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蔚:“国28条”助力民企发展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近日,新出台的“国28条”刷屏了,民营企业迎来政策利好。当中提及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在多个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鼓励银行提前主动对接企业续贷需求、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刑事保护力度等。

当中值得关注的,是特别提到“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作为直接融资的主阵地,资本市场将从深化股票发行、再融资制度改革,完善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债券发行等方面发力。

如今,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在资本市场,特别是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民企和中小企业是挂牌主体。现在有不少民企是细分领域的龙头,如小米、OPPO和华为,其手机业务近年快速在全球推广,引领行业发展,又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的中国经济需要更多这种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一直是个问题,虽然近年监管部门在大力解决民企融资难的问题,但完善民企直接融资支持制度仍是一项长期工程,更需要在这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加强。资本就是水源,需要监管部门设计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把水管和水池等基础建设建好,这样才能把水源更好地引流到需要用水的地方。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经开始,新三板全面改革也已启动,两者都是以服务民企和中小企业为主体,相信这些改革可以激活创业板、新三板的活力,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服务民企发展。同时,科创板在创新方面也在不断探索,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在这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中,注册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并有望推广到创业板。

总的来说,为了让资本更好地服务民企,资本市场在当中需起到重大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简化流程,打破以往各种民企融资限制,保障民企平等获得资源要素。通过资本助力,可以更好地促进民企发展,从而培育出更多优质的行业领军企业。

此外,“国28条”也提出国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原来由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解决破除“玻璃门”等问题,拓宽了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大大提高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给大家日常生活带来好处。

(作者罗蔚为沃顿集团海外特聘荣誉顾问。未经原作者同意,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