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增速放缓 国家电网探索精准投资应对困境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公司2019年预计完成电网投资4500亿元左右,目前已经全面完成2019年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10%的任务,降低用户成本负担641亿元。”在国家电网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部主任冯凯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道。

记者了解到,连续两年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低10%的过程中,国家电网降低用户成本负担达到千亿元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事实上,2019年比2018年电量增长速度相对放缓,降价让国家电网在利润方面承受压力。“收费电监管业务的利润方面确实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受此影响,国家电网的主营业务预计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国家电网财务部副主任曹培东说道。

在经营压力之下,实现突围成为国家电网必须面临的现状。曹培东表示:“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开源,推进电能替代扩大社会用电量,通过营商环境改变,提升用户用电效率;二是节流,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挖潜,在成本方面,我们现在开始了一个降本的专项工作,相关的工作方案我们正在制定,这次的力度会非常大,提高成本的精准投入,提升成本的精益使用,提升成本使用效果的精确评估。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网公司会渡过现在的困境。”

事实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国家电网尝试突破的方向。近日,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以下简称“《通知》”)引发广泛关注。

《通知》中明确提到,严禁擅自扩大投资界面和超标准建设;严禁超过核价投资规模和范围安排投资;严禁过度追求高可靠性的“锦上添花”项目;不得在投资计划外安排输变电资产租赁;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网侧化学储能设施建设;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开工项目;亏损单位不再新增投资。

12月20日,在“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国网公司能源院总工程师张全对国家电网投资理念进行解读。

张全表示:“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质量显著提高,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但是能源发展仍然面临着碳排放高、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和单位产值能耗高的‘三高’局面。”

随着能源革命的持续推进,未来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有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我国电气化率将达到30%左右。“未来将形成以电为中心、电网为平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为满足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电网及产业链上下游的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张全说道。

“国家电网公司坚持稳增长保民生的电网投资理念。”张全说道,“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给电网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公司加强内部挖潜,注重科学投资、精准投资、激发企业内在发展动力,提升投资效率效益。”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张全表示:“精准投资要着重在‘稳’和‘精’上下功夫。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实现科学精准投资、降低社会综合用能成本,通过电网技术改造提升资产利用率和设备健康运行水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家电网将围绕保民生、保发展、保安全和保服务四方面开展工作。在用电需求放缓的情况下,坚决落实中央降价降费部署,在降低用能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带动社会投资中体现国家电网的责任和担当。”冯凯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