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聖水峪鎮:電商扶貧 為鄉村振興賦能

濟寧新聞網訊( 記者 蔡珂珂 相旺 通訊員 張明臣)鄉村振興,首先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泗水縣聖水峪鎮藉助鄉村賦能工程,積極探索開展電商扶貧新模式,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產品銷售平臺,拓寬了困難群眾的增收致富路。

泗水縣聖水峪鎮是傳統的農業鄉鎮,當地老百姓主要以種植小米、地瓜、花生為主,村集體經濟薄弱,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009戶、3749人。如何才能讓貧困群眾徹底脫貧,今年1月,泗水縣藉助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在聖水峪鎮實施了“鄉村賦能工程”。

泗水縣聖水峪鎮八士莊村黨支部書記宋寶:“自從鄉村賦能平臺推廣開之後,我們村集體收入達到15000塊錢,每個貧困戶都增加了收入,其中增加最多的貧困戶,收入達到了1500塊錢(每個月)。”

八士莊村的貧困戶90%是老弱病殘,沒有勞動能力,對微信、電商等新興事物瞭解甚少。為幫助貧困戶用好電商這個平臺,村幹部和技術人員一家一戶去幫忙開設賬戶,讓貧困戶不費體力和財力,坐在家裡就能產生收益。

泗水縣聖水峪鎮八士莊村黨支部書記宋寶:“通過他的推廣二維碼,銷售的所有利潤全部歸貧困戶所有。”

產品賣出去,大家就有分紅。這兩天,78歲的貧困戶孫文玲就領了一筆1000多元的扶貧分紅。

泗水縣聖水峪鎮八士莊村村民孫文玲:“上半年我領了一回,很感動,好幾天感動得我心裡,忒好了。”

同時,聖水峪鎮還積極推進與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合作,將經過深加工的農產品放到平臺上銷售。

山東泗水友邦花生製品有限公司經理王連波:“把花生米做出花生油,直接的利潤就提高了,對咱老百姓分紅都有很可觀的收入。”

今年前10個月,企業在鄉村賦能平臺賣出花生油4000多桶,為貧困戶分紅1萬多元。通過實施鄉村賦能工程,一方面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另一方面也為當地的農產品打開了銷路。

泗水恩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宏:“截止到目前,我們銷售額大概在126萬左右,覆蓋的貧困戶是2009個,行政村是60個,整體分紅是11萬左右。”

泗水縣聖水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洪剛:“這個平臺從推廣以來,路子走得準,方法做得實,所以效益在穩步上升。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廣這個平臺,讓這個平臺為更多的貧困戶帶來更大的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