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思维:技术应用的价值为立足点,不被新玩法给蒙骗

区块链思维:技术应用的价值为立足点,不被新玩法给蒙骗

2009年,比特币的诞生,开启了新一轮的社会实验。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更是推动了这场社会实验的进程。一场分布式、社区自治、去中心化金融纷纷上演。

为何区块链技术能开启一场新的社会实验呢?因为区块链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点。

正是区块链技术的这些特点,赋予了新的工具来辅助社会实验的开展,如比特币带来资产上的自由与拥有,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实现流程的公平自由等。

区块链会改变什么,会带来什么,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等,因此也有人提出了区块链思维等。说到区块链思维,第一个想到的是互联网思维。

区块链思维:技术应用的价值为立足点,不被新玩法给蒙骗

互联网思维提了很多年,其实是指一些“玩法”。这些“玩法”跟互联网之前的商业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什么“羊毛出在猪身上,鸟在飞……”、“流量思维”、“粉丝经济”等等。

从玩法的角度想,区块链技术特点,给现在的互联网提供了更多工具,比如智能合约,Token等,也将带来更多的玩法。比如已经呈现出来了爱西欧、IEO等方式。

区块链区别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呢?区块链可以设计出一种共赢机制,通过通证把所有的员工、用户、供应商、广告商等等,都绑定到一条船上。从而极大的激发企业、链、基金会、社区的活力等。比如,比特币生态、以太坊生态等。

区块链思维:技术应用的价值为立足点,不被新玩法给蒙骗

那么区块链变革的基础是什么呢?前时间我回购了区块链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字货币交易所,在交易所的发展变迁过程,看到了一个基本的变迁逻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人无我有:产品独特性,利润最大化,比如币安最早提出平台币的概念;

人有我优:产品同类,但品质更优,比如交易所稳定性和流畅性等;

人优我廉:同样的优质产品,但我的产品价格更加低廉,比如FCoin一开始的手续费100%分红;

人廉我转:当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廉产品,我转型做新的产品,比如币安的IEO等。

数字货币在发展进程中,token+交易的模式在不断创新,符合商业变迁的基本逻辑。

当然新事物诞生之时,会出现很多看不懂的玩法,但最终还是要符合商业逻辑。如很多互联网的模式,早年并不被人看好,后来做出来了,大获成功,大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区块链领域,我们看到如创始人跑路、社区化治理、分布式网络架构、匿名开发、社会化协作、谁也不认识谁,而这些玩法在互联网等其他领域是很少见。

区块链思维:技术应用的价值为立足点,不被新玩法给蒙骗

在新技术、新玩法、新价值下,如何识别应用价值呢?一般来说,可以分三个层次看:

一、降低解决原有问题的成本(降本增效);

二、扩大现有问题的被解决范围(规模和效益增加);

三、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创造新需求)。

新的玩法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也具有蒙蔽的作用。但不管玩法再新颖,如果没有价值支撑,也就成了击鼓传花。因此,归根结底都要找到其价值立足点。不管玩法也好、技术也好、商业模式也好,都是围绕着这三个层次进行价值的创造。

当然,问题来了,一个项目围绕上述三个层次进行价值创造,就会成功吗?不会,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后续继续跟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