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經》“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第三段經文: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經文: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王弼注:“不自見其所知,以耀光行威也。”人間有人形的君王(下文的“物”)高高在上,大行威權。如此導致侵侮下民,使下民失去安居樂業之基。

前文老子說過“自知者明”,聖人自知者,自知無差別性,故我與百姓本位一體,即聖人不自見。世之君王知萬物差別,自貴他賤,故狎其所居,厭其所生。此聖人與世間君王別。“是以”是論證的推論

如何理解《道德經》“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經文:自愛不自貴。王弼注:“自貴,則物狎厭居生。”自愛者同體大悲,萬物玄同,不會高居人上,更不會侵侮下民所居,厭惡下民所生,不會使下民失去安居樂業之基。

經文:去彼取此。河上公注:“去彼自見自貴,取此自知自愛。”此句經文出現過三次,十二章、三十八章和本章。經文把世間人形君王與天道的無形聖人作對比,呵斥前者,令其驚醒,如此則君民各安其所居,各樂其所生

如何理解《道德經》“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道德經》的宇宙觀是無中生有,即無形中生有形萬物的出現就是道下化淪落,從而顯形的過程有形君王與無形聖人形成強烈的對比,聖人雖然稱為“人”,實際上是道的化現,如同神龍一樣,遊化人間。

老子說:“道隱,無名”,道是隱藏不見,無名無形。聖人也是如此。老子高舉無名教義,就是不願顯形,因為深知顯形之害。“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就是宣說不願顯形的宗旨。“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若吾無身,無有何患?”老子是第一個對肉身的危害認識極深的大宗師

如何理解《道德經》“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經文爭議。

1,本章宗旨。嚴遵、河上公、釋德清以清靜寡欲為宗旨。這是隱含的密意,但直接的意義是宣說君民對立的嚴重性,經文的現實性很強。河上公注繼承嚴遵的“故存生之道莫急乎養神,養神之要莫甚乎素然”的解讀,所以說“清靜無為謂之居,謙後不盈謂之生。”

但王弼更重視現實性的意義,更契經義。經文前二段都是現實,是現實世界的描繪,第三段迴歸究竟地,是道行於地上的描繪。此章現實地和究竟地的雙重內涵是十分明顯的,因此從現實地和究竟地二個方面深究經文,方能悟入。

如何理解《道德經》“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2,居為安居,生為樂業。居生即安居樂業。人間君王破壞下民安居樂業之基。

3,厭。主動用法和使動用法“無狎其所居”的狎(狹)是主動用法,“無厭其所生”的厭是雙關語,即兼含主動使動用法,這是老子的特殊文法,也是老子的“玄”文法。中國詩詞這種雙意境用法十分普遍,是從老子開始。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如此,詩詞之美就是多意境。

註釋家爭論厭的含義,沒有注意使動用法,只有使動用法,“生”的含義才與下文呼應(求生願望)。有不少註釋家把厭解讀為壓,使文意枯萎,義不勝。壓與下文“夫唯不厭,是以不厭”不協。厭是厭惡,但有自厭和厭他之別。自厭即自暴自棄。

如何理解《道德經》“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夫唯不厭。第一層意思是:(君王)不厭惡下民。第二層意思是:(君王)不自暴自棄。

是以不厭。第一層意思是:(君王)不被下民所厭惡。第二層意思是:(下民)熱愛自己的生命(不厭惡自己的生命,想活下去)。

第三段合起來解讀:

第一層意思:(君王)不厭惡下民,下民就不會厭惡(君王)。

第二層意思:(君王)不自暴自棄(而厭惡下民),下民就熱愛自己的生命(想活下去,即不厭惡自己的生命)。

第一層意思比較表面,第二層意思很深刻,且與下二章義理契合。

嚴重的君民對立,下民已經不想活了。所以後文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此句顯然是承接上文而來,並引出後文“民之輕死,是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七十五章)沒有讀出“厭”的使動用法,上下文就失去義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