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一些单位只看第一学历?考上名校研究生,难道还是要被歧视?该怎么办?

财经小词典


第一学历不仅仅意味着高考成绩,而是大学四年里接受到的教育,接触的人和扩展的眼界。高考的时候可能只是分数上的差距,但进入不同的高校,四年之后这个差距就不是分数可以衡量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然是默认越好的学校能培养出优秀的人的概率越大,这样能极大降低筛选成本。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硕士期间,确实还是能够感受到不同本科背景学生之间的差别。概括来说,985的学生属于灵活的优秀,双非的学生属于努力的优秀。

一般而言,985高校的推免名额更多,申请国外学校被录取的机会更大,本科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也更多。由于选择权更多,也能够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本科期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因此能明显感觉到985高校背景的学生经历更丰富,思维也更灵活。当然这跟地域也有明显关系,越发达地区高校的学生该特征越明显。

而双非高校由于保研名额少,考研复试时又容易受到背景歧视,因此需要花大量精力在学习上,所以能明显感觉到这部分学生很刻苦努力,在学习上能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但其它经历就相对缺乏。

并且国内的高校有个现象,环境自由的程度与高校的分数基本上成一致的趋势,越好的高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和自由讨论的空间越大,学生对于社会事件和公共领域的参与越多,当然,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好学校的学生思维比较开拓灵活,而越是差一些的学校,管控越严,也导致学生趋于遵从,行事呆板。

上述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虽然大家都上同一所研究生学校,但由于四年所处的环境和努力的重点不同,差距已经很难仅通过研究生教育缩小,你进步的过程中别人一样在进步。当然,这不是说第一学历好的人就一定比较优秀,但概率上确实比较大。


三辰533


有些单位确实是只看第一学历,这是一个事实,无论你认同不认同,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非要分析原因的话,随便说两点吧:

首先,高考的竞争性要比考研大。虽然考研的公平性要高于高考,但是从报名人数,录取人数上来看,其实还是高考的压力比较大。不论你承认不承认,按照综合水平来说,高考那年应该是很多人知识储备的巅峰期。

其次,可塑性。18岁到25岁以下这几年,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不同的学习环境可能会造就不一样的结果,也有可能成就不一样的人生。这里需要说一点,不是说本科不好,或者说没有上过正规本科,你的能力就一定不强,或者说以后就一定不能成功;但是对于不少的招聘单位来说,他们一定会优先本科比较出众的学生,其实想法很简单“我为什么不从金子里面挑钻石,而一定要大浪淘沙呢?”

至于说“我虽然本科不好,但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考上了名校,难道还应该受歧视?”在这里说几点:首先,如果都是名校研究生,用人单位往回倒,看你的本科学历无可厚非。其次,大家都比较了解考研,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其实备考难度是很大的,打个比方,某985学校的冷门专业可能比某些双非院校的较优势专业分数还低,还简单,那你能单纯的认为名校研究生的能力就一定强吗?再次,用人单位为什么会重视第一学历,都是有原因的,时间成本、培养成本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只能说如果招聘者都符合条件,相对来说他们觉得本科更好的应聘者,可培养性会更高。

最后再说说你该怎么办,能怎么办?那也得考呀,说句难听话,你要是名校研究生都有可能受到歧视,你要是用第一学历去招聘结果能如何呢?再说,如果你不是名校研究生,估计有些不错的职位你都没有资格去面试,再说难听点,你可能连被歧视的资格都没有。不过这里需要说明,求职不但看的是学历,更重要的是能力,有高学历不要自满,没有高学历也不要觉得自己不行,只要自己够努力,够积极,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的。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


张雪峰老师


高考的难度远高于考研,也是相对最公平的,综合考察一个人的素质。而考研相对来说容易,普通院校每年接收大量调剂生源,即使是名校考研,也有的专业报不满,过线即可。

高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理化生、政史地)能够考察基础能力,考察知识面广,不是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而考研专业课大部分仅仅局限于几门课程,并不能呈现个人能力,有的人仅仅复习几本教材就可以考上研究生,但是高考需要掌握大量知识,不是几本教材就能掌握的。

本科四年是社会化过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很大程度上在本科阶段形成了,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大学固化。做事方式和思考能力名校的学生更胜一筹。

所以,在求职时遭遇所谓“第一学历歧视”也属于正常,这是用人单位选拔人的最便捷途径。如果把本科毕业于名校的应聘者淘汰,而录用普通院校的学生,对名校的学生也不公平啊。所以呢,既然第一学历无法改变,那就全方位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竞争力。


浮萍一梦


尽管有偏见,但不无道理!

1.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虽然上大学的机会增加了,但要上一本大学还是很难的,上名校竞争力依然很大;因而个人学习能力,接受新生事物的习惯,承受压力的心里素质,和知识储备能力只有在高考时才能体现出来;考研也是大考,但从规模,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上来分析,没有高考时上重点大学的竞争压力大;所以,单位只看第一学历,更易于辨识真正的人才。

2.当然一个聪明的人由于高考时没有好成绩是存在的,尽管在大学其间奋发努力后,考研时成为名校研究生,但,大学阶段就生活在佼佼者的群体中,耳濡目染,亦步亦趋,不由自主地会成为优秀者行列中的一员;考研后,岁数稍长,可逆性会下降,性格、生活习惯可能已经定型,纵使是名校研究生,你被优秀因素熏染的程度不高,遵从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还是大学里面的那一套。

3.人才之所以为人才,主要看自律性,自律性的养成,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个人的体验:第一学历的取得,存在这样的现象,能树立目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人,高考成功率较大,所谓“成人不要爹娘管”就是这个的意思;高考时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这样的习惯也是必要的!所以,用第一学历来衡量人才与否,有针对性与具体性。

<strong>


希望星晨58298869


用人单位并不是只看第一学历,而是先看最高学历,如果仅看最高学历,不能帮助用人单位筛选出合适的人才,用人单位自然会去看第一学历。

用人单位公布的招聘信息一般都是最低的要求,即便是自己的各方面都达到了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也并不代表用人单位一定会录用你。

比方说某个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上面写的是:“应届硕士毕业生,211优先,不限专业,性格开朗,招聘人数10人。”

可是在招聘信息发布之后,有1000多个人投递了简历,这就意味着这个岗位的供给小于需求,用人单位处在强势的地位。

既然根本就不愁找不到人,用人单位又不是慈善家,更不是就业辅导机构,肯定不会说让1000个人都来参加一次面试,给每个人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么最高效也最节约成本的办法,就是先通过简历淘汰掉一部分人。

有些用人单位要倒查“三代学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个工作岗位比较热门,工作岗位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用人单位掌握着主动权,而应聘者处在被选择的地位。

在招聘的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他们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来设定淘汰的标准。比如说先看最高学历,先把最高学历比较低的人淘汰掉,如果最高学历都一样,那就看一下本科毕业院校,再把本科院校不太好的学生淘汰掉,如果实在还不行,那就设置一些更奇葩的淘汰标准,比如对外宣布,我们不招聘某地区的毕业生。

用人单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应聘者,这种做法肯定是非常不好的,但是有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遭到歧视,和用人单位关系真的不是很大,主要还是有些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自身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好高骛远,期望与能力不相符。

很多应届毕业生对自己缺乏清晰的认识,在找工作的时对于求职单位、工作岗位、薪资福利有很多不切合实际的期望。

找工作时好高骛远,在那些本科毕业于普通院校,而硕士毕业于名校的学生身上,表现非常明显。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有些学生的思维陷入到了一个怪圈当中,他自己觉得学历并不代表能力,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却不断的在强调自己是名校硕士毕业,甚至觉得用人单位应该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不应该歧视自己,用人单位应该给自己更高的薪资待遇。

可能是因为这些学生在本科毕业的时候遭受过学历歧视,缺什么补什么,我现在学历有了,用人单位应该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吧?

这些本科毕业于普通院校,硕士毕业于名校的学生,真正的竞争对手根本就不是普通院校的学生,而是那些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都就读于名校的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竞争对手都没有搞清楚,那失败了真的怨不了别人。

第二,缺乏职业规划,在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

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毕业之后看别人找工作,自己也去找工作,看别人找的工作薪资待遇比较高,那自己也要找一份这样的工作。

假设现在有两个同学,同学A和同学B。同学A 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名校,并且有和工作相关的实习经验,还有知名企业的推荐信;同学B本科毕业于普通院校,硕士毕业于名校,除了学位和资格证书之外,没有任何亮眼的实习经历。

最后,用人单位录用了同学A,而没有录用同学B,你能说这是“学历歧视”吗?

现在整体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么普通院校的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调整自己的期望。

在找工作的时候,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工作的时候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弄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不要盲目选择大城市,知名公司。

第二,跳出“学历”的思维怪圈。

既然, 自己觉得学历并不代表能力,那么,就不要期望用人单位为自己的学历买单。成人世界的努力都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不能让用人单位看到你的价值,不能给用人单位一个必须要录用你的理由,这样的努力最多就是自我感动。

第三,学会换个赛道或者弯道超车。

现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从普通院校考上名校的研究生,这就证明自己的智力、能力并不差。千万不要认为考上名校就万事大吉了,越往高处竞争越激烈,只有比本科毕业于名校的学生更努力,你才有机会和他们一起竞争。如果硕士毕业以后想工作,那就要及时的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多方位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如果比拼不过努力,不能实现弯道超车,那就尝试换个赛道。

我有个朋友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上了一个二本院校,后来考上了211院校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想去大公司找个实习机会,投了好几次简历,都是石沉大海。

后来他觉得新媒体营销未来会比较有市场,而自己又学的是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所以他就利用自己是社团负责人的机会,给自己所在的社团策划了几次活动,其中有两次非常成功,在学校里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然后他把这些活动的内容,通过媒体平台转发给了一些互联网行业的大佬,转发了几次之后,还真有一个大佬回复了他,并且愿意给他一个实习机会,实习考核合格以后会被留用,现在他在这家公司已经做到了管理级别了。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升学与考试


1、考研的公平性不如高考,专业课,复试,各种事儿太多。给谁,都是更信高考考得好的呀。

2、你本科啥也不是,考个985硕士,你不如本211本985,硕985的不太正常了么。有啥好抱怨的。

3、理性看待这件事,不看高考,只看考研才是不公平。你想靠一次考研,抹平人家高中之前的努力,抹平本科四年有差距的培养???

4、你比普本硕士强,比本普通211硕强。但你,不一定,比985本科强。人生的容错率很低,谁让你高中不努力学习。想翻盘?哪那么容易?


历史地理学


首先跟你讲,歧视,鄙视是一种病,一种心理疾病。大家可以百度上搜。即然是一种病态,除了良医和自身纠正别无他法,毕竟外人左右不了某些目中无人固步自封的群体的嘴和思想。他们也要维护他那块小蛋糕。只有拼命贬低别人抬高自已,才能找回存在感。那些人不敢去嘲笑马云的学校,也不敢耻笑比尔盖次还是个肄业!你认为这些恃强凌弱的群体可不可怜?可不可悲?中国的教育我觉得非常失败,连顶尖高校都有这种鄙视链,连海纳百川有容为乃大的道理都不懂,书白读了。别和病人计较吧,也不要在呼别人的目光,为梦中所想坚持走自已的路。年青要勇于拼博,为了父母,更是为自已。路途中扯后腿使坢子不安好心的小人太多,注意识别。祝马到成功!


凡云14


现在各企业中,有的企业招聘时会有意识地看重第一学历。从本科毕业开始,就业就是各位大学生面临的又一大挑战,就业难又是当今社会一大问题,找不到工作就会导致学生出现频繁找工作、读研或者深造,这种做法再客观上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些研究生的含金量。虽然第一学历不好的人并非就“差人一等”,但在同等条件下,企业必然会优先考虑本科学历更好的人选。

还有一些企业表示虽然也会考虑毕业生第一学历,但同时更看重毕业生的能力。本科出自名校当然就更好,如果招来的研究生“出身”太好,人才留不留得住,是否适应本企业就是个问题了。因此,企业在招聘时会多方面考虑,重点是以人才是否能稳定、能有效地为企业服务为标准的。

目前来看,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的第一学历并不像以前那么太看重了,他们更以个人的最新学历和最高学历为准,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情况的存在。现在的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是供过于求,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大,门槛自然就高了,好中选优。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可能会对第一学历有要求,有的还会看重应聘人员是否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但绝大部分用人单位还是更看重应聘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老兵说军事


说明重应试教育,硕士和博士虽然有应试教育,但必定有独立思考的成分,批判的萌芽。也说明僵化的判断人和事。当然,人才过剩,只好通过第一学历简化招聘过程。但总的看,就是僵化。毛主席在长沙第一师范数学和外语特别考试成绩不好,但国语特别是古文特好,重点大学没门,博士毕业了,也难免被招聘。我同许多聪明的人聊天。比如我提侠义相对论,他就说,很容易,就是由二项式推导出来的,等等。世界上就是这种人绝对地多,但能提出了的少。其实,负责招聘的人,绝大多数也是这种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正如毛主席说的:出20道题,都答了,也对,但无创见,给60分。但如果仅答出十题,但有创见,给一百分。


张大夫27582131


我本人听说过这样的实例,确实第一本科非常重要,应该是在人才评估体系里面最重要的参考指标,高考能够考得好,能够综合素质比较好,录取在第一本科比较好的,这种学校的话那学生素质差不了到哪去。

这也是hr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时,为了提高效率降低人力管理招聘成本的一种简便方法,但并不是最正确最全面的考察方法。

不能排除有的人后知后觉,大器晚成,虽然第一本科读的不怎么样,高考发挥失利,但是后来越战越勇,更加努力,这样的话会有一个滞后效应,所以第1学历即使是差一点,只是影响到有一部分这样的招聘单位的观感,对自己的努力有消极影响。努力总比懈怠好,龟兔赛跑就是这个道理。好饭不怕晚啊,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吧,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