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為何要將首都從聖彼得堡遷回莫斯科?

用戶68996591


聖彼得堡,俄羅斯最為璀璨的明珠。

自1712年俄羅斯彼得大帝將首都遷到聖彼得堡開始,直到1918年的200年間,這裡就是俄羅斯的標誌,一直作為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存在。

但是,面對如此璀璨的城市,1918年後的俄羅斯卻選擇將首都從聖彼得堡遷回曾經的故都莫斯科,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是當時俄羅斯現實環境變化之後做出的必然選擇,今古就為大家好好講講俄羅斯將首都由聖彼得堡遷回莫斯科的幾個理由。

首先,政治上消除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影響,加強對東歐核心區的控制力

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是俄國近代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我們講述俄國曆史的時候,這個王朝是始終無法繞過的一個內容。

而作為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統治的蘇維埃俄國,在建立之初就面臨著諸多的威脅,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羅曼諾夫王朝的復辟勢力。

為了消除羅曼諾夫王朝對俄羅斯原有的政治影響力,那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俄羅斯的首都從彼得大帝建立的聖彼得堡,遷回到曾經的故都莫斯科。

這樣可以即樹立起蘇俄對俄羅斯傳統的繼承形象,同時也能淡化俄羅斯民眾對羅曼諾夫王朝的關注度。

同時,遷都莫斯科,可以使蘇俄的政治中心位於俄國歐洲地區的地理中心位置,有助於蘇俄加強對歐洲核心區的統治及輻射影響力。

其次,在經濟上選擇從開發西部轉向開發內陸區域

由於一戰結束後,新建立的蘇俄政權遭到西方的敵視,原本與西方聯繫緊密的西部領土處於戰爭及經濟封鎖中,在與西方發展經濟無望的情況下,選擇位置適中的莫斯科,有益於蘇俄政權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相較於偏居西南一角的聖彼得堡而言,深居東歐平原中心位置的莫斯科無疑可以充當最好的經濟中心,有利於蘇俄以此發展穩固且有規劃的經濟圈,這也在之後的莫斯科大首都圈的建立得到印證。

第三,軍事上選擇深居內陸的莫斯科比緊靠邊境的聖彼得堡更加安全

極為現實的情況是,即使在一戰還未結束時,靠近邊境線的聖彼得堡,就時常處於德國軍隊的軍事威脅之下。

一戰末期,蘇俄正是認識到自身與德國的軍事差距,同時考慮到聖彼得堡極為薄弱的戰略縱深,所以在與德國單方面媾和簽訂《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約》後,僅僅不到8天,蘇俄就選擇了遷都莫斯科。

而後來的西方干涉軍對蘇俄開展的干涉戰爭,也證明了蘇俄遷都的正確性,而二戰德國未能攻佔莫斯科,也得益於其深居內陸,戰略縱深充足的獨特優勢。

結語

俄羅斯的遷都之路,一直以來都是為了其國家自身利益考慮而開展的。不管是彼得大帝為俄國富強遷都聖彼得堡,靠近西方,學習西方的發展之路。還是蘇俄為了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固而選擇遷回莫斯科的穩定之路,都是這一思想的直接體現。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主要就是從軍事上考慮。

以往沙俄時期,芬蘭是沙俄的盟友,沒有什麼威脅。

但蘇聯建立以後,芬蘭倒向西方,和蘇聯對立。

聖彼得堡的位置不好,陸地距離芬蘭只有180公里,幾乎沒有戰略縱深。

海洋上,聖彼得堡就在波羅的海邊。

敵人一旦掌握制海權,可以隨意從波羅的海登陸聖彼得堡。

從軍事上來說,這非常不利。

事實也是如此。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列寧格勒北面芬蘭一側的芬軍東南、卡累利阿2個集團軍,於6月底分別在彼德羅扎沃茨克和維堡方向,對蘇軍北方方面軍發起猛烈的進攻。

蘇軍用盡全力才抵抗住,但最終還是被突圍,列寧格勒被團團包圍了800多天,造成最多150萬人死亡,其大部分人不是被打死,而是餓死。

在872天的圍城戰中,在1941年至1942年間的冬季,當所有雀鳥、老鼠及寵物被生還者吃光後。在1942年1月至2月每天死亡約7000 - 10 000名居民,其中大部分緣於飢餓。

城內的居民為了活命,開始吃屍體。列寧格勒警察因而組成一個特別師,阻止人吃人現象。

大家看看,如果把首都設在聖彼得堡,會怎麼樣的下場。


薩沙


十月革命在聖彼得堡取得勝利,作為沙皇的首都聖彼得堡戒備森嚴,但是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艱苦的時期,沙皇軍隊損失慘重,不得已將衛戍首都的部隊也都調往前線了,因此布爾什維克黨人才能在首都奪取政權,這是歐洲革命少有的成功案例。



但是,依靠工人和農民起家的布爾什維克不可能在聖彼得堡生存,原因就是這裡地近北極寒冷帶不是俄羅斯的農業區,因此農民少得可憐。又因為聖彼得堡是海港城市,本身沒什麼工業資源,也不是俄國鐵路網的核心,即便作為沙皇首都200多年它依然不是帝國的大型工業區,工人的數量少的可憐,依靠工人和農民立身的蘇俄顯然不可能在聖彼得堡長住。


(工業區有武器、農村有兵員)

在尼古拉二世改革之後,俄國的紡織、冶金、造船、機械製造工業蓬勃發展,聖彼得堡成為造船業的集散地,但是舊都莫斯科承載了大部分的重工業企業和紡織工業,這導致它的工人數量達到驚人的300多萬人。莫斯科的工業企業佔到全國的6%,但這裡工人在全國範圍的比重將近一半。可見莫斯科既是支撐戰爭的工業中心,又是布爾什維克發展的最肥沃土壤,因此列寧選擇遷都莫斯科。


(佈列斯特條約簽署後的歐洲形勢,可見聖彼得堡還是安全的)

其次,《佈列斯特合約》簽訂之後蘇俄面臨嚴重國際危機,英國率先佔領了摩爾曼斯克港大有順勢南下攻佔聖彼得堡的可能。由於沙俄時代的海軍曾被日本毀滅,重建過程很倉促,造成保衛港口首都的海軍力量十分薄弱。

(沙俄遺留下來的戰列艦)

僅有的四艘甘古特級戰列艦全部部署在波羅的海,但是《佈列斯特合約》簽訂幾個月德國就支撐不住了,協約國海軍大有通過丹麥進入波羅的海的可能,沒有足夠海軍力量爭奪波羅的海制海權的蘇俄,只能選擇遷都到內地的莫斯科。


看看上圖的蘇俄內戰形勢圖就能明白,莫斯科才是布爾什維克控制區的核心地帶,這裡是最安全的部分!而原沙俄首都聖彼得堡距離波羅的海前線近在咫尺!因此並不適合做布爾什維克的大本營。


兵器世界


很多人都認為蘇聯之所以遷都莫斯科是因為戰略安全 這是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選擇思想開放,融入西方,還是思想保守,拒絕融入西方。

眾所周知,德國的龍興之地是現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柯尼斯堡);而俄羅斯帝國的龍興之地並非莫斯科,而是聖彼得堡。

雖然俄羅斯最早是以莫斯科為根據地,但能夠奠定俄羅斯帝國基礎的卻是在聖彼得堡彼得一世改革。在彼得一世之前的俄羅斯,雖然軍事實力也強,但不過是和波蘭、立陶宛等周邊國家一樣的舊貴州軍事國家。只有彼得一世改革奠定了現代化俄羅斯的基礎,才是俄羅斯、蘇聯、俄羅斯聯邦能夠持續存在的基本架構。

因此俄羅斯的龍行之地是聖彼得堡,而非莫斯科。莫斯科只是俄羅斯的發源地。

來看地圖:

藍線連線了波羅的海主要城市:聖彼得堡——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呂貝克——格但斯克——柯尼斯堡——里加——塔林。

以聖彼得堡為首都意味著俄羅斯積極融入西方的開放海洋時代。

1697年彼得一世出使歐洲的經歷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思想基礎。在彼得一世前,俄羅斯對歐洲事務基本不參與,除非是瓜分波蘭這些奪取土地的事情。

但在彼得一世定都聖彼得堡這個出海口時,俄羅斯就積極參與歐洲事務。

通過波羅的海,進入北海,就到了英法二國。海洋路線遠比陸地要輕便、快捷。

在比對德國和俄羅斯:

1、兩國都是因為在出海口城市進行改革而興隆:柯尼斯堡是宗教改革,聖彼得堡是彼得一世改革;

2、兩國都是以軍事為驅動力,都有積極擴張的源動力;

3、都是從附屬國起家:德國的普魯士原本是波蘭附屬國;俄羅斯的莫斯科大公國是金帳汗國附屬國。


蘇聯定都莫斯科

蘇聯定都莫斯科可以:

1、遷都可以避開俄羅斯帝國206多年的文化沉澱,拒絕接受彼得一世確立的開放融入西方政策;

2、聖彼得堡太有革命傳統,不利於穩定統治:第一次俄國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都是在聖彼得堡發生;遷都到莫斯科這個沒有革命傳統的地方,可以有效控制和統治;

3、莫斯科處於內陸,可以讓蘇聯產生安全心理。

簡單說,遷都莫斯科,可以讓蘇聯閉門造車。斯大林獨裁統治也就是這樣產生。

聖彼得堡由於傳統的思想開放政策,很容易威脅蘇聯的統治,不如穩定保守的莫斯科。

但定都莫斯科實在是太保守了。說句實話,蘇聯定都可以有三個選擇:

1、聖彼得堡,繼續積極參與西方事務——但蘇聯不願意,思想上回歸保守;

2、基輔,定都基輔好處很多:基輔大公國都城所在、金帳汗國統治中心、在東歐和巴爾幹爭霸;若定都基輔,東歐地區基本是俄羅斯實力範圍,俄羅斯就成為新的東羅馬帝國,興許還能奪回伊斯蘭堡。

3、莫斯科,這是最差選擇。

定都基輔的勢力圖:

當然,如此一來,烏克蘭也就不存在了。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因為安全問題,俄國首都自彼得大帝以來定在彼得格勒。俄國首都自彼得大帝以來定在彼得格勒,一戰爆發前,俄羅斯帝國內有芬蘭,波羅的海三國以及波蘭,而當時的彼得格勒擁有非常大的戰略縱深。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為了儘快從一戰中撤出,和當時的德國簽定了《佈列斯特合約》,這個合約非常苛刻,其中規定蘇俄承認芬蘭獨立,芬蘭西南部的奧蘭群島也歸於芬蘭,波羅的海三國也在後來紛紛獨立, 此時的彼得格勒的外圍屏障全部都沒有,周邊全都是對蘇聯非常敵對的國家。特別是蘇聯當時的海軍非常弱小不足以保衛彼得格勒這個沿海城市。

而且當時的蘇聯正在陷入內戰,蘇維埃的政權非常脆弱,所以彼得格勒作為首都不足以控制蘇聯如此廣袤的國土。所以當時處於蘇聯腹地的莫斯科是非常合適的首都所在地。

蘇聯政府於1918年3月從彼得格勒(後改名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1922年12月莫斯科正式成為蘇聯首都。

現在看來這項決定非常正確,因為二戰爆發後,莫斯科正式由於有非常廣袤的縱深,以空間換時間,才能將德國阻擋在莫斯科城下,如果蘇聯的首都在彼得格勒,而德國盡全力只進攻那裡的話,列寧格勒是守不住的。




醫藥獵頭李


首先,要糾正一下題目中的一個嚴重錯誤,遷都的不是蘇聯而是蘇俄。

蘇俄的範圍要比蘇聯廣,除了我們通常意義的蘇俄,還可以指沙皇時期。蘇俄的時間是1917年11月7日——1991年12月25日。它是一個國家指的是十一月革命後的俄羅斯。

蘇聯的範圍要比蘇俄窄,它指的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十幾個社會主義的國家聯盟的統稱。


蘇俄與蘇聯的區別在於,蘇俄指的是沙皇時期或者是十幾個國家中的一個,蘇聯指的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國家聯盟的統稱。

至於為什麼要從聖彼得堡遷往莫斯科,這主要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因為當時正好是一戰期間,蘇俄正在和德國開戰,那個時候德國已經佔領了塔林,塔林位於波羅的海地區,已經離聖彼得堡很近了,不太安全。

至於為什麼是莫斯科,則是考慮到能夠居中,更好的控制各個方面。


十一月花


十月革命勝利後,布爾什維克政權最初的首都是在彼得格勒。新政權成立後在1917年10月26日(11月8日)頒佈的第一個法令就是《和平法令》。出於自身戰略需要,唯一響應的國家就是德國,它在11月27日表示可以談判。不過它並不是為了解決兩線作戰困境,而是準備利用蘇維埃俄國的困境,進一步蠶食和吞併對方。

1917年1月3日,俄德雙方開始在德國佔領的佈列斯特開始和談。12月15日簽署停戰協定。12月22日正式舉行和平談判。

1918年2月10日至3月3日, 正是蘇維埃俄國與德國進行佈列斯特和約談判的關鍵時刻。2月18日德國藉口蘇維埃俄國沒有很好履行停戰協議以及佈列斯-利托夫斯特和談破裂,發起了大規模進攻,很短時間就攻佔了整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已經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一部分。

為了對蘇維埃俄國施壓,德國的飛機在此期間每天以飛行高度1000至3000米的編隊形式出現在彼得格勒上空,試圖突破城市。

2月21日,列寧發出了“社會主義祖國在危險中”的號召,號召廣大人民積極參加紅軍,抵抗侵略者的進攻。 2月23日,年輕的紅軍在納爾瓦和普斯科夫城下擊退敵軍。此後1923年這天被稱為紅軍日,1946年改稱蘇聯建軍節,1995年俄羅斯改為祖國紀念者日。

2月24日,德軍提出最後通牒,條件則比2月9日的更為苛刻。

對於當時的蘇俄政權來說,佈列斯特談判的關鍵在於“失去空間,贏得時間” 。在這個大背景下,列寧考慮的問題是首先保存住蘇維埃政府。為了以防萬一,他當機立斷要求將首都遷往莫斯科,也就是離德俄戰線更遠一些的地方。顯然,列寧做出這樣的決策是預見到了局勢的危急性。因為如果失去了彼得格勒,也就將失去蘇維埃政權。列寧甚至考慮過“也許,我們即將迎戰;可能明天我們把莫斯科也放棄,然後,再轉入進攻。。。”

1918年2月26日,人民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政府機關遷往莫斯科。決議除了遷移政府機構和領導人員之外,還要求無論如何立即搬走國家銀行、黃金和國家有價證券印刷廠和疏散莫斯科的貴重物品。這個決議表明了列寧為了保住蘇維埃政權,不惜與德國單獨媾和,簽訂和約,甚至最後與德國破釜沉舟一戰的決心。

3月3日,佈列斯特和約正式簽署,蘇維埃俄國以極大代價(失去78萬平方公里土地和5600萬人口,喪失27%可耕地、26%鐵路、73%鋼鐵冶煉和89%煤礦開採)換來了暫時與德國中止戰爭關係。1918年11月13日蘇維埃政府宣佈廢除該和約。

3月11日,即佈列斯特和約簽字後的第8天,列寧和政府成員乘專列到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 同一天,莫斯科電臺廣播瞭如下通告:“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政府、人民委員會和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工人、士兵、農民哥薩克代表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已經來到莫斯科。聯絡地點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


榮華之武器堂


首都的選擇,不是個簡單的安全問題。

在蘇維埃剛剛成立的時候,它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來自協約國的德國一方。但是,百廢待興的蘇維埃,首先要解決好的,卻是自己的內部問題,這內、外兩個問題,疊加在一起後,列寧才最終遷都莫斯科。儘管這次遷都時,大的背景,是德軍的攻勢咄咄逼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處於一戰末期的德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所以,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考慮蘇維埃的遷都,是不夠全面的。

縱觀俄羅斯的歷史,就會發現俄羅斯有兩種狀態,當它處於比較落後,或者是相對保守的時候,莫斯科就會成為國家的重心位置,這個好理解,莫斯科城,剛好位於俄羅斯的中心位置,地區人口也比較稠密,也還能算得上是俄羅斯的“龍興之地”,是個做首都的好地方。

可是,等一旦等到俄羅斯變得比較開明,打算積極融入國際社會的時候,比如野心勃勃的彼得大帝,就遷都異地,把新搶來的出海口——聖彼得堡,當做為一個橋頭堡來用,聖彼得堡也順理成章的,變成了聯繫俄羅斯和外部世界的樞紐。而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就是以聖彼得堡,作為雄鷹的脖頸。

所以,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兩個城市,都是俄羅斯首都的合理選擇,至於選擇在那個城市,就要看俄羅斯當時的戰略方向,究竟是向內,還是向外了。

本人曾經到俄羅斯去遊玩過,當地陪同的導遊,剛好就是一位叫謝爾蓋的聖彼得堡人,聽這位聖彼得堡的老居民嘮叨,在普京執政的全盛時期,很多俄羅斯的重要部門,例如海軍部、商務部等重要機構,都陸續從莫斯科遷移到了聖彼得堡。

我問過這位謝爾蓋:“看現在這個樣子,俄羅斯還會繼續提高聖彼得堡的地位嗎?”

謝爾蓋想了想,然後回答說:應該會繼續,因為俄羅斯人,終究要面向世界的。


圓窗觀點


1、十月革命勝利之初,一戰還在繼續,俄國是單方面宣佈退出戰爭,但德國和蘇聯的戰爭狀態並沒有結束,德國當時還佔據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塔林等地區,這些德國佔領區離聖彼得堡的距離太近,加之國內白軍蠢蠢欲動,繼續定都在聖彼得堡不再安全;

2、蘇聯領土遼闊,莫斯科位於蘇聯的中心,為了能夠控制國家的各個方向,莫斯科更適比聖彼得堡更具有優勢;

3、相對其他城市莫斯科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在1910年,莫斯科6%大企業中集中了全國大約49%的工人。1917年的十月革命勝利後,在莫斯科大力發展了汽車製造業,紡織加工工業,工業的發展為莫斯科成為首都奠定了物質基礎。


社會我亮哥


俄羅斯的首都以前在舊俄時期為基輔,莫斯科,彼得大帝當政時為了給當時的內陸國家俄羅斯大帝國找一個出海口,傾全國之力∧發動了數次對瑞典人的戰爭,終於在芬蘭灣,涅瓦河畔奪取了一個波羅的海的入海口。

當時的彼得堡除了幾個碉堡什麼都沒有,沙皇彼得大帝用了強制性的手段把土豪們從莫斯科和下諾夫哥羅德等地區強遷到彼得堡,由於河口區地勢低,全部都是爛泥,只有運來抗蝕腐的松樹樹幹,充當地下基礎,土豪貴族們叫苦不迭。

這樣才建成的彼得堡,為了城市建設和軍備補充,彼得大帝狂徵稅負,發明了按眼珠的顏色徵稅的辦法。

沙皇俄國有了港口,農產品能更快更方便運住英法等國,加強了俄羅斯人的擴張能力,十月革命後,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革命者也是首先在聖彼得堡奪取了政權,但是由於德軍繼續進攻俄羅斯,列寧的紅色政權只有簽定恥辱的〈佈列斯特條約〉割地賠款,退出協約國同盟,同德國單獨講和。這樣又激怒了同德國苦戰的英法,1919年英法聯軍騰出手來,英國大洋艦隊直接去威脅涅瓦河口的彼得格勒,蘇維埃政權丶只有把首都內遷到莫斯科才能抵抗十四國的武裝干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