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范曾和黄永玉的书法?

灵安


  评价书法的好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的主观因素往往对书法的评价决定作用。首先爱好不同,酸甜苦辣各有所好。有的人喜欢纤细秀美,有的人喜欢厚重粗狂;有的人偏爱端正静气的楷书,有的人偏爱生动流畅的行草。其次,文艺修养有深浅,审美趣味有高低。有的人追求写实,有的人追求写意;有的人推崇传统,有的人推崇创新。

那我们来谈一下范曾和黄永玉的书法,对艺术和国画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大概对黄永玉和范曾听说过。首先,从资历还是市场身价来讲,这两个人都是国画界的大师和殿堂级人物;其次,黄永玉和范曾的书画风格迥异,性格和性情大相径庭,都是富有争议的艺术家。

关于黄永玉: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牛夫子,著名画家。范曾,字十翼,当代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年长范曾14岁,据传有一段师生之谊(在百科中似未罗列)。两人现均以入耄耋,书画之名大盛,放诸一起,可相较矣。

黄永玉,1924年生在湖南省常德县。有人说他曾是弘一法师的3个方外弟子之一,得到大师的真传练就了书法的灵性十足。文从沈梦认为,仔细研读他的书和字,能体会到他睿智风趣的谈吐和笔耕不辍的勤奋。

在很多人眼中,黄永玉能成大名,和表叔沈从文不无关系。湘西、沈从文、黄永玉这三者在外人看来,是彼此紧密相连的关键词。他们的文字与画笔,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解了湘西文化提供了通道。

关于范曾:

范曾,1938年,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百科上,他拥有“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6项令当代学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头衔,这每一个头衔都分量沉重,金光闪闪......

范曾名言:从一个画家的作品,大体可以看出他是从心所欲还是胡来,也可以看出他创作时是心如秋月还是躁动不安。

东方学大师季羡林评价: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部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

总结: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书法可以独立成为一门艺术,国画却不能舍弃书法而独存。作为当今国画界的翘楚,范曾和黄永玉都不擅长书法,却又不能把书法丢掉,这是他们共同的尴尬处境。

黄永玉、范曾的主要成就还是在绘画方面,都不善书法,他们的书法主要还是对自己的画作服务,由于他们为人处世的不同态度却让他们的书法也有了不同的境遇。同样都是被吐槽,范曾的书法被更多地描述成矫揉造作;黄永玉的书法却总被夹杂着诸多的童趣。


紫砂壶的那些事



范曾和黄永玉,这两位画坛的主宰者,都被赋予了大师的称谓,是画坛上举足轻重一言九鼎的人物。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黄永玉本人却不是很买账,还随口吟出了一句顺口溜,充满了戏谑和调侃的味道:

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

至于两个人的书作,倒是画而优则书的闲来之笔,并不是吃定了书法这碗饭。

但范大师却特别喜爱人前用笔,慕名而求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致使范某人的哆嗦体遍布大江南北大街小巷。

但说实话,范曾的书法却不敢恭维。虽然大师一再自诩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荣誉等身,其实也存在沽名钓誉的隐端,并屡被质疑和诟病。

相较于范大师,黄永玉却低调了许多,经常冒出一两金句逗人开怀,引人回味。他的字也平素见的不多,多在他的画中。

如果说范大师是文人字,但明显有喧阗、嘚瑟的意味,写得也很不文人,像一个浪得虚名的江湖书家所为。

黄永玉的字要得体一些,具有一定的骨力和特色,是一种画家自我性格的宣示。




龙吟148119260


但凡对艺术有点兴趣的朋友,应该对范曾和黄永玉不会陌生。一方面,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市场身价来说,这两个人都是当今书画界屈指可数的大咖;另一方面,尽管黄永玉与范曾的书画风格迥异,性情也大不相同,却都是颇富争议的艺术家。

其实,范曾和黄永玉有着师生关系,却无师生情谊,他们之间那些纠缠不清的往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范曾还是黄永玉,都是以画名世,绘画水准还是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虽然这两个人对书法也颇为自信,但是其书法水准却时常为人诟病。

范曾性情以狂傲著称;黄永玉则非常随性,活脱脱一个“老顽童”。这样的性格差异直接通过他们的书法风格显现出来。有意思的是,狂傲的范曾和随性的黄永玉,尽管在艺术市场都混得风生水起,书法作品却都相当不受待见。

大家都知道,书法可以独立成为一门艺术,国画却不能舍弃书法而独存。作为当今国画界的翘楚,范曾和黄永玉都不擅长书法,却又不能把书法丢掉,这是他们共同的尴尬处境。

我们先看范曾的狂傲:他用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来形容自己的书法,硬是把网友眼中的“蜣螂体”说成了清新脱俗,其狂傲可见一斑。

当然,相较于现在横行于书坛的那些丑书,范曾的书法还是有一定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东西。但是,从稍微专业点的角度分析,范曾的书法整体感觉漂浮,习惯于一笔之间几起几落,扭捏作态,形态造作,孱弱无力。与其绘画水准相比,范曾的书法实在很难找到值得称道之处。

几年前,东北“大帅府”更换牌匾,范曾欣然挥毫题字。不料更换牌匾的图片传到网上后,引起网友们一片哗然。大家几乎是一边倒地认为,原来牌匾题字古朴稚拙,厚重而有神韵;范曾的题字却显得结体松散、神采全失。大家对更换牌匾题字的事大为不解,难道就是为了范曾的名气吗?

尽管黄永玉的书法也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正如其性格一样,他的诸多书法作品都显得相当随性而有天趣,倒也不失为一种味道。

黄永玉题写的“酒鬼酒”、“矮寨大桥”等书法广为人知,如果从专业角度去分析,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都颇显稚嫩,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事雕琢的稚嫩,成了黄永玉书法的独特风格,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

总的来说,范曾和黄永玉都不善书法,但是他们为人处世的不同态度却让他们的书法也有了不同的境遇。同样都是被吐槽,范曾的书法被更多地描述成矫揉造作;黄永玉的书法却总被夹杂着诸多的童趣。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习惯不同,对不同的书法作品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以上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惊龙轩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据说范曾和黄永玉之间有些不合,这两个人都是引起讨论比较多的,而且都是两个性格独特的人。

先来说说黄永玉,他是二四年生人,到现在已经是绝对的高龄老人了,他的一生也颇具传奇,上过不完整的小学和中学,却最终能在美术学院做教授,黄永玉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做版画,他后来还是版画系的主任,相比于油画和国画,版画是比较冷门的,记得鲁迅先生曾经就大力地培养版画人才,为中国现代版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的黄永玉也是如此。

黄永玉被称为是“全才鬼才”!在版画和国画方面造诣颇深,对于书法,可能不是他主攻的,因为他本就是一个画家。
黄永玉的书法作品都融入了绘画。
他的书法作品显得有些消散,有这或许是他的艺术追求,没有艺术细胞的估计是看不懂的了!

再来说说范曾,范曾虽然出名,但是黄永玉一点不比范曾逊色,近年来,范曾最大的争议就是他的书法,甚至说范曾的字到底是不是书法,然而,范曾的字价格不菲,并且随处可见他的题字。

在我看来,范曾和黄永玉在绘画方面颇有造诣,但是在传统书法上来看显得有些不足,至少没有画好!而他们在书法方面的名气可能是由于绘画方面的影响,也不排除字因人贵的可能!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黄永玉和范曾的书法都是画家书法,和我们所谓的传统书法或从启蒙开始就亦步亦趋临摹古代经典书法而成就的书法家有非常大的不同。

首先不同在他们的书法是为绘画服务的,是因绘画而书法。

如果单纯看他们两人的书法,这个特点更明显。从他们作品中书法看,黄永玉的书法相比较而言较传统,是我们比较常见或者说大众化的书法,虽然也不是独立的个性,但和范曾的书法比较,范曾的书法个性较强烈,但这种强烈的个性,亦或者说是视觉冲击力,却远离了我们的传统书法,严格意义说是不可以普遍推广学习的,特别是作为书法学习的入门,如果喜欢的话,在有较好的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喜欢的话学习一下也没有什么,但如果说作为象欧颜柳赵那样的楷书和书法的楷模就差的太远了,因为他们的书法 毕竟是画家书法,这里也包括黄永玉的书法。他们的做法或者说书法的思路可以学,但字形不可以师法。

单纯就黄永玉和范曾的书法风格来说,同样也是各有所长和所短的。黄永玉的不足在于个性不足,但这种大众化有属于阳春白雪的,因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非常的字恰恰相反,个性太强烈了,太突兀了,也就失去了大众化的情趣和意韵。过犹不及,还没有进入丑书大家的行列,这或许得宜益与于范曾具有较好的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文化素养吧。画风书风虽然现代,但底蕴仍然不失传统。





















翰墨书道


对黄、范二位老先生书法及其他的冒昧而谈!

对黄、范二位老先生,实在不敢臧否!但看题主之问,不谈又有如鲠在喉之感。

一、从书法审美的尺度来看二人的书法。古人论书法有这样几句话: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天然毋娇饰……;今人沙孟海老先生说:书法,我不谈创新,只谈学习。放在这种尺度下来衡量“范书”与“黄书”,便不能不看到范曾先生书法的纤弱、做作、病态;而永玉老先生的书法,同其绘画一样,看到的是一种无比的聪明,但有半点年近期颐之人的老到与老辣吗?如若不然,你可以把他的书法与他最尊敬的表叔沈从文先生的书法去比一比,高下立判。

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我认为现在的书法是不可能达到古人的高度的。在古代对自然科学整体认识欠缺的时候,那么,只有在人文科学方面做学问了。而人文学科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就是文章、书法吗?今人能在书法的普及性、实用性、功能性方面去和古人比吗?自然不能

三、以欣然豁达的态度看书法。科学发达,绝对不能让传统文化割断;科学发达,也绝对不能以牺牲传统文化为前提条件。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书法在现实生活中的砝码与书法在古人生活中的砝码,不能对等的事实。

我虽然衷爱书法、习书多年,尊敬贵为当今耆宿的永玉老先生与范曾老先生,但吾爱吾师(谬托了),吾更爱真理。多有得罪,但实为一种尊敬的得罪!比之一些肉麻的阿谀,更是一种难得的得罪!同理,我可以对一幅法书肃然起敬,也可以书写整天,但这不妨碍我客观、辩证地认识、对待书法这种传统文化。


崇阳37


相对而言,黄永玉写的字比范曾写的字传统一些,因此正宗一些。

范曾的字没有书法的法度,写的是过去所谓“聪明字”,即全凭天分写字。

可以看出范曾可能从不临帖,所以才写出不合法度的“蜣螂体”。

愚以为范曾的点画、结体都无来历,王不王,颜不颜,柳不柳。

不错,艺术在于创造,但不能创造得脱离书法的特性。

我看范曾的字是画,是描,没有书法的书写美。

黄永玉很狂,但字却写得比范曾老实得多。

黄永玉的字有书法的根基和功力,书法的元素更多些。






大悔忆智冰


鄙人一般不评论他人书画作品,因为都有独到之处,各有千秋,能学一点就学一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唯独对范增大师的书法,也不知为何,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就很不舒服,再不喜欢到第二次。章法暂且不说,就笔法而言,他真比不上刚学几年书法的少年儿童。仅书法的筋骨血肉四项,从范大师的书法作品中只看到钢丝和残枝,其它一无所有。不但如此,他把画画学来的抖笔倒是派上了用场,嘚嘚瑟瑟让人难受,写字就是写字,把字当成画写,实乃书法外行,幸亏他还没把画画用的散笔去写,不然恐怕大家的牙齿都得笑掉。再谈单字结体,范先生写的斜不斜,正不正,毫无法度,更无美感,犹如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内涵,没有休养,不懂礼节的丑姑娘,看后让人生厌。书家都懂得,有笔无形乃书匠,有形无笔乃江湖,有笔有形乃高手,无笔无形乃无冕之王,而范先生的书法归属却都不在其内,他倒是有笔,则无临贴之体。;也有形,但无古人之影;练就后的无笔无形就更谈不上。所以,许多人花不菲的价格去买他的书法作品,只能等着贬值,懂书法的人,白给也不会要。

只论书法,不论人品,仅此而已。


卫上坡人


真是字如其人,一点沒错。黄永玉的人性有点玩世不恭,很随性。所以,你看他的字写得十分随性,笔划有老练之气,毫不幼稚,但字的结体都是很随意的,这和他的生活态度,性情是有很大相似之处。而看范增的字,笔划轻重时变,尽显凌厉之气。字的结体虽属工整,但不拘一格。这和范增的性格也是吻合的。范增应该有极高的悟性,但性格自傲,目中无人,性情转换也会快的。我不认识这两人,只在媒体上粗知一点,我从两个人的字中,根据字如其人的古训来分析罢了。总的来说,一个老练沉稳,随性而为,另一个傲气十足,性格凌厉不训。


听雨13063


愚以为,范增与黄永玉名声如雷贯耳,作品未有震撼力,缺乏内涵和艺境,更无精气神!界定于名人毛笔字范畴至为对号入座!个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