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成名卿未嫁:面对人生遗憾,不如调它一侃


我未成名卿未嫁:面对人生遗憾,不如调它一侃


相遇之美,不过初见。邓丽君有首老歌《初见你一面》,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你的眼睛对我瞧

瞧得我心里嘣嘣跳

你的笑唇对我笑

笑的我脸发烧

呀依呀呀 受不了

呀依呀呀 心好焦

呀依呀呀 不得了

莫非我心中已动摇

……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美好的一种情愫呀。如果,时光再温柔一些,如果,时光里的人再长情一些,哪怕世事变幻,沧海变了桑田,每每忆及从前,也该是心头情思止不住地一漾再漾吧。

只是,如果自从分别后,十几年的时光如虚度,再次相见,双方真的如初见一般,当年的凌云志,依旧飘在云端,当年​的女儿愿,依旧虚无缥缈。如此,怕该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这不,晚唐诗人罗隐就遇到了此种苦笑不得的事,且把它用诗句记录下来:

《赠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我未成名卿未嫁:面对人生遗憾,不如调它一侃


要说这罗隐,素有诗才。故而,去长安赴进士试时,也是踌躇满志。想啊,当时的考试内容就是诗词歌赋,是他的强项呀,完全不在话下。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就铩羽而归。

《左传》云,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其实,不论是带兵打仗,还是要成就一件什么大事小情,开始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信心满满,撞南墙次数多了,自己也不知不觉先泄了气。

可罗隐不,光是这个考试,前前后后就考了十多次。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由于他一直名落孙山外,史称“十上不第”。

与云英横跨十多年的一遇再遇,就是发生在去考试的路上。最初,他从家乡浙江省杭州市奔赴长安途中,经过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俩人之间有没有故事世人不得而知,只是,重点在于多年后他们再次遇到。

很有缘分的样子。十几年后罗隐再度落第,再次路过钟陵,再次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不由心生无限感慨。

却不料云英一见面先惊诧道:

“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

罗隐便写了如上之诗赠予她,意思是:时隔多年,你还是像当年一般舞姿轻盈。只是,你怎么还没有为自己找到归属,而我,也一次又一次科举失意,这,大概是我们俩都不如别人吧。

严肃中不失幽默风趣,寓一腔愤慨于随口调侃之中,此诗亦谐亦庄,读来也是有趣。当然,这些都与罗隐的个人特质有关,大有种生活虐我千百遍,我把生活来调侃的味道。

我未成名卿未嫁:面对人生遗憾,不如调它一侃


作为一个屡屡在科举考试中落第,仕途基本无望的读书人,面对生活的一击再击,要多心酸有多心酸,要多沮丧有多沮丧,可罗隐这人,大发他段子手的特质,留下了不一样的风景,在诗句里,也算是人生的另一种圆满。

比如,对于屡试不第这件事,他写了《自遣》一诗: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可以高歌的时候,就尽情高歌,没有就算了,愁恨不理照样乐悠悠。今朝有酒大可今朝酣畅一醉,管它明天是否只能喝凉水……如此,是不是有种乐天的阿Q精神。

京师大雪,他写《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丰年又有什么用呢?在长安还有很多贫困的人,即使是瑞雪也成了灾难。一场大雪,诗人没有随之风花雪月,他看到的,想到的,念着的,不过是繁华之地,还有一些穷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他也写《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不论是平地,还是高山,有鲜花的地方,就有蜜蜂飞舞其中。只是,采尽百花酿成蜜,到底是为谁付出着辛苦,又是想让谁品尝到香甜。面对平常事物,不一样的角度入手,蕴藉哲思满满。

还有他的咏史诗,《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人们如果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那么,越国灭亡又怪谁呢?言辞犀利,直指本质,很有点儿基于辩证法之上的毒舌。

《筹笔驿怀古》: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是这诗的主旨吧。向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也,运也。其他的,还是不要多说了吧。也许,对于自身际遇的慨叹,也在其中了。

我未成名卿未嫁:面对人生遗憾,不如调它一侃


后人多说他是被段子手身份耽误的考生,如此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又有哪个当权的能够待见,更别说,适逢唐末,政局腐败,也就落得堂堂一届书生,空有一肚子才华,谋不到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那时,没有《吐槽大会》,没有《奇葩说》,也没有《脱口秀大会》,否则,罗隐也能在段子的江湖里笑傲风云吧。

幸运的是,到了晚年,他还是受到了杭州刺吏钱镠的礼遇,也就是那个给夫人写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吴越王。在罗隐不得不选择归隐,甚至写下了“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之后,向他递来了橄榄枝。至此,罗隐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于是,他先后任钱塘县令、镇海军节度掌书记、镇海军节度判官,大梁时又任吴越给事中、盐铁发运使,经唐末后梁两代,也算是发挥了一把余热。

今天,再看这个一千多年前的读书人,除了瞻仰他诗歌方面的才华,我想更多的是对于他人格的敬服,即使生逢乱世,受尽挫折,也不愿和背离自己原则的人和事妥协。

当年,考场内外也有大批善于闪转腾挪的人吧,相比较而言,罗隐愤慨也罢,吐槽也罢,或者,犀利,调侃,他都更忠于自己的内心,也更接近求学这件事的本源。

正所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段子手只是罗隐的表相,实质上,他称得上是一个真人。

我未成名卿未嫁:面对人生遗憾,不如调它一侃

-END

【作者简介:青青竹叶青。山高水远,文字相伴。浅浅文,淡淡情,写不尽的诗与远方。你若恰好在,我们一起聊聊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