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初試結束後,你會估分嗎?

202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已經結束,剛考完試就有許多考生開始估分了。有的同學會覺得,自己估分的也不是很準,知道自己分數後還要等成績出來,現在不估分也罷。不估分也可以嗎?

2020考研初試結束後,你會估分嗎?

估分的重要性

很多同學會覺得一切等成績出來後就會塵埃落定了,但是卻忽視了成績出來後緊接著就是考研複試了,到時候複試的準備時間只剩下一週至三週不到的複習時間,試想,就十幾天的準備時間你就能穩穩的通過複試嗎?

準備宜早不宜遲

同學們可以根據估分情況,對比往年的複試分數線,預估自己能否進入複試。預估分數之後就要開始著手複試事宜了,這樣你才能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復試準備。

有的同學會加入考同一學校或專業的考研交流群,看到競爭對手的預估分數都好高啊,害怕自己會是炮灰。但是現在,很多高校越來越看重複試,有的高校甚至把複試成績的權重提升到了整個考試的50%,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即使你的初試成績並沒有那麼高,但是複試表現好了,依舊有可能趕超一大票競爭對手。

政治

客觀題部分,同學們的記憶會更為深刻,只有少數一兩題記憶稍稍模糊,畢竟是自己不會時亂選的,這時候就要做個標記,儘量回憶當時自己選的答案,認真參加考試的同學基本上都能對照估出來自己的大概成績。

主觀題如果寫滿了2/3以上,基本都有30-35分,而那些即使背誦的押題卷全部押中了,也別把自己估分太高,因為政治是會壓分的,而且老師就算押中了,他們的答案也不是什麼標準答案,一般來說,北上廣以及那些旱區政治分析題很少上35分,甚至北京都上不了30分!往年北京地區拿20出頭的分數都不少!如果選擇題分不高,字寫得又不好,請做好心理準備!

英語

根據近3年的經驗,你的英語成績計算公式為:

客觀題40以上→總成績60分以上客觀題35-40之間→總成績=客觀*2-10,舉例:客觀37,總分=37*2-10=64分客觀題30-35之間→總成績=客觀*2-7,舉例:客觀34,總分=34*2-7=61分客觀題25-30之間→總成績=客觀*2-3,舉例:客觀27,總分=27*2-3=51分客觀題20-25之間→總成績=客觀*2,舉例:客觀23,總分=23*2=46分客觀題20以下→總成績=客觀*2+1,舉例:客觀19,總分=19*2+1=39分注1:客觀分數處於臨界值(逢5和逢10)的,可以按2種方式計算然後取平均值。舉例:客觀30分,按2種計算:30*2-7=53,30*2-3=57,總成績為55。

注2:對於壓分嚴重的極旱區(北京)和大旱區(比如浙江、天津、江蘇),此公式要在計算結果上分別再減3分和2分。此公式在其餘地區均適用

注3:計算結果總體誤差在3分以內。

注4:適用前提:主觀答題完整(即不適用於大小作文沒寫完或完全離題、翻譯沒做完的考生,也不適用於客觀很差但主觀很好的考生)。若符合此前提,你的成績將以90%的概率等於此公式計算結果

數學

話說考數學的同學,能不能過線 要不要準備複試很多就看數學。數學解答題含計算題和證明題兩種。考研數學大題給分規則和高考一樣:按步驟給分。很難得滿分,但只要涉及到得分點即有分。解答題的每個題都有相應的總分,按照參考答案分配具體的小分(一般開頭引用公式和最後結果分值較少,佔1/3-1/2,各2分左右,中間分類討論或證明推導佔1/2以上)。

如何評價自己的分數

有些學生會組建考相同學校和專業的考研交流群,群裡可以交流考試的難易程度,以及各自的估分成績。你可以從中看到自己排在第幾名,群內人數越多,自己的估分排名越有價值。比如你考四川大學,你可以在QQ裡添加群,輸入20四川大學考研等關鍵詞,便可以找到交流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