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央行擴大負利率,瑞典卻結束了負利率,到底負利率有何利弊?

瑞典央行是全球第1個降低基準利率為負數的國家,也是目前為止第1個把負利率結束,重新回到零利率的國家。瑞典央行的負利率和歐央行的負利率彼此並不矛盾,都是基於自己國家的情況進行的貨幣政策調整,只不過從現在全球經濟形勢來看,這一次調整可能為時過早了。

一、瑞典央行為何結束負利率?

要知道瑞典央行為何結束負利率,首先必須要了解瑞典央行為何會推出負利率?

圖為瑞典央行負利率情況。

歐央行擴大負利率,瑞典卻結束了負利率,到底負利率有何利弊?


在正常應對經濟減速和下行壓力的時候,各國央行普遍會採取降息這種直接的方式對經濟進行支持。因為降息會讓銀行系統中的流動性得到釋放,這些資金會進入實體經濟從而支撐經濟的增長。

但是隨著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發生,央行的利率會每一次都調節得更低,因為市場會適應更多流動性的環境,讓降息失效。這就相當於一個經常吃抗生素的病人,普通劑量的抗生素對他就沒有效果了。這樣就需要更為極端的寬鬆政策,在利率已經降低到0的基礎上繼續釋放流動性,美聯儲的量化寬鬆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開展的。圖為美聯儲連續走低的利率水準。

歐央行擴大負利率,瑞典卻結束了負利率,到底負利率有何利弊?


瑞典央行做出了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把利率直接降低到0以下的數字,也就是負值。這樣可以把發達國家已經為負的實際利率拉回到相對較低的數值,從而推升通脹,支撐經濟的繼續增長。

但是負利率也同樣帶來了很多問題,首先就是會推升資產價格的價格,引發股市等資產市場泡沫增加。其次是帶來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盈利下降,對金融系統造成衝擊。圖為歐洲負利率環境中銀行盈利下降的情況。

歐央行擴大負利率,瑞典卻結束了負利率,到底負利率有何利弊?

所以瑞典央行一有機會就結束了負利率,今年在通脹回到2%政策目標的基礎上,負利率暫時結束了。

二、為何歐洲沒有解除負利率?

每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都是基於自己本國的現狀做出的決策,雖然瑞典央行決定撤銷負利率,但不意味著歐央行就應當結束負利率。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歐央行的通脹目標。

瑞典結束負利率是因為通脹目標已經接近於2%,未來有一定的通脹風險。但是歐洲的負利率雖然已經保持了一定時間,但是通脹卻始終低迷,這讓歐洲央行沒有結束負利率的空間。下圖為歐洲的通脹水平。

歐央行擴大負利率,瑞典卻結束了負利率,到底負利率有何利弊?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下歐洲的經濟增長速度。

從今年開始,歐洲經濟出現了明顯的增速放緩和下行壓力。瑞典央行結束負利率,遭受了很多金融機構的批評,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到來之際,貿然結束負利率可能為時過早。而對於歐洲央行而言,這樣的抉擇更有道理,因為現在經濟的增速仍然非常糟糕,必須用負利率繼續予以支持。下圖為歐洲經濟低迷的情況。

歐央行擴大負利率,瑞典卻結束了負利率,到底負利率有何利弊?

因此,歐洲現在要結束負利率,可能並不是非常恰當的時機,這與瑞典的情況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三, 未來負利率仍然有可能開啟。

剛才文章中說到,瑞典央行結束負利率飽受爭議,因為未來歐洲和全球經濟仍然籠罩在下行壓力之中,現在結束負利率可能為時過早。

歐央行擴大負利率,瑞典卻結束了負利率,到底負利率有何利弊?

上圖為歐元區的貨幣供應量和通脹,可以看到隨著歐元區負利率的規模擴張以及歐洲央行持續的量化寬鬆,歐元的貨幣供應量一直突飛猛進時的增長,但是並沒有給通脹帶來太多的效果。這是因為在美聯儲三次量化寬鬆之後,國際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已經非常龐大,全世界都在為美元承擔通貨膨脹的後果,所以世界範圍內存在流動性氾濫的情況。

在流動性氾濫的背景下,寬鬆政策的釋放作用會越來越小,負利率和量化寬鬆這樣極端的貨幣政策才可能產生效果。

而現在全球經濟增長週期已經進入末端,我們可以看到歐元區的PMI數值正在持續的下降,證明整體歐洲的經濟都在動能下滑。這樣的經濟弱勢肯定會帶來明年經濟下行壓力的繼續增加。如下圖。

歐央行擴大負利率,瑞典卻結束了負利率,到底負利率有何利弊?

在明年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增大的情況下,瑞典經濟必然會受到全球經濟週期的影響,那麼央行重新進入寬鬆週期甚至重啟負利率都是正常的操作,現在負利率雖然終結了,但是全球的負利率時代可能已經開啟,沒有回頭的餘地了。

綜上,瑞典負利率的終結是基於瑞典央行瑞典通脹和經濟增速的判斷做出的選擇,而歐元區由於通脹持續低迷,經濟增速一直處於較慢的階段,所以結束負利率還為時過早。而未來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逐漸增大,很可能負利率還會在瑞典重新開啟,全球的負利率週期已經打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