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汽車時代中的“帝企鵝”

在汽車產品整體銷量下滑的背景下,主流車企紛紛應對環境而變,聚焦點從銷量轉向了市場份額佔比上,側面加劇了整體車市的競爭性,此間形成的分水嶺將車企分為“如何生存”和“如何發展”兩類。

後汽車時代中的“帝企鵝”

如果寒冬延續,安聰慧表示,50%的車企退出市場之後,才是真正殘酷競爭的開始。嚴峻性使車企頗有壓力,但不難看出,在此窘迫環境之中,“合作與共贏”也成為了汽車工業發展進程中的亮點,有趣的是,兩個互不相關的企業、兩個互為競爭對手的企業、傳統汽車工業與先進互聯網行業等等加強了聯繫,眾車企就像在飽受雪風的帝企鵝一般,抱團取暖。

離不開的資金問題

雄厚的資金將為企業發展注入能量,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從研發到營銷,層層受阻使企業止步不前,尤其在當前寒冬之中,“物競天擇”的演繹,因資金問題退出汽車市場的車企、經銷商比比皆是,如何保證資本的正常支持,將對企業良性發展有穩定作用。

造車新勢力開展的多輪金融融資,是為了獲取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契機,就像蔚來那般,對車市“狠砸”了220億,然而車市就像一個無底洞一般,客觀證明,如何保持企業的持續性發展才是重點。傳統汽車工業像力帆、華泰之類,是因為資金上出現問題,企業負債較大,導致企業不得已退出市場。

後汽車時代中的“帝企鵝”

傳統主流車企,雖引導了消費市場,但是在維持企業發展上,資金也是大問題,它們考慮的重點在於縮減成本,如何利用社會分工的效率來減少企業支出,從合資品牌上可以看出,迅速實現國產化之後,從稅率、生產成本、營銷成本上使企業資本得到有效利用,就像全球領導者大眾品牌一般,建立“新大眾”理念,拿出500億美元投資新興領域;戴姆勒與寶馬這對競爭CP也在攜手合作,出於領先未來和有效投資的理念,在保證現今有序發展的同時,也在向未來伸手。

技術趨勢推動合作

不難發現,此前的汽車市場格局都以各自為戰為主,然而汽車市場的格局被特斯拉帶來的汽車新浪潮打破,合作與共贏顯現,尤其在今年下半年,這種形式更加明朗,7月的“同盟大會”,百度、戴姆勒、寶馬、英特爾等11家全球公司成立自動駕駛技術聯盟,開發智能領域新探索,客觀證明是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汽車市場格局升級。

後汽車時代中的“帝企鵝”

就像長城汽車魏建軍先生說的那樣“單打獨鬥沒有未來”,尤其是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需要多方聯合,如果是傳統型主流汽車品牌,雖擁有雄厚實力,但是以企業自身之力升級智能化技術,應用到產品之上,將付出很大的時間成本和降低社會效率。尤其是在5G浪潮來襲的情況下,如何短時間應用智能化技術,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此時聯手智能化公司是最好的選擇,各取所需、優勢互補,在成本和時間上提高利用率,節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合作是解決當前難題的重要手段

​現在各大車企時刻都有各種瓶頸,因為社會是發展的,企業不能止步不前,稍有一絲懈怠,市場就會及時反映出來。

後汽車時代中的“帝企鵝”

今年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的PSA,與FCA合併,雙方各持股50%開展合作,目標是收入達到第三,創造全球銷量第四的車企;而在我國,上汽集團與廣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資源協同、技術交流、市場拓展等多方面交流;造車新勢力兩個競爭者小鵬汽車與蔚來,就充電問題展開合作交流,旨在解決當前新能源困境,充電難、里程焦慮的問題。

後汽車時代中的“帝企鵝”

多方的合作,充分展現出企業遇到研發、技術、市場等多維度問題時,市場中的對手也是可以成為朋友的,“我有的你沒有,你有的我沒有”,這種形式加入共享理念將變為雙方都有,對於解決企業難題、提高效率有重要促進作用,並且通過合作的形式,將對未來汽車市場發展的探索更加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