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恆策略週報」結構性行情延續,市場階段性企穩

一、市場熱點解讀

1、港股風險偏好提升 公募基金瞄準新經濟投資機會

12月以來,港股市場上漲勢頭明顯,部分新經濟企業表現搶眼。對此,偏重港股投資的部分公募機構人士指出,隨著港股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可關注後市投資機會,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新經濟板塊是後市看好的重點標的。

【展恆解讀】

南向資金基於中長期投資機會買入港股,港股獨有的優質公司、較低的估值,是被很多投資者青睞的重要原因,港股的投資情緒正在開始恢復,市場靜待復甦。

【操作建議】

操作上,博時滬港深優質企業A(001215)成立於2015年5月14日,是一隻混合基金,股票投資比例0-95%,倉位十分靈活,同時該基金對港股的投資比例不超過基金資產的40%。博時基金對該基金給予了“總監級”基金經理的高規格配置,基金經理王俊為博時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具有近10年的投研從業經歷,基金管理經驗豐富,在多年的投研經歷中,逐漸形成了堅守價值投資、紮根於深度基本面研究的投資風格,擅長挖掘價值低估的投資標的,把估值的合理性作為投資的最重要依據。投資策略方面,博時滬港深價值優選通過對符合或引領中國經濟轉型優質企業的深入研究,採用價值投資策略對滬港深市場進行投資,把握港股通開放政策帶來的投資機會。對於希望享受A股牛市的利好環境,又不想錯過進入港股市場的大好時機,對這樣的投資者來說,滬港深基金是一個良好的選擇。


2、3000點之上建倉機會猶存 私募加快推產品佈局來年

大盤站上3000點,市場熱情進一步被點燃,不少私募人士也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這背後,是私募對明年市場較為樂觀的預期。不少私募表示,儘管3000點之上建倉難度增加,但機會猶存,消費、科技將是市場主旋律。

【展恆解讀】

對於公私募的年底配置來講,科技行業仍是配置的主旋律。ETF往往成為資金流向的風向標,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科技ETF持續吸金,部分產品份額增幅接近4倍。

【操作建議】

在操作上,投資者可關注核心科技,華安媒體互聯網(001071)是一隻新興成長基金,重倉中小盤成長股,專攻互聯網和科技製造。隨著科技行業的持續發展,成長股也逐漸成為績優藍籌,並將受到大資金青睞。該只基金在頹市中反彈很好,震盪市中或也具有良好的增長潛力。該基金股票倉位常年保持高位,風格激進,其收益風險特徵更適合風險等級中高及以上的客戶定投。


3、三大股票股指期權新品種問世 有望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上交所、深交所“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滬深300股指期權”上市。三大股票股指期權新品種的問世,意味著資本市場全面深改的加快落地,中國資本市場翻開新篇章。國內險資、養老金等長期資金近年來逐步加大對資本市場的配置,股票股指期權新品種的問世豐富了投資者的風險管理工具,尤其是對機構投資者來說,利用金融期權進行風險管理的需求將得到滿足。避險工具的豐富有利於他們增強市場長期投資的信心,以此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

【展恆解讀】

在目前環境下,相比許多發達市場,A股市場整體盈利增長理想且估值較低。A股整體估值具有優勢,這是資金入市搶籌的重要原因,估值低也會吸引更多其他類型的資金入市,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在逐步的增多。

【操作建議】

在操作上,博時裕富滬深300A(050002)該只基金是一隻被動指數基金,削弱了個基主動管理方面的風險;成立於2003年8月26日,成立以來中長期業績均成功跑贏滬深300,2016年換基金經理之後,有明顯超額收益,成立以來年化回報達到10.26%;該基金以製造業和金融業為主,兼顧其他行業,行業比較分散,投資風險較低;而且基金經理桂徵輝管理的10只基金有8只為被動指數型,跟蹤誤差較小,投資者可以選擇定投該只基金。


4、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強 境外長錢加倉勢頭猛

外資仍將是2020年A股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在2019年加速增配人民幣資產的基礎上,外資明年將更加主動地配置中國股市債市標的。外資將成為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正在並將繼續給資本市場生態帶來多方面影響。

【展恆解讀】

股市方面,目前A股外資持股佔比在3%左右,仍然較低,未來外資加倉空間非常大。債市方面,當前市場開放、利差誘人、匯率趨穩三大因素共同支撐中國債券,海外利率持續下降以及海外央行持續放鬆流動性的背景下,中國債券成為全球估值窪地。

【操作建議】

在操作上,投資者可以選擇投資一些收益較高的二級債基,易方達增強回報A(110017)在券種配置方面,企債+利率債+可轉債(85.32%)+股票(10.66%),持有債券較為分散,重倉債券第一名也只佔持倉債券的3.00%,重點配置AA級以上的高等級信用債,其中可轉債佔了較大比重,在較好控制風險的同時有不錯的收益能力。自2008年成立至今已獲得171.00%的回報,年化回報達8.84%,居同類基金排名1/22。該基金成立以來只換過一次基金經理,說明公司內部人才管理正規且穩定,兩位基金經理管理能力優秀,基金經理王曉晨投資年限8.34年,管理的基金業績大多居於同類前列。


5、春季行情銀行、地產及券商佔優

國內宏觀政策定調偏暖,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一致,預計月度經濟數據趨穩,春季行情徐徐展開。上證綜指2440點已經開啟第六輪牛市,春季行情是牛市3浪向上突破的開始,企業利潤同比回升和資產配置偏向股市。春季行情階段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地產及有彈性的券商佔優,著眼明年全年,利潤增速更快的科技和券商更好。

【展恆解讀】

穩定的基本面和政策面,是跨年行情的有力催化。在經濟見底企穩、企業盈利改善、估值均值迴歸、配置需求日增、資金供給寬鬆、對外開放提速的預期下,中國A股市場仍然是全球及國內長線資金重點配置的對象。

【操作建議】

操作上,可選擇諾德成長優勢(570005),該只基金行業配置以製造業和金融業為主,兼顧其他行業,投資風險較低,金融行業估值底部堅實,政策環境邊際改善,境外增量資金也會配置,長期看好。此外,該基金重倉股既有大盤藍籌,藍籌股多為估值較低的銀行股,又有科技或醫藥行業的平衡或成長型個股,在市場風格切換時,該基金可以更快適應行情。市場綜合評級較高,歷年業績排名靠前,成立以來年化回報達12.09%,遠超同類平均水平。基金經理郝旭東擁有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成長投資和週期投資的複合背景,堅持以絕對收益為目標,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擅長從全市場的角度客觀分析投資機會,把握成長和價值的投資風格輪動,基金倉位較低,回撤控制較佳,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回報遠高於滬深300。

二、上週兩市情況

股票市場:

「展恆策略週報」結構性行情延續,市場階段性企穩

數據區間:2019/12/16-2019/12/20

【市場行情】

上週A股市場總體依然回升。主要指數中,中小板指數領漲,整週上漲2.46%;深成指漲2.25%,上漲綜指漲1.26%,創業板指漲0.93%,上證50上週漲0.21%,表現居後。行業方面,上週各行業指數大多上漲。傳媒板塊上週表現領漲,整週上漲5.17%,相關娛樂、遊戲板塊保持良好漲勢;地產龍頭公司近期盈利穩定,估值低,吸引部分資金佈局,上週亦漲幅靠前;農林牧漁經之前連續回調後上周亦有所反彈,食品飲料上週微跌0.74%,為唯一下跌板塊。估值方面,上週各市場市盈率整體繼續回升。截至12月20日,A股整體市盈率水平為17.25倍,略低於歷史均值17.73。上週北上資金繼續大幅流入,當週淨流入205.06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33.29億元,深股通淨流入71.76億元。上週各市場成交額較之前大幅回升,交易熱度創近半年來新高。

【原因分析】

A股市場上半週上漲後有所回落,主要由於11月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以及社消零售總額等多項經濟數據超預期、中美貿易協商達成一致並持續推進、央行大規模投放流動性、滬深300衍生期權上市等;但LPR報價未持續下行、CPI高企掣肘貨幣政策持續寬鬆、宏觀經濟改善仍有待驗證等也對市場風險偏好造成一定壓力;A股短期延續震盪偏強趨勢,聚焦基建、大金融等低估值藍籌和優質成長股。

【未來展望】

短期A股或將持續處於震盪格局,上行動力不足且下行空間有限。雖然短期市場繼續向上的動力不足,但在深化改革、逆週期調控政策的作用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預期不變;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升直接融資比例的大背景下,股權投資時代處於長期景氣發展的初期;A股市場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地位逐漸提升,北向資金年初至今累計流入3400億,近期已連續27日淨流入,未來外資持續流入,疊加我國保險、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增加投資A股的比例,以及銀行理財子公司直投股票市場,均對A股市場形成支撐;當前A股市場估值雖較年初明顯修復,但不存在較高風險,仍具備一定吸引力;綜合多方因素,A股市場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中樞上移的趨勢確定,近期核心資產估值回調,可逢低吸入。短期可關注低估值且業績穩定的板塊,如銀行、地產、公用事業。同時建議優化中長期結構配置,配置績優股、佈局長期的投資機會,可關注例如5G產業鏈、高端製造、新能源汽車等處於高景氣的領域。

債券市場:

「展恆策略週報」結構性行情延續,市場階段性企穩

數據區間:2019/12/16-2019/12/20

【市場行情】

上週債市微漲。上週1年期國債收於2.58%,較前一週下行3BP;10年期國債收於3.18%,與前一週基本持平。1年期國開債收於2.7%,較前一週下行4BP;10年期國開債收於3.59%,與前一週基本持平。信用債方面,信用債收益率小幅震盪。上週信用債市場收益率整體上行,AAA級企業債收益率平均上行0.5BP,AA級企業債收益率平均小幅上行0.3BP。轉債方面,轉債上週放量上漲。上週中證轉債指數上漲1.76%,日均成交量66億元,環比上升39%。

【原因分析】

上週11月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公佈,工業增加值6.2%大超市場預期,消費、固定資產投資走穩。繼PMI之後,越來越多經濟指標指向經濟企穩,然而,數據公佈後活躍券盤中成交利率波動僅0.5bp左右,反而是受A股放量大漲影響,債市一度出現調整。

【未來展望】

短期終端需求趨穩,工業生產改善,而中美貿易摩擦走向緩和,經濟增長預期有所增強,CPI位於高位、PPI降幅收窄並有望由負轉正,基本面對債市偏利空。臨近年底央行維穩資金面意圖明顯,預計市場流動性依舊充裕,與此同時銀保監會表態會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是否對資管新規進行小幅適度調整,政策預調微調步調之下利率大幅上升可能性並不大。攤餘成本定開債基支撐3-5年期債券,更長期限的攤餘成本債基和海外資金對收益率曲線中長端利率形成支撐。在需求面利好與基本面利空的多空交織下,預計長端利率窄幅震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