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 高起點跨越——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排名挺進四強走筆

高質量發展 高起點跨越——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排名挺進四強走筆

2019年,長沙縣緊緊圍繞“強園富縣、優二進三、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在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保護和民生福祉改善上,超前謀劃、先行先試、整體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的步伐,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得到提升。 王深虎 攝

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跨越——长沙县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挺进四强走笔

星沙文化中心建成後,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聚集地。圖為兩位老人沐浴晨光,在星沙文化中心廣場打太極拳。

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跨越——长沙县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挺进四强走笔

2019年三一智聯重卡項目落戶長沙縣,總投資220億元。

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跨越——长沙县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挺进四强走笔

今年以來,長沙縣以智能製造統領產業轉型升級,共創建市級以上智能製造示範企業63家。圖為磐吉奧集團亞太地區總部近日在星沙產業基地建成投用。 盛 磊 攝

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跨越——长沙县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挺进四强走笔

今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獲批機場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3條國際貨運航線穩定運營,自開通以來累計進出口貨量2.4萬噸。圖為從加拿大進口的車釐子入境黃花機場。 盛 磊 攝

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跨越——长沙县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挺进四强走笔

長沙縣以“書香星沙”為主題,將星沙打造成一座“有書香、有溫度、有靜氣”的城市,這裡全民閱讀氛圍濃厚。圖為新建成的長沙縣文化中心。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長沙縣委宣傳部提供)

李 治 鞠文霞

擇一人白頭,擇一城終老,這是不少人對於幸福的夢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是有些人對成功的詮釋。

一家企業,一個產業,和一座城市又該有怎樣的風雲際會?

第十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100名和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名單日前揭曉,長沙縣在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排名中從2018年的第五位晉升至第四位,同時連續兩年穩居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第五位,繼續領跑中西部。

關於人、企業和城市,這裡發生了很多故事。

營商環境:“塘大、水好、魚活”

曾經,作為農業大縣的長沙縣夢想有自己的千億園區。

2017年,早已是千億園區的長沙經開區汽車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次年工程機械產業實現產值1046.3億元。

長沙經開區已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品種門類最齊全、知名企業聚集數量最多的經濟開發區,有“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園區內的三一重工、鐵建重工和山河智能已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

今年3月,三一重工市值重新超過千億。其半年度財報更是業績猛增,淨利潤超過去年一年。業界猜測,其全年產值有望過千億。

今天,千億企業開始佈局自己的千億單體園區!

9月,三一智聯重卡項目動工。投資達220億元、預計年產值超1500億元、輻射產值突破6000億元的三一智聯重卡項目,實現7天簽約、42天開工、90天騰地5000畝,這既是營商環境“星沙質量”的最新案例,又再次刷新了湖南招商引資的速度!

三一智聯重卡項目全面達產後,將實現30萬臺智聯重卡、30萬套駕駛室、60萬臺柴油發動機和新一代工程機械的規模生產,將成為三一集團首個千億級單體園區。

道依茨柴油發動機項目與三一智聯重卡項目同步開工,將致力打造成中國乃至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柴油發動機生產基地。依託該項目,三一快速崛起的智聯重卡業務將實現規模化發展,有望為湖南貢獻一個世界級重卡品牌,填補產業空白,推動湖南先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從工程機械到智能製造,央視《對話》欄目慕名走進長沙縣現場拍攝。三一重工掌門人梁穩根和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及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本地行業鉅子侃侃笑談,躊躇滿志。

觀眾區,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沈裕謀等區縣負責人聚精會神,笑逐顏開。三一從湘中一隅走出,第一站就到了長沙經開區。從千億產業的佼佼者到千億企業,再到培育企業千億單體園區,三一和長沙縣,有很多故事值得回憶,有上佳的緣分、更有令人期待的精彩未來。

沈裕謀形象地比喻:“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口池塘,產業項目如同池塘裡的魚,營商環境如同池塘的水。塘大水不好,魚肯定養不好;塘小水好,魚肯定養不大;只有塘大水好,才能養出更多大魚。”

一個人選擇一座城市,實際上就是把他的一生交給了這座城市。一個企業,同樣如此。

一位政府人士分析長沙縣高質量發展的秘訣,認為敢為人先的精神、科學合理的產業謀劃和用心的服務缺一不可。

長沙縣高質量招商,招高質量商,又紮紮實實幫助企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初,長沙縣研究出臺營商環境優化年“1+4+4”整體工作方案,形成20條具體政策和措施,並開展了評價調查、形成了問題清單,以企業需求和群眾滿意為導向,全面建設“五心”營商環境——最省心的政務環境、最貼心的服務環境、最放心的法治環境、最暖心的人文環境和最安心的生態環境。同時,效能提速、實體經濟降成本、企業家權益保護、政策落地四大專項行動全年有序開展。

為解決企業融資難、用工難、配套設施不全等問題,縣優化辦牽頭收集整理企業反饋問題,形成問題清單,先後三批次將1493個“營商環境”企業反饋的問題向57個部門進行了交辦,其中1466個問題完成整改。企業滿意率100%。

為了讓企業把錢用在刀刃上,把精力用在研發上,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長沙縣出臺系列舉措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對於縣內工業企業,按各項標準給予相應補貼,讓稅費、報建、電力等費用不斷“瘦身”。幫助企業鋪好“節約成本”路子,在持續降成本中發展壯大實體經濟。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城市格局有多大,項目建設和營商環境的未來空間就有多大。

“塘大、水好、魚活”的產業格局正在不斷擴大,每天都有精彩的場景上演。年末,捷報頻頻:長沙縣穩居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排名第5位,躋身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第8位;長沙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位居全國經開區第8位,長沙縣上升至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第12位,均位居中部第一!

智能製造:風景這邊獨好

只見流水線車水馬龍,卻沒有多餘的喧鬧轟鳴。長沙經開區索恩格生產車間裡,51條生產線正馬力全開。起動機與發電機生產車間整流器生產線上,工人只負責上下料,所有加工自動完成。索恩格長沙基地已實現年產銷超1000萬臺套,工業產值達到近40億元,每畝產值近4000萬元,畝均稅收超過270萬,創下全省工業企業最高紀錄。

“國內每生產3輛車,就有1輛車的電機來自長沙索恩格工廠。”索恩格汽車部件(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孫國忠說。索恩格在全球擁有14個研發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中國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都設在長沙縣境內。今年5月,索恩格新能源汽車技術全球研發中心和工業園二期項目繼續在這塊寶地上開工建設。

長沙經開區、臨空經濟示範區、現代農業創新示範區、黃花綜合保稅區,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業健康成長。特別是經開區,早已成為湖南工業經濟的重要驅動力和核心增長極。

近年來,長沙經開區圍繞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產業形成了千億級的先進裝備製造業集群,圍繞整車製造及零部件產業打造了千億級的汽車產業集群,圍繞集成電路推動電子信息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兩主一特”產業規模發展成效顯著。今年,依據新形勢長沙經開區提出了“率先打造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區、率先建設5000億國家級園區”的總體目標;規劃了到2021年,建設國內領先的智能製造應用基地、示範基地和創新基地,打造國內領先的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主導優勢產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率先建成5000億國家級園區。到2025年,主導優勢產業全面實現智能化轉型,打造三個千億以上產業,建成“湖南第一,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世界級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兩步走”的戰略。

長沙經開區明確了圍繞打造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區建設,推動形成一批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圍繞工程機械、汽車、先進軌道交通、集成電路等優勢特色產業鏈發展,全面推進強鏈、建鏈、補鏈、延鏈工作,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企業;圍繞多元融合發展理念,推動現代高端製造業與現代高端服務業協同發展;圍繞智能製造、智慧園區、工業互聯網“三位一體”推進機制,推動跨行業、跨領域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園區落地,支持三一集團、遠大科技、鐵建重工、山河智能建成國際領先的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智能製造公共服務新體系的具體目標;推動實施打造智能製造示範基地、應用基地、創新基地,推動主導優勢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建設“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人才高地”,優化園區智能製造發展環境;促進“軍民融合”協同發展,為智能製造提供發展動能和高端支持的“三類基地、三大基礎、一種模式”的行動框架。

湖南工業看長沙,長沙工業看星沙,作為全省製造業發展的主戰場,長沙縣緊扣 “一帶一路”“一帶一部”等系列戰略部署,大力培育、引進“瞪羚企業”“獨角獸”和行業領軍企業,全速助推製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努力爭當中部地區崛起的“製造引擎”,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長沙縣的智慧和力量。

第十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100名和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榜單顯示,與競爭縣市對比,長沙縣多項指標具有優勢,居民收入增速排名第1,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投資增速排名第2,消費增速排名第4,各項經濟指標穩中有進,發展形勢積極向好,後勁持續迸發!

優規賦能:邁向大都市經濟

元旦春節臨近,家住長沙市開福區伍家嶺的李先生找了個週末,驅車來百聯奧特萊斯購物廣場買衣服。

百聯奧特萊斯入駐國際名品、流行品牌、進口直營等各類品牌共計240多個,涵蓋服裝、化妝品、配飾、餐飲等多個類別。已開業的10餘個國際名品以及即將開業的MICHAEL KORS、DUNHILL等國際名品,令他和不少長沙市民充滿期待。

東部臨空產業城是城市文明的產物,更是產業規劃建設的碩果。

從坐擁空港、高鐵、高速交通樞紐的便捷,到連接國家級長沙經開區、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黃花綜合保稅區、高鐵新城等平臺載體,再到南接粵港澳大灣區、北毗長江經濟帶,在全國範圍資源優化配置中,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擔當著湖南創新發展、開放崛起的重任。

這是長沙縣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近兩年先後引進長沙百聯購物廣場、湘域國際廣場、喜來登酒店、北京師範大學長沙附屬學校等項目,實現了機場周邊五分鐘車程內,商貿綜合體、星級酒店、國際化學校、現代化醫院、生態公園、停車場等多種生活服務業態從無到有,“城市的機場”正向“機場的城市”轉變。

看東部臨空產業城發展,視野要放進長沙縣從縣域經濟時代邁向大都市區經濟時代規劃佈局的背景下。

縣域經濟提質增效步伐加快的同時,長沙縣積極協同協調培育經濟增長極,按照“一核三城”發展思路,以長沙經開區及星沙主城區為核心,積極推進北部現代服務城、東部臨空產業城、南部國際會展城建設,經濟發展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以“優規賦能,優建提質,優治便民”為核心理念,長沙縣主動規劃、承接省會乃至長株潭大都市區的功能,瞄準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地,選聘國土空間規劃、策劃和產業規劃、城市風貌和設計規劃方面的專家,獨立自主開展規劃工作,充分考慮產業和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確保規劃符合長沙縣未來經濟社會發展。

城市的規劃佈局,決定未來產業發展空間。

長沙縣正按照老城區“對標上海、提質星沙”,新城區“對標上海、高於城區”的要求,全力拓展“一核三城”,著力構建“兩軸四區”空間佈局,深入實施“西融、北進、東拓、南聯、中優”差異化發展戰略。堅持“跳出星沙看星沙、跳出星沙謀星沙”,站在“一帶一部”和“長株潭一體化”戰略高度,完善《長沙縣一核三城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推進《長沙縣遠景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按照“主動承接擔當省會功能”要求,加快優化核心區品質;按照“勇當開放先鋒、壯大臨空經濟”的要求,助力建設“長沙航空四小時經濟圈”;按照“推進大發展、成就會展城”的發展要求,全力打造以高鐵經濟和會展經濟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集聚新區;按照“學雄安、建北城、綠色發展、先行城鎮”的總體要求和“高點定位、快速推進、要素保障”的工作方法,把北部生態服務城打造成落實“五大理念”的新城區、創新發展的新平臺、綠色宜居的新標杆,加速形成大都市區發展新格局。

歲月將帶走一年,歷史又掀開新的篇章。全縣圍繞“強園富縣、優二興三、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聚焦經濟抓產業、抓項目、抓城市、抓民生,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站在更高起點上,開始新一輪出發。

今天的長沙縣,朝向“率先現代化、追趕前三強”目標闊步前進,為爭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地而不懈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