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本可“智氏代晋”,却成三家分晋,智瑶是怎么做到的?

小林创可贴


首先要明确一点,提到“智氏代晋”的原因可能是有“田氏代齐”,但“田氏代齐”发生在“三家分晋”之后,因此智瑶不可能借鉴田氏的经验,但做为后来者,我们可为从上帝视角来看看,“智氏代晋”到底有没有可能。



晋文公时期,晋国就出现了世袭卿族,他们分别是:赵、魏、韩、智、范、中行,他们被称为晋国六卿,共主国政,晋文公以后,晋国国君的势力被世袭卿族进一步蚕食和弱化,晋国实际权力掌握在这些世袭卿族的手里。到了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被诛灭,晋国的大权落到了智、赵、魏、韩四卿的手里,其中智氏最为声名显赫,在当时掌握了晋国的大权。似乎形式一片大好,最后由智氏取代晋国国君,演变为“智氏代晋”的结果,但最后智氏被赵魏韩三家联手所灭,“智氏代晋”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三家分晋”。

选择不同,结果不同

智氏的强大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范氏和中行氏的覆灭,就是智氏领导赵魏韩共同讨伐的结果,当时智氏的当家人是智宣子,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智宣子肯定想由自己来达成“智氏代晋”的目标。但是时间不等人,智宣子已经老了,因此,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继承人身上,为此,他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十分慎重。尽管心中已经有了最佳人选,但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征求了一下智氏家族的意见,以辅助自己做出最后的决策。

智宣子心目中继承人的最佳人选是自己的嫡长子智瑶,当他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智氏家族的人大多没有意见,而有智囊之称的智果却跳出来表示反对。 应该说智果这个人十分聪明,作为智囊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智瑶的问题,反而先说了智瑶的五个优点,然后又说出了智瑶的一个缺点,并以此说明,智瑶不适合做智氏家族的领导者,如果让智瑶做智氏的掌舵人,智氏是要被族灭。当然指出问题的同时,智果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认为智宵更适合做智氏家族的掌舵者,在《资治通鉴》中记载: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果说智瑶有五个优点:第一是长得帅,因为智瑶胡子比较长,且身材高大属于美髯公;第二是武艺纯属,射箭和驾驶战车的本领都十分出众;第三是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且皆有所成;第四是文章写得好,且口才极佳,属于能文善辩之人;第五是刚毅果敢,有威严可以震慑众人。从这五点上看,似乎智瑶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至少属于智氏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但智果随后说出了智瑶最大问题,就是不仁,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这样描述“仁”: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仁者要拥有五种行为:第一种是保持恭敬的态度不随便去侮辱他人;第二种是拥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包容万物;第三种是要诚实守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支持;第四种是要敏捷聪慧、善于顺势而为,才能建立功业;第五种是要驱使他人为我所用,就必须舍得眼前利益,给追随自己的人以信任和好处才行。

从后来智瑶的表现来看,这五行他确实都没有做到,正是所谓的不仁,导致了智氏的覆灭。智果认为智瑶尽管有突出的才能,但却不懂得礼贤下士、笼络人心,舍得利益去拉拢他人,把得失看到太重而缺乏战略眼光,不懂得克己服人的道理。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好领导呢?将整个智氏家族的命运都交到他手里,不覆灭那是很难的事情。 智宣子并不听从智果的建议,他认为智宵尽管是长子,但是面相凶恶丑陋,并非合适的继承人人选。智果反驳说智宵的凶狠在表面,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智瑶的凶狠在内心是很难改变的,智宵这样的人尽管面相凶狠,但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因此可以顺应时局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而智瑶则相信自己的能力,轻易不接受他人的建议,这样容易孤立自己,智瑶这样的人“势孤则智穷,不仁则族灭”智果对于智氏的前途十分担忧,为了避祸找到太史改为辅氏,说的直接一点我改姓和智氏脱离关系了。但智氏的当家人是智宣子,他没有采纳智果的建议,依然坚持立智瑶为继承人,智瑶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智伯。



与此同时,赵氏也在选择接班人。当时赵氏的当家人是赵简子,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二儿子无恤,究竟该立谁呢?赵简子的办法考核,他给两个儿子每人一支竹简,上面写下了一些训诫之言,并要他们好好保存。三年之后,赵简子问两个儿子还记得竹简上写的是什么吗?大儿子伯鲁早就把竹简上的文字忘得一干二净,竹简也不知去向。而二儿子无恤却能记住竹简上的每一句话,并将竹简随身携带,一直保存的很好。赵简子认为无恤“贤”,就立无恤为继承人,无恤做事谦虚谨慎、细心坚韧,深得父亲赵简子的喜爱。

智国的良言相劝,智瑶的一意孤行,韩康子和魏恒子的低调隐忍,赵襄子的奋起反抗。

智宣子去世以后,智瑶成了智氏的当家人,即智伯,智襄子。赵简子去世后,赵无恤成为了赵氏的当家人,也就是赵襄子。赵简子临终前对赵无恤说:“如果晋国遇到危难,你不要嫌弃尹铎的地位低,也不要嫌弃晋阳的地方远,尹铎是值得信赖的人,晋阳是可以坚守的地方!”赵襄子记住了父亲的话。

智伯主持晋国国政霸道强横,对于赵魏韩三家毫不客气,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样子。智伯与韩康子、魏恒子在蓝台饮宴,席间他戏弄了韩康子并侮辱了韩国相段规,智伯自己并不以为意。智伯的家臣智国知道了这件事后,对智伯说:“主公,您不加提防,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在我们头上。”智伯不以为然的说:“晋国的大权都在我的手里,他们的生死荣辱都在我的一念之间,我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智国不甘心,继续进谏道:“一个人屡次犯错,别人的怨恨往往不容易被发现,所以主公应该在小事上着眼,时刻提防其他人对您的报复。如今您在酒宴上侮辱了韩国的国主和国相,而他们并没有当时发作,这证明他们把这种恨埋在了心里,时时刻刻的准备着向您报复,因此为了您和智氏考虑,必须早做准备加以提防。”面对智国的良言相劝,智伯的态度是置之不理。


智伯假借晋国国君的名义,要去攻打越国,向赵魏韩三家求取城邑。他先找到了韩康子,韩康子不准备答应,但韩辅臣段规说:“智伯治大才疏,他向我们求取城邑,如果我们不给,他就会来攻打我们。这时魏国和赵国并没有受到要挟,他们不会和我们站在同一战线,因此应该把诚邑给他,他得到了好处之后,一定会向赵魏要诚邑,这样我们三家才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智氏的可能。”韩康子听从了段规的话,给了智伯一万户的城邑。

智伯得寸进尺,又去找魏恒子要土地,魏恒子也不打算把土地交给智伯,他的辅臣任章说:“想打败对方就要先麻痹对方,想夺得对方的东西就要先给予他东西。我们不能做出头鸟,要给智伯好处,让他骄傲自大起来,这样赵魏韩三家才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智氏。”魏恒子很痛快的,也给了智伯一万户的城邑。

终于轮到赵襄子了,但赵襄子和韩康子、魏恒子不同,他的答案只有两个字:“不行”。智伯大怒,心想就你这个刺儿头不服管教,那我就拿你开刀。于是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恒子的部队,共同讨伐赵氏。被韩康子、魏恒子的骄兵之策所麻痹,被赵襄子的义正言辞所激怒,智伯离覆灭已不远亦。

智伯的覆灭:不懂管理的管理者

强敌压境只有坚守防方为上策,赵襄子手下的臣子们说:“我们可以去长子,哪里城高易于坚守,也可以去邯郸,哪里的府库充实可以久持。”赵襄子说:“这两个地方都不适合坚守,我们应该去晋阳,那是父亲叮嘱过我的地方,也是民心所向之地。”长子的城高沟深和邯郸的府库充实都是靠压榨民力得来的,这样的城池君民离心离德,不可能坚守,只有晋阳这样君民一心之地,才能久持。赵襄子懂得笼络住人心,才是坚守和获胜的关键,这份见识就比智伯高出数倍。


果然智伯的军队猛攻晋阳不下,后来智伯引水贯城,但还是不能击溃赵人的反抗意志。与此同时,赵湘子派出手下去联络韩康子、魏恒子,赵襄子的使者用唇亡齿寒的典故,来劝诫韩康子、魏恒子,定下了消灭智伯的计划。本来这个计划未必成功,因为智伯手下的重要谋士絺疵发现了赵魏韩的阴谋。首先在智伯和韩康子、魏恒子乘坐马车巡视的时候,智伯说出了用水原来可以毁灭一个国家的时候,两个人神色大变。絺疵当时就对智伯说:“韩康子、魏恒子要谋反了!”智伯问:“你怎么知道的?”絺疵说:“主公马上就要消灭赵国了,但是他们两个人没有一点高兴的表情,反而表现的十分忧虑,他们恐怕在担心下一个被灭掉的就是他们自己,因此,他们要谋反那是显而易见的。”智伯笑道:“他们不可能有这个胆量!”

不过智伯还是和韩康子、魏恒子说了这件事,两个人信誓旦旦的表示绝无可能,并且发誓诅咒自己对智伯忠心不二。看人不能光看他们说什么,要注意观察他们在做什么。 过了几天,絺疵又进见智伯,说道:“主公,你是不是把我说的话,跟韩康子、魏恒子说了?”智伯问:“你怎么知道的?”絺疵说:“我今天遇到他们,他们两个狠狠的瞪了我一眼,一定是他们知道了我说的话,知道我读懂了他们的心思。”智伯还是不认为韩康子、魏恒子会反对自己,絺疵知道大祸临头了,便找了个机会出使齐国避祸。赵魏韩约定的时间终于到了,智氏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赵襄子的部队从正面突击,韩魏两国的部队从两翼夹击,智氏部队被击溃,智伯被杀,晋国最强大的卿族智氏一族族灭。智伯不是死于对手的强大,而是死于自己的无知。


智伯并不是无能之人,智氏在建立自己基业的时候,智伯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也是他的父亲智宣子选择他做接班人的原因。但是我们通过智果所说智伯的五项优点,可以看出智伯的有点没有一项是领导管理方面的才能,而弱项不仁就是不懂管理。领导之间比拼的是让别人为你做事的能力,而不是自己做事儿的能力,这就要求要获得下属的拥戴,成为可信任被依赖的人。智伯的失败,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好领导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带好队伍,让你的手下愿意跟你走,愿意为你做事。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智瑶可不具备代晋的实力,当时晋国还有其他三家势力,赵魏韩,只不过智瑶是势力最大的一家。他要是敢独吞晋国,会打破现有的平衡,恐怕其他三家也不会坐视不管,智瑶也深知这一点。

智瑶最后不是成功者,怎么会问智瑶怎么做到的?你应该问智瑶怎么失败的?失败的原因,缘于他的骄横和贪婪。骄横到经常在宴会场所,公然侮辱赵魏韩三家,都敢怒不敢言。贪婪到直接向赵魏韩索要土地。

韩康子与魏桓子两家都惧怕智瑶,都心不甘情不愿的割让了土地,这也是权宜之计,他们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同时把目光都投向了赵家。

赵家赵襄子有血性,坚决不答应,拒绝智瑶的无理请求。智瑶愤怒,带领韩魏两家,一起出兵杀向晋阳城。晋阳一时攻不下来,智瑶很聪明,想到引晋水灌晋阳,还大放厥词:“吾乃今知水可亡人国也。”韩魏两家听了,后背直冒冷气,也怕有朝一日,也会被智瑶用同样的方法灭之。

赵家快不顶不住了,城中水都能养王八了。在一个夜里放出一个使者,和韩魏两家一拍即合,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反击智瑶。赵国决开河水,反灌智瑶营地,三家一块出兵灭了智家,瓜分了他们的土地,形成赵魏韩三家势力,我们都知道最后三家分晋,变成赵国、魏国、韩国,也开启了战国的序幕。


李跃汗青


晋国后期,国君权势衰微,智、魏、赵、韩、中行、范六卿强大起来,把持朝政。后来,智瑶与魏、赵、韩三家共同击败了中行、范家,并平分两家土地。晋出公很生气,想要联合齐国、鲁国讨伐四卿。结合,四卿先下手为强,反而联手驱逐了晋出公。于是,智瑶就立了晋哀公为国君。《史记》讲当时“智伯欲尽并晋,未敢”。智瑶当时就想乘势吞并晋国,但是却因为不敢,只能先立晋哀公当国君。

智瑶为什么不敢?自然是因为当时还有魏、赵、韩三家。虽然智瑶实力强大,但应该还没有太大差距。如果自己冒然吞并晋国的话,自然会引起魏、赵、韩三家联合起来,与智家作对。之后形势的发展对智瑶来说是形势是完全有利的,“晋国政皆决智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于是智伯占有了中行、范家的封地,实力达到最强。正是通过拥立国君,让他掌控了晋国的政治,并完全占有了中行、范家的封地,实力在四家中达到了最强。

这时,如果他能有效分化三家,一一击破的话,还是有可能想齐国田家那样,一家独占晋国。但是,智伯混招连连,首先,本来是四家瓜分中行、范家封地,但他却一家独占,完全把自己推向了魏、赵、韩三家的对立面,三家因为智家势大,敢怒不敢言。随着权势和实力的不断增强,智伯的骄横和贪欲也不断扩大。于是他向灭亡又走进了一步,他先后向韩、魏、赵三家索取土地。韩康子不想给,他的谋臣段规说:“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资治通鉴)。魏桓子也不想给,谋臣任章说:“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资治通鉴)。于是韩家、魏家先后给智瑶割让了土地,让他更加轻敌、骄纵,以此静待时机,寻找联合的机会。

这时,智瑶不但看不到其中蕴藏的危机,又继续向赵家索要土地,赵襄子不答应,直接拒绝了智瑶。智瑶大怒,于是带领魏、韩两家攻打赵国,围攻晋阳。期间,他引晋水灌晋阳,还得意洋洋的对魏桓子、韩康子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魏桓子、韩康子面对快要攻破的晋阳城不喜反忧,担心自己的都城也被水所没。智瑶的谋士发现端倪,提醒智瑶,让他提防两人。智瑶却把谋士的话告诉了魏桓子、韩康子。正在这时,赵襄子派人游说两家,共同讨伐智瑶。面对智瑶的骄横和强大,三家一拍即合。赵襄子在晚上决水,冲击智瑶军队,乘乱与韩、魏两家一起攻击,大败智瑶,并杀死了他,并尽灭智瑶一族。本来想要夺取赵家的土地,因为贪婪和自大,反被赵、魏、韩三家瓜分了土地,并落得身死族灭。不久,赵、魏、韩三家平分晋国,自立为诸侯,成了战国七雄中的三雄。三家分晋也是战国时代的开端。智瑶完全是因为自己的骄横、短视和贪婪,把一手好牌打臭了,反而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一壶清茗品春秋


前几天刚好写过一篇三家分晋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下。

这问题我说下个人看法。

首先说智伯瑶是一个志大才疏之人,他本想凭借着家族的资本,做一番事业,出发点是好的,但其能力实在欠缺。

按说春秋时期到处都是人才,自己不行可以去招几个贤才来辅助,可他实在是没有自知之明,总以为自己很牛。仗着家族势大不把其它人放眼里,最终不但把自己玩完,连家族二佰多人都被屠光,实在是有辱祖先。

简单说下三家分晋,春秋末期,晋国国政被客卿把持,智,韩,魏,赵四家,以智家势力最大。于是智伯瑶提出各家将土地拿出一部分给公家,韩魏屈从,赵家不服,而遭到智韩魏三家联手攻打。之后赵家又秘密联合了韩魏两家反水,将智家打败。瓜分了智家土地,公家借兵讨伐三家,也被打败,死在了出逃的路上,三家又接着瓜分了公家其它土地,派使者面见周天子,要求承认三家为诸侯。

晋国在春秋时期一直都是大国,一部《左传》基本都是围绕着晋国如何尊王攘夷来展开。

晋国因其地理位置关系,它不像其它中原大国无发展空间,如齐囯鲁国,它们已经被钉死在版图上,要想发展只有吞并其它小国,而这又是春秋时期所唾弃的行为。当时各国都还尊守着周朝礼仪制度,大国不行吞并之举,双方交战也只是将其打败,投降纳贡便可,不会灭国。

晋国西北方连接着多个西戎国家,几百年间双方相互攻伐,又相互融合,因此晋国是中原国家中最尚武的国家。

自晋文公称霸以后,多是晋国带着其它诸侯北上抗击戎狄,南下抵御楚国进攻。虽然其内部因制度问题导致国君势力日渐衰微,但对外晋国是非常能打的。

研究春秋战国这时期历史的学者,都有一个认同,如果晋国不分裂,那么统一中国的还是不是秦国,至少秦国要突破晋国东进的话,自身也会受到沉重打击。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时期分界线。春秋时期,虽然礼乐制度已崩坏,但大家都还谨守着最后的那一点礼法。而韩赵魏,将君主的土地瓜分了,意味着新兴的地主阶层已经崛起。

过去周天子分封诸候都是按血缘关系来分封,现在三家客卿抢了主人的东西,还让周天子认可,说明自周以来制定的宗法礼仪这些东西已经不容于时代的发展。

各诸侯也从这事件中明白了现有制度的弊端,积极寻求改制的方法,加强国君的统治为。

而韩魏赵三家更是立国后,便将封邑改为郡县,牢牢的控制了军政大权。

制度的改变带来的是国家整体的改变,因此战国时期,各家思想百花齐放。在摒弃了传统礼乐制度之后,各诸侯间寻求的不再是称霸,而是兼并或吞并。同时兵制的改变,也使得战国时期的战争能集结更多的士兵参战。

三家分晋是一道历史的分水岭,它让新兴的集权制度代替了旧有霸主制度,也让中华大地从“分”中慢慢走向了国家的大一统。

至于智伯瑶也只是这一时期,昙花一般的人物,实在不值一提。


虎Aro


四个字,得意忘形


白露为霜65799235


你应该问他是怎么失败的,智,韩,赵,魏,范,中行都是晋国的大夫,因为君权衰落,所以权利在他们手里,智本来是势力最大的一家,灭了范之后又分赃不均,后来攻赵的时候,智氏水淹赵氏,而大水同样可以淹到韩和魏,让韩和魏觉得以后的下场可能跟赵氏一样,所以就联合赵氏灭了智氏,然后三家瓜分了晋


九十六个核桃


这问题问的真随意。你还不如问智瑶是怎么被自己玩死的。当时是智氏、韩氏、魏氏和赵氏四家大夫灭了范氏,分了范氏土地。但智氏极其狂妄,飞扬跋扈,甚至对其他三家有土地要求,大家看不惯智氏,但也不敢说什么。后来因为矛盾,智氏攻打赵氏,赵氏危机时刻联合韩氏、魏氏灭了智氏,分了智氏土地,请命周天子,各自成了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