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扫帚30元!老伯手工做扫帚几十载 曾一年做几千把

在宁波市镇海区横溪村,70岁的吴根全正在自家院子里做竹扫帚。吴师傅说,从10几岁起,自己就开始制作竹制品来赚钱,靠着他结婚生子,并把孩子养大,是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一把扫帚30元!老伯手工做扫帚几十载 曾一年做几千把

在过去的农村,竹扫帚主要作为农具来使用,特别是在麦收、秋收的时节,家家户户都要有一把这样的扫帚来扫粮食。现在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变了,扫帚已经很少作为农具来使用,大多数时候都被用作清扫工具,扫个院子或者道路。

“以前主要做一些竹箩等主编制品,因为那种产品价格卖得高,现在用的人少了,就很少做了,基本以做竹扫帚为主。”吴根全说。

手工竹扫帚的制作过程

吴师傅家的后面就是毛竹山,每年的七月到来年的二月正是毛竹不嫩又不老的时节,这时的竹条韧性足,正是做扫帚的好材料。这段期间,吴根全一有空就会上山把竹子割回家,经过晾晒,然后进行下一步处理。


一把扫帚30元!老伯手工做扫帚几十载 曾一年做几千把

这些晾干的竹子,要经过选苗、分苗、打叶、打枝等几道工序,竹丝要经过火烤,竹条要经过水煮。除了扫帚丝,扫帚柄也很重要,“扫帚柄一定要直,不然人家用起来就会很不顺手。”吴根全说,他的每一根扫帚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直的不选用。


一把扫帚30元!老伯手工做扫帚几十载 曾一年做几千把

捆绑是做扫帚的最后一道工序,每把扫帚需要五小把扫帚丝,用竹条捆起来,需要用大力和巧力,不然扫帚容易散开。最后,对扫帚丝进行修正,用斧头剁去多余的竹枝,这时候一把扫帚就做成了。吴师傅做扫把的时候并不是一把做到底,而是集中做一道工序,然后再集中做另一道工序,就像一条小生产线。


一把扫帚30元!老伯手工做扫帚几十载 曾一年做几千把

一把价值三十元的扫帚,从割竹子到做成成品,看起来着实不容易。吴师傅说,现在一天最多做五把扫帚,不为赚钱,就为活动筋骨,预防老年痴呆。“过去一年能做几千把,这手艺不行了,早晚要消失,孩子们没人学。”吴师傅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