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摧辱,為何只有張良安然無事

漢高帝劉邦起於草莽之中,他之所以能奪取天下、建立漢朝,與一大批英雄豪傑的輔佐密不可分,其中作用最重要的,莫過於“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其中,張良本是韓國貴族,曾在秦末擔任韓王成的相國,在主君被項羽殘殺後,改而投奔劉邦。在此後的4年時間裡,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幫劉邦消滅項羽、統一天下,立下赫赫功績。

“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摧辱,為何只有張良安然無事

張良是劉邦身邊最受倚重的謀士

​漢朝建立後,劉邦為了維護江山的穩固,便開始猜忌、殺害功臣。就“漢初三傑”而論,韓信最終被滅族,蕭何則一再遭受摧辱,反倒是張良始終獲得劉邦、呂后的尊崇,最後得以善終。那麼問題來了,張良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以至於能避免落得跟韓信、蕭何同樣的下場。筆者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大概包括以下三點:

其一,張良不掌實權、不結黨,對劉邦不形成任何威脅。歷史經驗一再告訴我們,一旦某位臣子權力過大,那麼他將很快處在一種極度危險的境地中,等待他的要麼是殺身之禍,要麼是被帝王千方百計地整治,直到他喪失權力或死亡。就張良來論,他只是劉邦身邊的謀士,雖然立下過不小的功勞,但卻沒有任何實權,並且跟所有人都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這樣的人物,劉邦用起來放心。

“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摧辱,為何只有張良安然無事

韓信戰功赫赫,最終反被劉邦滅族

​反觀韓信、蕭何則不然,韓信盡掌漢朝軍權、功績赫赫,一度還與劉邦、項羽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所以即使被軟禁在朝後,依然令劉邦忌憚、畏懼不已;蕭何則長期留守京師,盡掌財權、人事權,一旦於皇帝在外作戰時反叛,劉邦將失去存身之地。正因如此,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整治,歸根結底還是他們手中的權力太大,讓劉邦心生畏懼。

其二,張良不爭功、謙退自抑,讓劉邦很感動。漢朝建立後,由於劉邦封賞不及時,所以功臣們便經常在宴會上爭功,以至於狂呼亂叫、拔劍擊柱,實在是無奇不有,讓劉邦甚是頭疼(“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見《史記·卷九十九》)。然而,有運籌帷幄之功的張良卻從未爭論過功勞,無論在何種場合下,都表現出一副平淡如水的姿態。

“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摧辱,為何只有張良安然無事

劉邦對張良既感動又欽佩

​等到正式冊封功臣時,劉邦給張良開出一張“空白支票”,要求他在齊地擁有三萬戶的都市中,隨意挑選一個作為封地。然而張良對此卻予以婉拒,並以自己功勞甚微為由,請求將他冊封到只有幾千戶的小城-留。劉邦苦勸無果,便只好在大大地褒獎張良一番後,將他封在留(詳情見《史記·卷五十五》)。經此一事,劉邦對張良的高風亮節既感動又欽佩。

其三,功成身退,絕少參與政事,讓劉邦很放心。漢朝剛剛建立,張良便以體弱多病為由退休,此後便閉門不出,專心修道養精,學習辟穀之術。此時的張良,地位已由“帝者師”退居為“帝者賓”,並遵循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非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出來幫朝廷做事,而一旦事情結束,便馬上回家閉門靜養。如此一位進退有據、不戀權位的大功臣,劉邦焉能不放心?

“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摧辱,為何只有張良安然無事

蕭何勞苦功高,卻一再遭受折辱

​反觀韓信、蕭何則不然。漢朝建立後,韓信被封為楚王,在被降封為淮陰侯後,因為鬱郁不得志,竟開始暗中勾結代相陳豨,準備跟他一同謀反。蕭何則自始至終都擔任相國,不僅權力極大,而且於劉邦在外作戰期間,繼續承擔著留守重任,如果他起兵反叛,後果不堪設想。正因如此,韓信最後落得被滅族的下場,而蕭何一再受到劉邦的摧辱,歸根結底還是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摧辱,為何只有張良安然無事

張良居功不傲、功成身退,所以能壽終正寢

​正因為以上三點原因,使得張良成功地全身而退,沒有落得跟韓信、蕭何一樣的下場,由此可見他的聰明睿智。據正史記載,張良最後一次為劉邦效力,是在進攻反王韓信(即韓王信,非“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時,為他出奇計攻取馬邑城,此後便再沒有關於他“出山”的記載。

“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摧辱,為何只有張良安然無事

呂后對張良甚是尊崇

​劉邦駕崩後,惠帝劉盈即位,而實際掌管朝政的則是太后呂雉。因為張良當年曾為呂雉設計穩固劉盈的太子之位,所以呂太后掌權後對他甚是優待,並親自勸說其放棄辟穀,重食人間煙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見《史記·卷五十五》)。高後二年(前189年),年逾60歲的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屬於他的傳奇人生就此落幕。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