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1829-1884),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题识:光绪壬午九月病起耳䏁,枯坐无俚,工师剖作宣纸求售,爰命管氏椠置坐右。撝叔书此排闷。
钤印:赵之谦印、赵撝叔
收藏印:周启人鉴藏、守二经室珍藏金石书画之印

释文:立德践言行全操清,斯则富矣。何必玉帛之崇乎?高尚其志,不降不辱,斯则贵矣。何必青紫之兼拖也?俗民不能识其度量,庸夫不得揣其铨衡,是则高矣,何必凌云而蹈霓乎?问者莫或测其渊深,求者未有觉其短乏,是则深矣,何必洞河而沦海乎?四德苟备,虽室有县磬支窭,可以无羡乎铸山而煮海矣。身处鸟兽之群,可以不可乎?朱轮而华谷矣。《抱朴子·外篇·广譬第三十九》。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赵之谦 书法1882年书法节录《抱朴子·外篇》八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