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回顧及2020年發展趨勢預測

隨著汽車市場持續下滑勢態,種種影響也相繼傳導到零部件行業,未來零部件市場和利潤均存在下滑風險。目前汽車產業也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機,汽車零部件產業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2019年很快就要過去了,2020年即將達到,在新的一年裡,汽車零部件行業將迎來哪些變化呢?

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回顧及2020年發展趨勢預測


2019年汽車零部件行業大事盤點

1、2019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召開

2019年10月23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19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暨高峰論壇”在青島萊西召開,本次大會以“協同 創新 突破——共建中國汽車產業鏈新生態”為主題,會議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主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圍繞“協同 創新 突破—共建中國汽車產業鏈新生態”為主題做大會主題報告。師建華在報告中分析了當前汽車產業形勢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現狀,對今後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並對協會在零部件行業開展的工作和未來工作重點進行了介紹。

本專題沙龍環節由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主持,對話嘉賓德賽西威楊勇、盛瑞傳動尉言超、中汽協離合器分會理事長倪川針對零部件企業的戰略調整、轉型升級等方面展開討論、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並對零部件行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2、下調部分汽車零部件進口稅

12月2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為積極擴大進口,激發進口潛力,優化進口結構,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50餘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具體到汽車領域來看,純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用電動制動器(由制動器電子控制單元、踏板行程模擬器、制動執行器等組成)進口暫定關稅由6%下調為5%;小轎車自動變速箱用液力變矩器、小轎車自動變速箱用鋁閥芯、其他未列名機動車輛自動變速箱用液力變矩器、其他未列名機動車輛自動變速箱用鋁閥芯等進口暫定關稅從6%下調到3%。

3、法雷奧武漢技術中心二期完成擴建

2019年10月14日,武漢——法雷奧武漢技術中心二期擴建工程正式落成揭幕。該技術中心坐落在武漢開發區,主要負責設計研發先進的照明技術和舒適及駕駛輔助系統。

法雷奧武漢技術中心二期是法雷奧集團在湖北省最新的投資項目,將聚焦前沿技術的研發,此次擴建共佔地3000平方米,預計未來將可容納超過1000人的研發團隊入駐。此次擴建將進一步促進法雷奧在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的軟硬件技術的研發,包含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前置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系統(LiDAR)、智能座艙、遠程信息處理平臺及其相關的ECU、融合ECU和網域控制器。法雷奧集團在湖北省的發展由來已久,早在1994和1995年就分別於荊州和武漢設立了工廠。經過二期擴展的法雷奧武漢技術中心將成為法雷奧集團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技術創新的基地。

4、博世氫燃料電池中心在無錫奠基

11月29日,博世中國氫燃料電池中心在無錫奠基。據悉,此次在無錫建立的全新氫燃料電池中心將主要用於研發、試製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相關產品,具備從關鍵零部件到電堆乃至燃料電池系統全部測試設備以及電堆樣件試製線。該中心將於2020年底建成,並計劃於2021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5、採埃孚與臥龍電氣驅動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採埃孚股份公司和位於中國的臥龍電氣驅動集團已簽署相關協議,成立一家專門從事汽車專用電機及其部件生產的合資公司。

該合資公司的名稱將為“臥龍採埃孚汽車電機有限公司”,其所生產的電機和部件將用於採埃孚驅動系統,也可供應給市場上其他客戶。採埃孚與臥龍電氣簽訂的針對混動以及電驅動系統的電機部件生產大單,標誌著雙方合作關係的進一步加深。

合資公司的總部設於浙江上虞,將憑著聯合採購帶來的優勢,率先準備面向未來的市場需求,支持採埃孚持續發展中國市場。


2019年汽車零部件行業現狀回顧

1、國家將長期重點支持汽車零部件行業

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是國家長期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我國政府已出臺一系列鼓勵基礎零部件發展的政策措施。例如,《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突破車用傳感器、車載芯片等先進汽車電子以及輕量化新材料、高端製造裝備等產業鏈短板,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供應商,形成從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體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過1000億規模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在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進入全球前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來自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為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回顧及2020年發展趨勢預測

2、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潛力大

近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規模的發展速度趨於穩定。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00萬億元,同比增長7%。在汽車行業平穩增長的帶動下,零部件市場發展總體情況趨於良好。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將達4.61萬億元。

我國汽車產業規模已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未來產銷量的世界份額從目前的30%水平上還將進一步提升,儘管汽車消費市場轉冷,但我國汽車零部件領域創新要素已經形成一定積累,創新環境逐步向好,相關財政和產業政策不斷優化、發明專利數量穩步提升,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故整體行業長期向好的勢頭不變,同時汽車零部件行業作為我國構築汽車整體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仍擁有較大的發展機遇。

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回顧及2020年發展趨勢預測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零部件企業發展時間較短,基本是從機械產品起步,依靠較為單一的產品及少量客戶發展起來的,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車零部件市場的擴大,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增長速度整體高於我國整車行業。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經改變了由國外廠商主導的局面,國內零部件廠商地位不斷提升。

從技術方面來看,汽車零部件行業通過企業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技術人才引進,持續加強技術攻關和創新體系建設,在部分領域核心技術逐步實現突破。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已具備乘用車及商用車零部件系統的產業化能力,並實現產品的全面覆蓋。

從產業鏈方面來看,大多數汽車零部件企業已具備較強的生產製造能力和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並通過差異化的多層次發展,以及同心多元化推動,實現了規模迅速擴張,在各個細分行業之間形成了協同效應。

3、汽車零部件行業行業競爭情況

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區域集中度較高,且多與整車製造產業形成完整配套體系。產業發展的特徵包括兩大方面:行業空間大,持續增長;競爭格局分散,企業平均規模較小。目前,國內零部件企業超過10萬家,國內發展較好、實力較強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不斷湧現,在核心技術創新、配套市場突破、產業戰略格局提升、企業內部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A行業競爭特點

①我國關鍵汽車零部件領域以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為主導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起步較晚,在關鍵汽車零部件製造領域難以達到國內合資整車製造商的直接配套標準。

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則憑藉其擁有的先進零部件設計和研發技術、與整車製造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或其本身便是源自外資整車品牌等先行優勢,在我國關鍵汽車零部件製造領域起到主導作用。

在此背景下,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通往關鍵零部件設計和製造的途徑往往需從尋求與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合作開始,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縮小與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關鍵零部件製造領域的差距,進而實現整車關鍵零部件自主配套的目標。

②我國汽車非關鍵零部件領域市場集中度較低

儘管我國自主零部件供應商中已出現一批專業性較強的企業,但更多的自主零部件供應商集中在低附加值零部件領域,且分散重複。

③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特徵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主要包括歐、美、日、韓和自主等多種品牌體系,各品牌體系零部件配套供應的市場化程度有較大差異。對於國內自主品牌零部件企業,自主品牌是主要的配套市場,而歐美系配套市場只有部分研發能力較強、規模較大的企業才能進入,日韓系配套市場則因市場化程度最低而難以進入。

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回顧及2020年發展趨勢預測

B競爭格局

①區域競爭格局

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較高,汽車的銷售量和保有量較大,汽車零部件的需求也較高。另外,為達到同步開發、及時供貨、節約成本等目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通常圍繞整車製造商所在區域選址佈局,從而形成與東北、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華中和西南六大汽車產業群對應的零部件產業集群。

②供應商競爭格局

整車廠的直屬配件廠或子公司、跨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在國內的獨資或合資公司、規模較大的民營汽車配件企業構成了汽車產業鏈上的主要一級供應商。

從屬於整車廠的整體部署,整車廠的直屬配件廠或子公司往往控制了發動機、車身等核心系統的製造權,其產品品種相對較為單一、規模較大。跨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在國內的獨資或合資公司,擁有外資的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具有較大的規模和資金技術實力,管理水平較高,市場競爭能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民營汽車配件企業,擁有較大的規模和資金實力,技術處於領先水平,產品具有較好的性價比,質量和成本具有競爭力。

二級供應商競爭較為激烈,產品技術水平、價格、成本是競爭實力的關鍵因素,該類企業對市場反映靈敏,經營機制靈活,產品專業性較強,該層次內龍頭企業部分產品可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三級供應商主要為規模較小的零部件供應企業,靠部分低端配套產品和為中大型配套企業加工維持經營,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差、缺乏核心競爭力。

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內大部分企業主要集中於東北、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華中和西南等汽車產業集群區域。


2020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

1、汽車零部件行業仍有巨大空間

汽車產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而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中的上游產業,是整個汽車工業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21世紀以來,我國汽車行業保持連續十餘年的高速增長,儘管2018年汽車消費市場轉冷,但我國汽車零部件領域創新要素已經形成一定積累,創新環境逐步向好,相關財政和產業政策不斷優化、發明專利數量穩步提升,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故長期向好勢頭不變,中國汽車行業也將從過去的做大規模向做強實力轉變。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產值在汽車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較國際平均水平仍然偏低。因此,無論從我國汽車行業增長空間,還是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規律來看,未來幾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仍有巨大空間。

2、產業佈局集群化、產品生產集成化的趨勢更為明顯

整車廠業務區域佈局具有較強的集群化特點,從而決定了以產業鏈為核心,並在一定區域內形成配套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出於降低運輸成本,縮短供貨週期、提高協同能力的目的,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一般選擇在整車廠附近區域設立生產基地,因而產業佈局集群化的趨勢越發明顯。此外,整車廠為了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縮短開發週期、提高產品競爭力,在產品開發時普遍採用系統化開發、模塊化製造、集成化供貨的模式,從而對零部件供應商集成化生產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並最終促使國內汽車零部件廠商的生產模式逐步向系統化、模塊化方向轉變。

3、產業整合重組進程加快

隨著國內汽車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消費者對汽車的價格敏感性變得更為強烈,從而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成本控制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車零部件產品生產具有較強的規模和品牌經濟效應,通過大規模的組織生產、運輸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升產品供貨能力及品牌知名度。因此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提升整體規模並降低生產成本將是汽車零部件企業未來著力提升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4、模塊化與輕量化推動產業變革

由於汽車行業競爭格局的不斷加劇,汽車製造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模塊化”、“輕量化”等新技術逐步完善並應用到生產環節中。隨著模塊化技術的逐步推廣,汽車製造商將大幅減少汽車零部件採購數量,同時推動採購模式由“單品採購”變為“模塊採購”。因此,零部件產品單一的廠商未來或將被整合,甚至被市場淘汰。汽車的核心零部件的創新為優秀零部件廠商帶來發展機遇,並最終幫助其實現彎道超車。

電池續航問題一直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因素。在相同電量下,整車質量越大,能源消耗越快,續航里程也就越短,具體而言,整車質量每減少100Kg,續航里程可以提升10-11%。車身輕量化也因此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發展方向,預計未來新能源電池、電機殼體、底盤副車架、轉向系統等都將採用更輕更高強度的材料以減輕重量。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0-2025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回顧及2020年發展趨勢預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