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頤和園老照片,張張珍貴


民國時期的銅牛。銅牛鑄於乾隆二十年,高1.14 米,長1.75 米,寬0.84 米。此時的銅牛和1870—1880 年托馬斯·查爾德拍攝的清漪園被毀後的銅牛相比,不但增加了一圈漢白玉圍欄,牛尾巴也接上了。

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 年拍攝的頤和園玉帶橋。

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 年拍攝的頤和園玉帶橋。

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 年拍攝的頤和園蘇州街後湖石橋,此時的蘇州街是一片廢墟,英法聯軍在咸豐十年焚燬了蘇州街,光緒朝時因為財力原因並未恢復。

毀後未修復的頤和園後湖蘇州街,20世紀30年代攝。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的東北角,由於它小巧玲瓏,在頤和園中自成一局,故有“園中之園”之稱。諧趣園在乾隆時期稱“惠山園”,嘉慶改稱“諧趣園”,1860 年被英軍焚燬,1880 年重建。圖為民國年間的諧趣園,漢茨·馮·佩克哈默於20 世紀20 年代拍攝。照片中正對的攢尖頂亭為知春亭,東邊是引鏡,西邊則是諧趣園宮門。

諧趣園水池北部正中是正殿涵遠堂。圖為民國時期拍攝的涵遠堂,此殿為嘉慶改建惠山園時增建,光緒年間重修諧趣園後,此殿作為慈禧太后來諧趣園休息的便殿。

頤和園樂農軒位於諧趣園西牆的半山坡上,是坐西朝東仿照農舍修建的一組建築,建於公元1902 年,相傳是慈禧太后為了體驗“田園樂趣”而命人修建的。建築結構簡單,青磚砌牆,頂部覆以茅草和雲片石,既無油飾,又無壁畫,雖追求農家院落的情調,但仍不失皇家園林建築的風韻,透露出古拙質樸之美。照片拍攝於20 世紀20 年代。

頤和園大船塢位於頤和園萬壽山西麓,小蘇州河以北,為皇家泊船之所。大船塢是乾隆時期清漪園的產物,所用木材都是從南洋進口,所以非常堅固,1860 年躲過英法聯軍一劫,光緒重修頤和園時進行了修繕,頤和園大船塢也是三山五園中保存最好、建築面積最大的船塢。照片中大船塢前停泊著日本贈送給慈禧的“永和號”小輪船,背後是宿雲簷城關。

“永和號”小輪船是1908 年日本贈送給慈禧的,由日本川崎造船所根據昆明湖的水位深淺量身建造,但慈禧並沒有來得及好好享受就去世了。“永和號”後來一度沉入石舫北面的小蘇州河下,1940 年由日本人撈起重修後一直停放在小蘇州河東岸。圖為1925 年的“永和號”小輪船。


圖文摘自《西洋鏡下的三山五園》,中國攝影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