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期大涨 储备棉轮入被“放鸽子”

12月24-12月30日四个交易日储备棉轮入成交量分别为0吨、520吨、0吨、0吨,而新疆棉轮入竞买最高限价已从13522元/吨上涨至13578元/吨,日均安排轮入量均为7000吨,为什么储备棉轮入政策还是成为“鸡肋”呢?连疆内中储库尔勒库都连续无成交?笔者简单归纳如下几点原因:

一、储备棉轮入最高限价的计算基础是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128)、中国棉花综合价格指数(CNCotton B),但这两个指数是到厂价,相较于轧花厂、棉花贸易商“基差报价”、成交价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因此轮入最高限价也就与市场棉花真实成交价有一定差距。以近一周多为例,郑期上破13500、13800、14000,棉花现货基差报价随之大幅上涨;而两个指数的上涨明显偏低,导致疆内外棉花企业交储积极性迅速下滑直至放弃;

二、在郑期CF2005合约套保,棉企的利润更高一些,储备棉轮入没有吸引力。目前CF2005合约盘面价格14000附近盘整,不计升贴水,3128B机采棉14000套保,扣除4个月财务成本及交易交割等等支出,实际成交价13400-13500元/吨,但可以实现疆内交割,不需要向内地承储库移库,也不用担心棉花批次不符合交储条件;

三、含长度27、马值C1或断裂比强度27CN/TEX以下的批次新疆棉涌上期货套保市场。按交储要求每秕中不含27mm以下、马值C1、27CN/TEX以下的棉包,对大部分棉花加工企业而言要求比较“苛刻”,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要在比例范围以内,生成期货仓单问题不大,在现货市场成交近乎“停滞”、临近年底的情况下,加工企业、贸易企业将套保做为中低品质棉花规避风险的唯一途径;

四、疆内棉企、贸易商对2019/20年度郑期、棉花现货价格有更高的期待,坐待主力合约破15000甚至16000,因此高品质高等级棉花惜售、持货待沽。部分机构、疆内棉企认为2019/20年度美棉“市场化”进口的数量和威胁并不大;国内新疆棉减产、品质下滑已基本“盖棺论定”;再加上2020年中美关系持续向好、我国经济数据触底反弹及降准降息的概率大,棉价仍有一定上涨空间,因此不必急于销售、落袋为安;预计5月份以后中高品质棉花资源供应趋紧,郑期主力将逼近甚至冲开16000;当前交储备导致资源流失不明智。

来源:华瑞资讯;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