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文丨美妈很帅(原创,欢迎转发分享)


细心宝爸宝妈会发现,小孩子都有着异于成年人的一些“坏习惯”,比如爱乱发脾气、看到纸巾就要撕、爱拆玩具、爱撒谎等,但是你们知不知道,在这些“坏习惯”里面,藏着不一样的秘密,它们可能是孩子大脑正在快速发育的有力证据,说明孩子正在变得聪明、专注力也在逐渐提升呢!下面美妈就来盘点一下,哪些“坏习惯”会有这样意想不到的“功效”?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撕纸巾

过来人都知道,没有哪个宝宝不爱撕纸巾的,撕完一包又一包,看着一地被撕成碎片的纸巾,家长好像被割了一块肉似的,想赶紧阻止宝宝的这种“败家”行为。其实,宝宝爱撕纸巾是好事,这个有趣的小游戏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

我们经常使用的大脑约占整体的10%,余下的90%就“闲置”在那里了,但是我们需要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身体的活动都是依靠大脑的固定区域来指挥,而手与嘴巴所占的区域是最大的。当宝宝不断地移动手指,运用指尖做一些精细动作时,可以很好地刺激大脑,经过神经线“穿针引线”,让脑细胞与脑细胞紧密连接。而宝宝从纸盒里拉出纸巾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撕纸巾时不但能感受纸巾的触感,还需要运动指尖,会刺激宝宝的五官,让脑细胞之间更好地连接起来!

所以,家长看见宝宝撕纸巾别忙着阻止,也不要斥责。如果觉得浪费纸巾,请将纸巾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用别的玩具或小游戏代替,锻炼宝宝手脑协调能力。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老爱吸吮手指

通常来说,宝宝生后2-4个月龄就开始吸吮手指了,小宝宝能把手指往嘴里送,说明他/她的身体协调能力更好了,大脑已经开始形成神经连接,小宝宝开始有自己的意志,更是为吃辅食做准备

另外,婴儿的触觉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口腔与舌头,而此时大部分的小宝宝还不能很好地抓取玩具等物体,所以用吸吮手指的方式去感知并探索世界。当他能抓取物品时,宝宝也会将物体放进嘴巴里感知物体的形状。通过这样的方式,宝宝将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脑,建立更成熟更完整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总的来说,宝宝经常吸吮手指,表明小宝宝正一点点地变得聪明!正常来说,1岁内的宝宝都有这样的“坏习惯”,部分宝宝会持续到2-3岁,在这期间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扰,每周剪指甲1-2次保持指甲干净平整,每天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给宝宝洗手,接触的玩具及时清洗及消毒,宝宝熟睡后再将手指拿开以免影响牙齿的生长。需要注意的是,

超过3岁宝宝还经常吸吮手指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此时就要干预了。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爱撒谎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长到3岁以后就开始爱撒谎了,尽管他们撒的谎很容易被揭穿,但还是乐此不彼。据数据显示,4岁的孩子每2小时撒1次谎,6岁的孩子每1.5小时撒1次谎,而4岁的孩子当中有9成能理解“撒谎”的概念

有心理学家认为,撒谎是孩子成长的里程碑,甚至被认为是大脑发育健全的有力证据之一。而实际上,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在2-3岁就开始撒谎了

闺蜜小兰的女儿刚满3岁,根本不把小兰定下的规矩不放在眼内,将新买的纸板书撕到稀巴烂,当小兰指着破损的纸板书质问,“这是你干的吗?”孩子显然被突然提高的嗓音吓住了,好一会才结结巴巴地说,“妈妈,不!不是!不是我干的!”

“不是你干的,那是谁干的?”

“是毛绒猫干的!”孩子指着躺在角落里的玩偶,眼睛亮晶晶的,“它一直在那里撕,我都叫它不要撕了,但是它不听。”

可见,小孩子刚开始并不擅长撒谎,他们分不清现实与幻想,总以为父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但随着孩子的社会经验越丰富,词汇量越多,撒谎频率越高,所撒的谎越发严密。

相信不少家长看到小孩子撒谎多半会大加呵斥,甚至强行孩子道歉,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不再向你敞开心扉。

小孩子开始喜欢撒谎,说明孩子的大脑中心理理论已经成熟了,懂得撒谎,说明他已经猜透你的心思,而且事先预测你得知某一个消息时会作出什么反应。换句话说,在这个过程孩子的思维越来越缜密,正一点一点地变得更聪明。

撒谎行为本身就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部分,重要的不是试图一次就严格纠正过来,而是耐心听完孩子所说的话,保持镇静的同时理性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再予以纠正。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美妈很帅,高级育婴师,青云奖获得者,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于孕产与育儿知识分享,关注我获得更多孕产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