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体系的崩塌,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全军覆没

按照公元前56年“卢卡会议”的结果,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在叙利亚就任总督,负责罗马东线的战事。当时的克拉苏已经60岁,此时的他虽然是罗马首富,但是还没有建立过伟大的功勋,这让他非常焦虑。当时紧邻叙利亚的是东方大帝国帕提亚,帕提亚不承认幼发拉底河为罗马势力的界限,如果能够远征帕提亚成功,并承认幼发拉底河为势力边界就保护了罗马的安全。

对于克拉苏来说就任叙利亚总督能够吸引他的地方,一是他梦寐以求的功勋,二是富裕的东方充满了大量的财富,对于克拉苏这样的“财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很多时候项目虽好,但如果执行人的能力欠缺,再好的项目也是徒劳,就如克拉苏,能够实现东线战略的前提是他的军事能力。克拉苏并不是一个好的军事统帅,之前能够镇压奴隶起义,在于奴隶并没有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尽管他消灭了斯巴达克斯起义,他的部下对他的军事能力并不认可,也就没有为他举行凯旋仪式。克拉苏在苏拉手下当过军团长,也只是积累了作为军团长的经验,而军团长和统帅是不同的,军团长只是执行统帅的命令,考虑问题的层次两者完全不同。

克拉苏军团的组建

凯撒与庞培在帮助克拉苏组建军团的过程中是不遗余力的。凯撒帮助克拉苏把他的儿子小克拉苏培养成为了一名十分优秀的武将,临走时还送了他1000名最精锐的高卢骑兵。虽然只是1000人,但其战斗力是最为强悍的,能够指挥骑兵团的,传统上由副将担任,凯撒交给克拉苏的小克拉苏虽然只有35岁,但已经完全具备了辅助其父亲的副将才能。

庞培则是派出了老资格的军团长欧古塔乌斯和财务官卡西乌斯,他们作为幕僚的身份来到了克拉苏身边,这两个人都有着相当的军事才能。以小克拉苏、欧古塔乌斯、卡西乌斯为主的幕僚班底中,还配备了大量战场经验丰富的人手。凯撒和庞培送到克拉苏身边的班底是一支能够在克拉苏不能行使主导权的情况下独当一面的精英班底。

克拉苏来到叙利亚的时候,得到了前叙利亚总督留下的2个军团,他自己编组了6个军团,总共有8个军团的兵力。一个军团通常是10个大队的规模,此时克拉苏手上8个军团每个军团大约为8个大队,规定为4.8万人的步兵兵力实际上为3.84万人。

没有满编的原因是经费不足,如果克拉苏愿意自掏腰包也是可以组建出满编的10个军团的,但是克拉苏非常吝啬,他虽然也掏了钱组建军队,却掏的很不情愿,他甚至想把掏出的钱再拿回来。原本可以编组10个军团,最终因为资金不足而放弃了。


三巨头体系的崩塌,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全军覆没

只要见到了钱,克拉苏会两眼放绿光

与克拉苏不同的是,凯撒即便在资金困难的时候都尽量地想着如何多编组军队,没钱的情况下他就是借钱也要组建军团。对于钱的态度来说,凯撒是超然的,多年来凯撒一直背负着巨额债务,他从不为此而感到烦恼,甚至很多时候债主上门催债的时候他都能和债主谈笑风生,也就是这种淡定和超然,使得很多债主对他非常放心。

财迷心窍的克拉苏

对于很多有钱人来说,看着自己财产的减少会觉得非常不愉快。到了叙利亚后克拉苏最热衷的是如何去掠夺当地的财物,对此他盯上了当地的神殿。一心扑在财富上的克拉苏自然放松了对士兵的训练,总司令的行为也感染了士兵们,克拉苏的军团缺乏凯撒军团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更多的是对于财富的贪婪。

公元前54年还没就任总督的克拉苏进攻过一次帕提亚,非常轻易地取得了胜利,这让克拉苏大感意外,也助长了克拉苏军团上下对于帕提亚人的轻敌之心,他们没有认识到获胜的原因,一是当时帕提亚人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二是他们还没有深入帕提亚。

克拉苏在军事上是个外行,与凯撒和庞培不同,他不注意收集情报,如果换了凯撒或者庞培他们总是会不遗余力地收集各种情报。尤其是凯撒,在高卢征战期间他不但对高卢各地的军事情况了如指掌,对于高卢人的生活习俗、各地部族的性格都在他的《高卢战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以至于很多时候人们看他的这部《高卢战记》,不是在看一部战史,而是在看一部民俗百科。基于对对手的充分了解再做出作战策略,这或许是凯撒能够征服高卢的原因吧。

克拉苏对帕提亚的了解还停留在三年前,一个国王被杀、王室内乱、自顾不暇的帝国。这是克拉苏认为自己能够远征成功的重要原因。

凯撒和庞培希望自己帮克拉苏组建的幕僚团能帮助克拉苏做出正确的抉择,实际上克拉苏一直行使着对军团的主导权,欧古塔乌斯和小克拉苏只是一直听命行事。

远征帕提亚

在克拉苏上任的第二年,公元前53年他开始正式远征帕提亚,当时他的军队还没有经过充分的训练,在8个军团当中有6个是新兵组成的军团,战斗经验不足。


三巨头体系的崩塌,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全军覆没

克拉苏远征的帕提亚帝国

如果换了是凯撒的话,我们也可以从他之前的战斗经历得到规律,他一开始会让新兵充当辎重队护卫,让他们慢慢熟悉战场环境后再投入战斗。克拉苏手上6个新兵军团在没有熟悉战场环境的情况下就全部投入了战斗,也为他后来兵败埋下了伏笔。

根据历史记载,克拉苏远征帕提亚的决定并没有在幕僚之间产生争议,产生争议的是对于进军帕提亚的进军路线。从克拉苏所在的叙利亚到帕提亚有两条路线:一是从叙利亚的安提阿出发,直接往东走到达幼发拉底河,再向东南方进军,这条路线好在可以将运输物资通过水路运输过去,离开幼发拉底河后向东往底格里斯河方向进发穿过10公里左右的沙漠后到达赛琉西亚(今巴格达)。

二是在幼发拉底河到达后向东南行进,横穿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到达底格里斯河,再沿着这条河到达赛琉西亚。


三巨头体系的崩塌,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全军覆没

很明显第一条进军路线最佳

在克拉苏出发之前,他得到了亚美尼亚国王的参战承诺,考虑到与亚美尼亚军队会合走第二条路线很便利,克拉苏选择了第二条路线。而幕僚反对的原因就在于第二条路线要横穿沙漠,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克拉苏压制了幕僚。

克拉苏留了1个军团在叙利亚守备,远征的部队有7个军团合计2.96万重步兵和4000名轻步兵、4000名骑兵,再加上克拉苏带上的众多侍从和役使奴隶,全军合计近4万人。

帕提亚的应对策略

克拉苏进攻的帕提亚帝国,拥有广大的领土,文化上接近波斯,实行君主制。整个国家工商业水平较高,国王与贵族共同治理国家,没有罗马那样的公民概念。军队主要战斗力是重骑兵,他们骑术高超能够用两脚夹住马腹,很好地利用肩和腕的力量再配合马的冲击力,攻击的时候力度惊人。步兵一般由平民组成,轻骑兵不被重视,也不是军队的主要战斗力。

公元前57年,国王佛拉贴斯三世被刺身亡,两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展开了厮杀,最终欧洛得斯获胜,其弟米特拉达梯则亡命罗马。整个国家民族成分复杂,被统治的民众中有一部分希腊人,克拉苏其实要进攻帕提亚帝国的话,即可以利用亡命罗马的王子,也可以联系当地的希腊人,但克拉苏都没有利用起来。

迎战克拉苏的帕提亚将军是一位30岁的年青贵族,名叫苏雷纳斯,而国王欧洛得斯则率领帕提亚主力部队进攻亚美尼亚国,为的就是牵制住答应援助克拉苏的亚美尼亚大军。苏雷纳斯的兵力为1万名骑兵,以区区1万人的兵力如何去应对拥有3.4万步兵,4000骑兵的克拉苏呢?

苏雷纳斯想到了他的轻弓骑兵。之前东方国家不注重轻骑兵的原因在于轻骑兵的弓箭一旦射完,手上又没有长矛,其作用和普通骑兵没什么区别。苏雷纳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出征的时候带上了1000头骆驼,背负着堆积如山的箭,如果轻弓骑兵手上的弓箭射完了就跑回来拿,再返回战场继续放箭攻击。轻弓骑兵另一个没有受重视的原因在于其弓箭射程短,射到罗马步兵的盾牌上对对方造成不了多少伤害。苏雷纳斯改良了轻弓骑兵使用的弓箭,他只是在箭上附加了铁片,将弓型由一变成二,增加了弓弦的强度,这个改良把帕提亚轻弓骑兵的射程提高了三倍,威力倍增,这种可怕的改良直接改变了战争格局。


三巨头体系的崩塌,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全军覆没

改良后的轻弓骑兵简直就是罗马步兵的噩梦

克拉苏在卡莱战役中惨败

克拉苏的军团在进入幼发拉底河后就遇到了问题,此时传来消息,亚美尼亚国王因为遇到了帕提亚主力部队而无法赶来参战,接着担任全军向导的阿拉伯人又不见了。一种说法是因为亚美尼亚人不来参战使他感到不安,另一种说法是他本身就是帕提亚派来的间谍,把罗马人引到沙漠地带决战。

其实横穿沙漠并非明智之举,此时只要稍稍后退还是可以沿着幼发拉底河东南方前进的,但是克拉苏立功心切,到达幼发拉底河后全军没有好好休息,此时又要横穿沙漠,行军变得相当地艰难。在炎炎的烈日中每个士兵背负着40公斤的物资前进,这些士兵缺乏训练大多没有经过多少战争的历练,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疲惫的情绪。

就在他们艰难行军的时候,苏雷纳斯带领的大军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交战的地点在今天的叙利亚境内,还没有进入到伊拉克的地方。克拉苏立即命令迎战帕提亚军,右翼是他儿子小克拉苏带领的以1000名高卢骑兵为核心的2000名骑兵,左翼是财务检察官卡西乌斯带领的2000名骑兵,中央是军团长欧古塔乌斯带领的全体步兵。

刚开始罗马中央兵团的阵型横向广而纵向很薄,这引起了克拉苏的注意,他命令部队改为正方形阵形,因为他担心步兵会遭到对方重骑兵的冲击,但他不知道对方以轻骑兵为主,而他们交战所在的沙漠地区地势并不平坦,高低起伏,正方形的优点其实无法利用,在地势不平的地方布阵,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他们还没有摆好阵型帕提亚军队就攻过来了。

帕提亚骑兵攻过来的时候扬起了漫天的尘土,让克拉苏误以为对方兵力很多,帕提亚骑兵手上的小圆盾有反光的效果,这也阻碍了罗马士兵对战场情况的判断,苏雷纳斯见克拉苏摆起了方形阵,他明白这种阵型很难被冲垮于是命令轻弓骑兵发动攻击扰乱对方阵型。


三巨头体系的崩塌,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全军覆没

帕提亚骑兵不断地放箭

就弓箭来说,罗马弓箭手的射程是50米左右,而改良后的帕提亚轻弓骑兵射程有150米,帕提亚的轻弓骑兵在罗马步兵射程范围外发动了攻击,弓箭如雨点一般落到了罗马士兵的头上,罗马士兵举着盾牌强忍着对方的攻击,他们以为弓箭放完了就会停止,但是帕提亚轻弓骑兵射完了就回去拿弓箭,再返回继续放箭,持续没完没了的放箭最终使罗马人的方形阵溃散了。

对于罗马骑兵来说他们的武器主要是矛和剑,只有近战才能发挥作用,此时对付这样的轻弓骑兵,罗马骑兵也陷入了苦战。克拉苏命令小克拉苏率领2000骑兵发动反击,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只能靠骑兵的进攻了。这个命令其实并没有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去扰乱对方的进攻节奏,而不是去追击对方,如果换了是凯撒的话他绝不会追击对方,因为追击的骑兵容易被对方孤立。可是克拉苏同时命令卡西乌斯带领的2000骑兵也发动冲锋,一下子压上了自己的全部骑兵。

小克拉苏此时也丧失了理智,带着骑兵冲向了帕提亚大军,苏雷纳斯见状马上命令进攻的部队后撤,将小克拉苏引入了自己的包围圈。当小克拉苏反应过来的时候,1万名帕提亚骑兵已经将他包围,箭如雨点般落在了他们的头上,高卢骑兵纷纷中箭倒地。最终小克拉苏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自杀身亡,剩下的士兵也被帕提亚人全歼。

得到了喘息的罗马军团立即整理阵型,治疗伤病,但是很快帕提亚人就送上了小克拉苏的人头,克拉苏军团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见此情形克拉苏马上下马向士兵们发表演说,鼓励士兵为荣誉而战,但是克拉苏不是凯撒,没有凯撒那样的人格魅力,他的演讲也已经晚了。如果是凯撒的话,他会发表自信满满的讲话,而克拉苏则说道尽管自己的儿子战死,但仍然决心为罗马的荣誉而战,这种讲话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种不自信又传染到了士兵身上,使得恐惧开始蔓延开来。

直到晚上这场一边倒的杀戮才暂时宣告结束,帕提亚军队没有夜袭的习惯,此时的克拉苏正为儿子的战死和自己的倒霉叹气。罗马军中有人提出对帕提亚人发动夜袭,即便不能成功也能提振一下士气,但是克拉苏没有这个决心,最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们撤退的方向是北部的卡莱,由于克拉苏的惨败,卡莱的希腊人在军粮的供应上并不积极,成王败寇,这是到处都存在的真理。

卡莱不能逗留,罗马军只好继续向西逃亡,他们认为那里的城镇较大,可以暂时歇脚。路上卡西乌斯私自带着500名骑兵逃走了,这个消息很快在全军中散布开来,逃亡的士兵就更多了。

公元前53年6月12日,卡莱战役的第三天,克拉苏带领全部剩下的8000名士兵接近了西那卡,此时苏雷纳斯的大部队也追到了他们,为了躲避对方的追击克拉苏逃到了附近的山丘中。帕提亚军试探性发动了进攻,在欧古塔乌斯的反击下被击退。

苏雷纳斯此时并不着急,他知道此战已经获胜,便邀请克拉苏前来与他谈判。克拉苏知道这一去基本是个死,但是他的士兵们都要求他前去会谈。最终在克拉苏一行人去会谈的时候,苏雷纳斯将克拉苏、欧古塔乌斯在内的罗马将官们一网打尽。61岁的克拉苏被砍下了头颅,献给了国王。


三巨头体系的崩塌,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全军覆没

克拉苏被砍下了头颅

卡莱战役的惨败是罗马人的耻辱,按照罗马的惯例是要报仇的,而此时的罗马并没有动静,两大军事巨头凯撒和庞培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战振奋了帕提亚军的士气,随即他们向叙利亚发动了进攻,回到叙利亚的卡西乌斯召集了所有可用之兵进行了坚决的防御,打退了帕提亚军队的进攻。

得胜归来的苏雷纳斯很快就被刺身亡,是害怕功高盖主的国王欧洛得斯杀了他,没有了苏纳雷斯的帕提亚,很快就忘了他发明的轻弓骑兵战术,其军队战斗力也就不足为题了。

参考文献:《罗马人的故事》 盐野七生

ADCOCK,F.A.,The Roman Art of War under the Repiblic,Cambridge,1940.

ASTIN,A.E.,Scipio Aemilanus,Clarendon Press,Oxford,1967.

AYMARD,A.&AUBOYER,J.,Roma e il suo impero,Firenze,1958.

BADIAN,E.,Foreign clientelae 264-70 B.C.,Oxford,1958.

BARBAGALLO,C.,Classi,partiti e legge nella repubblica romana,Pisa,1974

CICCOTTI,E.,La guerra e la pace nel mondo antico,Torino,1901.

EARL,D.C.,Tiberius Gracchus:A study in Polotics,Latomus,Bruxelles,1963.

HALL,U.,Notes on M.Fulvius Flaccus,1977.

ROMANELLI,P.,Storia economica e sociale dell'impero romano,Firenze,1933.

ZANCAN,P.,Mitridate Eupatore,Venezia,19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