒說什麼,過了一會,善於揣摩他心思的侍衛,將這個使者強行摁倒跪了下去。康熙龍顏大悅,覺得很過癮。他還假裝熱情調侃他,絲毫沒有讓他起來的意思。

俄國使者“吃了虧”,心裡十分憤怒,他這是代表俄國下跪的,有失使者的臉面。為了面子,他說,沙俄一定要跟中國作戰!

康熙很痛快,說,好,打吧!

康熙一直髮愁沒有好藉口,現在藉口來了,他迫不及待想收拾沙俄。

此人為了自己“面子”, 將大量領土從中國版圖抹去,永遠無法收回


中俄兩國打了一場著名的戰役,打了三四年,這場戰役叫雅克薩戰役。這場戰役中國勝了,但康熙派出了大量精兵,雖然勝了,但中國也沒得到什麼好處。

也就是說,康熙拿出國庫的銀子和大清的兵力,花錢買了“一張臉”。

如果事情到這裡結束了,那麼康熙也算修成正果。

此人為了自己“面子”, 將大量領土從中國版圖抹去,永遠無法收回


一六八九年,《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卻讓中國損失了一塊大地方,西伯利亞。

有人說,西伯利亞不是中國的土地,也有人說,天寒地凍的沒什麼利用價值,有什麼好在意的,扔了就扔了。但,說這種話的是全然沒有領土意識。中國就是因為缺乏領土意識,缺乏領空意識,缺乏領海意識,才在一次次戰爭中,被西方大國,甚至被日本鑽了空子。

《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清政府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尼布楚之地劃歸俄羅斯。

此人為了自己“面子”, 將大量領土從中國版圖抹去,永遠無法收回


不管地大地小,一個國家要堅持寸土不讓,就算是一寸土地的空子,也沒理由便宜了外人。看著是大國氣象,實際上人家是否拿你當傻子呢?

不管這些地是哪朝的皇帝丟的,但中國為面子丟地的行為,應該不在少數。近代史有位歷史學者說,中國人,爭不該爭的,卻放棄應該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