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裡朱高燧跟著二哥造反了?他沒那麼笨,造反靠自己

靖難後,衝鋒陷陣扭轉戰局的是“最類自己”的朱高煦,看在眼裡的朱棣也只能拍拍老二的肩膀說聲: “努力,世子身體不好。”

這句話就相當流氓了,世子身體不好,可世子的兒子身體好著呢!況且朱棣非常喜歡世孫朱瞻基。再說朱高熾的地位是太祖指定的,本無過錯,廢之無名,這點朱棣不會不懂。

可這句話卻讓老二看到了無限希望, 把自己哥哥拽下臺貫穿了他整個生命軌跡,同時也讓老三朱高燧看到了胡鬧的樂趣。

朱高燧在史書上的存在感一是靠自己的血統, 二是靠永樂晚年的那次政變。

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的身體變得非常糟糕,無法正常上朝,政務都交由太子處理。


《大明風華》裡朱高燧跟著二哥造反了?他沒那麼笨,造反靠自己


主政的朱高熾憋著勁要縮減宦官規模,平時和他不對脾氣的黃儼、江保更是首當其衝,整天發文申斥。於是黃儼跑到朱棣那裡告太子的刁狀,可惜皇帝連自己都應付

不了,哪有閒心管別的。

黃儼想到了朱高燧,於是在外面散佈謠言, 聲稱朱棣不喜歡太子,有意傳位趙王。

這讓一些軍官看到了機會,終於一名叫孟賢的軍官找到了御林軍彭旭,大家密謀準備做點事情。碰巧負責夜觀星象的官員告訴孟賢: 天象顯示皇位要換人。

於是乎,他們找到了宮內的一個小太監,計劃讓他放毒弄死朱棣,然後再由一個大頭兵偽造遺詔,交給這名小太監。孟賢和彭旭等人負責帶兵挾持朝中大臣, 最後那名小太監出來宣讀偽詔,廢太子,立趙王。

偏偏寫詔書的大頭兵有個外甥叫王瑜,他正義感爆棚覺得不能這樣做,就告發了他們。

然後結局波瀾不驚, 皇帝輕易就粉碎了這次政變陰謀, 當眾親審朱高燧。朱高燧這個小朋友嚇得不敢說話,後因太子朱高熾百般辯解,朱棣決定放過老三。

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或許出於感恩,或許因把柄在別人手裡,朱高燧一改過去敵對的態度,表現得很老實。

《大明風華》裡朱高燧跟著二哥造反了?他沒那麼笨,造反靠自己


朱高熾也沒虧待這位識時務的三弟,給他在河南彰德建造了漂亮的趙王府,冊封了趙王妃,且賞賜不斷。這可把朱高燧給感動得一塌糊塗,主動要求削去王府的常山左右二護衛官軍,只留下一衛。
沒多久,朱高熾駕崩,朱瞻基登基。朱瞻基就不像朱高熾那麼“善良”了,畢竟以前朱高燧多次夥同朱高煦陷害朱瞻基父親,以及他的心腹曾暗地裡毒殺朱棣,這些陰謀要是得逞的話,哪有今天宣德皇帝朱瞻基,因此說,朱瞻基對這個唯一健在的親叔叔心存芥蒂。
朱高燧還算識趣,把自己原來北京倉庫裡的祿米850石主動捐給朝廷,以表忠心。即便如此,朱高燧仍難消弭先前自己對朱瞻基父親朱高熾的構陷與陰謀奪位所產生的間隙。
首先捅破這層窗戶紙的是朱瞻基做太子時的老師陳山。
就在朱瞻基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的歸途中,戶部尚書陳山前去迎駕,向朱瞻基進言:“漢王與趙王原本是穿一條褲子的,如今陛下掃平漢逆,理應乘勝移師河南彰德,擒獲漢王,這樣我大明方可高枕無憂。”
明宣宗聽後十分讚賞,但不形於色,因為他還沒完全拿定主意,於是又召見機警善謀的大學士楊榮來商議。楊榮也表示贊同,並提醒朱瞻基快速行動。


可明宣宗心裡還是沒底,畢竟從洪熙朝到現在,朱高燧並未有什麼過錯,要是出兵去彰德拿人,得師出有名啊。


《大明風華》裡朱高燧跟著二哥造反了?他沒那麼笨,造反靠自己

於是朱瞻基 又找來夏元吉、蹇義兩位尚書來商量,兩人也沒有異議。這時楊榮提議:先擬好一份敕書,派人送到彰德,將漢王朱高煦的謀反詞連趙王之事予以直接告知,並譴責其犯有連謀之罪。隨即我朝廷大軍趁著班師之際,迅速襲擊彰德,擒拿趙王。


聽完後,明宣宗十分贊同楊榮的建議,當即傳旨,讓閣臣楊士奇起草詔書,沒想到楊士奇一口拒絕,且反問楊榮:“這樣的事應當有真憑實據,難道天地鬼神也可欺騙嗎?再說敕旨要逮捕趙王以何合適的名義?”見到楊士奇居然敢違逆皇帝,楊榮頓時火了,對楊士奇喝道:“此乃國家大事,你想阻撓嗎?逮捕趙王的名義,只要讓錦衣衛將被囚的漢王府人逮來審問一番,就以漢王造反與趙王同謀為藉口,還怕找不到理由?”楊士奇立即反問:“用錦衣衛審案得來的供狀,怎麼能讓天下人心服?”說完他就走了。
楊士奇認為,朱高燧作為太宗朱棣的兒子,朝廷在優待他的同時加以防範就行了,再說毒殺永樂皇帝之事都過去那麼久了,而且朱高燧未必知情,若是貿然出兵鎮壓

《大明風華》裡朱高燧跟著二哥造反了?他沒那麼笨,造反靠自己

的話,難以告慰太宗在天之靈。另一位大臣楊溥也贊同楊士奇的意見。
朱瞻基一琢磨楊士奇的意思,也覺得不無道理。
但朝臣們還是不斷提醒明宣宗,應迅速出兵彰德,將朱高燧逮到北京。搖擺不定的朱瞻基便找來想問題比較全面的楊士奇問話,楊士奇希望明宣宗能“保全”朱高燧。
怎麼“保全”呢?那就是在不失親親之愛的情況下削奪朱高燧的兵權,以解除隱患。
對此,楊士奇向朱瞻基建議說,不如直接向趙王攤牌,將彈劾朱高燧的奏章送給他看看。
隨後朱瞻基又給三叔朱高燧寫了封信,連同奏章一塊送去。信中說,我不是不信任叔叔你,而是怕“有小人苟圖富貴,結為邪黨”,連累了叔叔您,希望叔叔能明白。


接到皇帝親筆信和大臣奏章的朱高燧激動地哭了,不停地說:“我得救了!我得救了!”然後覆信給朱瞻基,一來表示自己的感激,二來請求朝廷削除趙王府所有護衛軍隊。
這下子問題全解決了,朱瞻基說了一通“恭敬不如從命”的場面話後,將朱高燧的護衛軍調往了北方邊疆。這個結果皆大歡喜,朱瞻基也越來越器重保全趙王的首創者楊士奇,他曾跟楊士奇說:“趙王所以全,卿力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