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駕駛人被撞致死,肇事車逃逸線索極少!桂林民警通過大燈碎片“拼出”真相

三輪車駕駛人被撞致死,肇事車逃逸線索極少!桂林民警通過大燈碎片“拼出”真相

12月15日,民警將侯某堂抓獲。


12月14日凌晨,國道322線塘市路段發生一起事故,桂林興安交警認定該事故為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然而,由於事發時間不能確定,事發地點偏遠無監控,又無目擊者,這給偵破帶來了難度。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天的努力,民警幾經周折,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並赴外地將其抓獲。

1、現場線索極少 破案難度高

12月14日早上8時34分許,興安縣交警大隊值班室接到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指令:有一輛電動三輪車在國道322線塘市路段掉入水溝,1人已死亡,請派人前去處置。接到指令後,值班民警立即趕赴現場。

經現場勘查,民警發現電動三輪車是連人帶車掉到路外一米多深的水溝裡,經法醫確認駕駛人當場死亡。隨後,民警發現該電動三輪車尾部有明顯的碰撞痕跡,路面上散落有車輛的大燈碎片,民警初步判定該事故為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然而事故現場比較偏遠,沒有監控攝像頭,又無目擊證人,這無疑增加了案件偵破的難度。

因案情複雜,性質惡劣,後果嚴重,值班民警迅速將情況向中隊領導及大隊領導彙報。大隊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指示啟動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偵破機制,派精幹警力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增援,並迅速設卡攔截,調集車輛沿路搜索追擊。

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警方迅速組成現場勘查組、車輛追緝組、外圍走訪調查組、視頻監控查詢組展開工作。通過各方查找,終於核實死者系全州縣鳳凰鎮汪裡村人,但其近期一個人在家生活,何時從家裡出來無人知曉,導致案發時間難以確定。雖經過一天的緊張工作,可辦案民警仍沒有發現一絲的破案線索。

2、通過大燈碎片“拼出”案件真相

案發第二天,事故中隊所有民警、協警接到任務後放棄週末休息,召開案情分析會,對各組蒐集到的線索進行彙總、分析梳理,經過對案情的細緻研判後重新制定了偵破方案:一方面繼續調取沿路監控、走訪摸排;另一方面在沿路張貼破案懸賞通告,並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破案懸賞通告,同時協調、動員社會力量蒐集破案線索。

通過在案發現場提取的大燈碎片,辦案民警、協警對轄區內大小修理廠進行走訪,以確定肇事車輛的車型,並以此來查找其蹤跡。經過大量的工作,辦案民警初步推斷該款車燈應該是類似2017款解放J6P大型貨車的車燈。

得知車型後,負責調監控的警組開始重點篩查此類貨車。因為案發時間無法確定,這給民警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他們死盯屏幕,對每一輛類似的過往車輛認真、耐心、細緻地甄別,終於發現一輛車牌號為皖S*****的解放牌大貨車有重大作案嫌疑。通過對該車的行駛軌跡進行跟蹤查詢,最終鎖定該車在泉南高速六景收費站下高速。

3、肇事者受問詢時還在狡辯

隨後,辦案民警撥通該車登記時所留的電話號碼,可經溝通發現,此號碼的主人並非實際車輛所有人的電話。後經多方調查,終於鎖定該車的實際駕駛人是安徽省利辛縣人侯某堂。辦案民警立即打電話聯繫侯某堂,當侯某堂接通電話後,聽到是興安交警在找他,他立即承認自己在12月14日凌晨駕車至興安縣時出了事故。

彼時,侯某堂正在南寧市橫縣,經辦案民警的規勸,侯某堂表示願意配合興安交警調查處理,並主動到就近的橫縣交警大隊六景中隊投案。12月15日晚,民警驅車400多公里趕赴橫縣,將肇事駕駛人侯某堂抓獲並將其押解回興安接受調查。

辦案民警連夜對侯某堂進行突審。侯某堂供述稱,他在事發當時有點犯困,不知道撞到了什麼東西,但是他在出事後往前開了幾百米才停下來檢查,發現其車輛大燈破損了。他往車後看了一眼,沒有發現什麼其他東西,就駕車離開了。可辦案民警通過對事故現場的勘查判斷,侯某堂稱不知道撞到的是什麼東西的說法,純粹是在狡辯。最終在鐵證面前,侯某堂承認自己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事實。

12月17日,侯某堂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到了看守所那一刻,侯某堂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交警提示,晚間駕車時,切記要注意減速慢行,切勿疲勞駕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要第一時間救助傷者並報警,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心理肇事逃逸。

記者莫俊 通訊員唐仕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