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马克沁机枪是一款世界名枪,也是唯一一款可以与AK47相媲美的枪械,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杀人最多的枪械之一,据保守估计,枪下亡魂至少一百万以上。不过仅从技术角度来看,马克沁机枪绝对是一款良心之作。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的诞生

马克沁机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其口径为11.43毫米,枪重 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100发/分。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马克沁1884式机枪

马克沁机枪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它的自动动作是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完成的。在子弹发射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坐19毫米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同时枪机继续后坐,通过加速机构使枪管的部分能量传递给机枪,使其完成抽壳抛壳,从而带动供弹机构,使击发机待击,压缩复进簧,撞击缓冲器,然后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将第二发子弹推入枪膛,闭锁,再次击发。如此反复,每秒10余次,每分钟可发射600余发子弹。也就是说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一个容弹量为300发子弹的供弹带给消耗完,如此高的作战性能,也成就了马克沁重机枪不平凡的一生。

马克沁机枪前期的无人问津

马克沁机枪在1883年至1894年是相当惨淡的,跟加特林机枪有过一样的遭遇,尽管表现的很卓越,但却没有被军队作为重要装备。 其实在马克沁刚诞生不久后的1896年李鸿章在访问英国的时候,他在伦敦参观了马克沁机枪的演示的时候,虽然马克沁机枪强大的威力让李鸿章大为赞叹,但是,李鸿章在感叹威力的同时,也感慨这款机枪的射速太快了。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李鸿章目睹马克沁机枪的威力

其次,马克沁机枪在制作成本上格外的昂贵,消耗的子弹也不是小数目,当时各国的军工业都不发达,但是马克沁的制作又很繁琐,结构过于复杂,再加上纯手工的打造方式,速度慢还不能保证质量。在加上当时各国已经装配了大量的老式手摇加特林机枪也是成为马克沁机枪在早期无法在各国军队大量配装的另外一个原因,马克沁机枪问世十年多了,美国还仍然装配了大量的加特林手摇机枪。因为比起马克沁来说,加特林的制作工艺简单,甚至远在东方的当时的清政府的金陵制造厂都能生产加特林手摇机枪。

马克沁机枪初露锋芒

马克沁机枪的首次运用是在1893年对非洲罗得西亚的战争中,当时的英国部队只有50多人,但是他们却拥有着战斗力超强的4挺马克沁重机枪,本没有胜算的英国部队因为马克沁机枪扭转了局面,击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靠着这场战争马克沁机枪声名大噪,陆陆续续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马克沁机枪借助战争余威 逐步装备各国

1890年德国威廉二世皇帝下令购买并仿制马克沁机枪,1896年生产第一批马克沁重机枪, 被称为德国马克沁重机枪。1908年经过多项改进,生产了马克沁著名的衍生型号《MG-08》 式重机枪,亦称德国08式马克沁重机枪。到一战爆发时,德国陆军装备的马克沁机枪超过12500挺。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MG08马克沁重机枪:德国一战利器

沙皇俄国也不想落后,紧随其后。19世纪末,沙俄军队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沁机枪。俄国人发现,马克沁机枪不仅是最早的成功的自动武器,而且还具有相当的可靠性。于是,1900年马克沁与沙俄达成协议,由俄国图拉军工厂仿制生产224挺7.62毫米马克沁式机枪, 称俄国马克沁机枪。经过不断改进,1905年俄国完成合同开始自制马克沁式重机枪,命名为1905式重机枪,亦称马克沁-特列季亚科夫机枪,该枪性能全面超过英国马克沁原型机枪。后续改进型号有马克沁1910式。俄国马克沁重机枪自1905-1918年间共生产37345挺。沙俄对马克沁机枪的重视很快在接下来的日俄战争中得到了回报。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马克沁1910式

日俄战争马克沁机枪显威风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方在陆战和海战中均取得巨大胜利,随后包围了俄军占据的中国旅顺城。旅顺军港在20世纪初被各国普遍认为远东第一要塞,俄方将旅顺城彻底要塞化:在各堡垒、炮台和多面堡的接近地上及其彼此之间的中间地带开挖了堑壕和步兵掩体,设置了高压电网,埋设了应用地雷。可俯览瞰制整个旅顺军港的203高地,便成了日俄争夺的焦点。8月19日,日方乃木希典率领第3军6万余人参战。至11月26日,日军对俄军阵地发起至少四次强攻,以为凭借气势就足以压垮俄军。但迎面射来的却是俄军马克沁机枪密不透风的弹雨,日本人成了俄军马克沁机枪射杀的靶子,整个进攻日军前后伤亡达16935人之多,阵亡者甚至包括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日俄战争:俄军失守旅顺203高地之后

整个旅顺战役,日军仍遵循着普法战争时期的战术教程,仍采用对付单发排枪时期的密集冲锋阵形。因而只能成为马克沁机枪扬名的牺牲品。

风头出尽的马克沁机枪 战场生命的无情收割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德国用马克沁MG08重机枪,对英法联军的步兵密集冲锋进行疯狂扫射,英法联军的官兵们像麦子一样被纷纷扫倒。无论在哪个方向发起冲锋,都会留下一堆尸体。面对42千米战线上的240挺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疯狂扫射, 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根本无法进行火力压制。1916年7月1日这天,就有57000名英军士兵伤亡,其中2万人当场阵亡。到11月18日战役结束时,这141天时间里,英法联军伤亡61.5万人,德军伤亡65万人,大多数人都倒在了马克沁机枪的火舌里。欧洲整整一代人丧命于机枪下。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索姆河战役惨烈的步兵冲锋

在见识到马克沁重机枪丧心病狂的火力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机枪真正变成了战场上的主流。法国平均每个步兵师装备机枪684挺(包括轻机枪576挺)、英国400挺(包括轻机枪336挺)、德国324挺(包括轻机枪216挺),大大超过了战争爆发时每个师只有24挺机枪的数字。而机枪在战争的暴发户美国发展最快,从战前的每个师18挺发展到1000挺(包括轻机枪775挺)。

不走寻常路的马克沁机枪

超越射击法,就是将马克沁机枪当成大炮一般来用,其子弹可以射出4000米远,并呈椭圆形散布。这种战法,使得马克沁机枪,可以放在掩体后面来使用,有点类似有迫击炮。子弹就像是雨点一般从天上掉下,步兵所熟知的那些匍匐、卧倒在这种战术面前毫无效果,就算是躲在堑壕中依旧有可能被打到。这种超越射击法,使敌人的后方,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4公里的射程,可以通过事先标定坐标的方式,当观察单位寻找到目标后,便可以立即进行射击。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还有就是让马克沁重机枪客串高射炮。如沙俄和苏联时代就有一种马克沁的国产化型号,它便是PM M1910型马克沁重机枪。当天空不再宁静的时候,苏联设计师于是将四挺重机枪安装在一起,用它们来对付低飞的敌方作战飞机。在那个时代,如果没有防空能力,敌方飞机以“剃头”的高度,用机枪扫射你方部队。甚至四联装PM M1910型马克沁重机枪还被搬到了舰上,用于抵御敌方飞机的攻击。除了野战部队和战舰使用四联装PM M1910型马克沁重机枪以外,许多城市防空也有用到。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马克沁机枪传入中国

在我国,马克沁机枪自主仿制最先出现在1888年,在金陵机器制造厂仿制成功,被称为“赛电枪”。由于当时该枪尚处在雏形,使用黑药铅弹,经仿制后发觉不甚适用,于1893年停造,仅生产了30余挺,部分用于朝鲜战场。1934年(民国23年),金陵兵工厂取得了德国7.92mm 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工作图纸。随即按图纸开始仿制,于1935年(民国24年)仿制成功并正式出品,列为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因为是民国24年仿制成功,定为"二四式"。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民二四式重机枪

民二四式重机枪射速上达到了每分钟500发,采用弹链供弹,可以使用德制7.92毫米穿甲弹,200米穿甲能力在15毫米左右,可以近距离对日军的89式坦克和92式坦克造成威胁,也可以当成防空机枪使用。淞沪战役期间,日军2辆坦克突进上海市区街道,被国军使用的民24式重机枪打成筛子。同时由于民二四式重机枪火力强大,射速极快,一般被用作战场火力压制和阵地防御。往往日军步兵要攻下国军的机枪火力点,如果没有重炮支援的话,通常会付出惨烈的代价。可是,抗战时期中国工业遭到日本飞机猛烈轰炸,生产速度渐渐跟不上毁坏的速度,所以抗战后期缴获机枪保有量反而更多。

马克沁机枪: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步兵冲锋的终结者

新中国建国以后民24式重机枪依然很活跃,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民24式重机枪仍为第一线部队的主力武器,直到1954年仿制苏联德仕卡的54式机枪投产以民24式才停产。

《武器装备百科全书》说:“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自从拿破仑时代起曾经使用过的战术完全没用了”。拿破仑时代的步兵线形冲击战术,面对以马克沁机枪为主体的火力网来讲,步兵冲击等于是送死。投入兵力越多,损失就越大。没人能否认马克沁的天才, 一挺马克沁机枪,就是一架效率空前的死亡收割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