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转让操作频现!“甩包袱”过年关的那些公司,你们还好吗?

低价转让操作频现!“甩包袱”过年关的那些公司,你们还好吗?

近日来,A股市场低价转让资产操作一出接着一出,堪称一部大型的“甩包袱”神剧——前有曾经的“中国冰箱出口冠军”奥马电器2元出售P2P资产,后有被称为“中国版Zara”的拉夏贝尔1元转任子公司60%股权,在这期间还掺杂着*ST凯瑞、熊猫金控、*ST宇顺、大晟文化等一些不为人知的公司在“跑龙套”。

简而言之,它们频频甩卖资产的操作,也使得A股市场的“年关”变得热闹起来。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司低价转让资产的背后实际山也透露出一些难以言喻的无奈和心酸。就拿奥马电器来说,该公司曾经通过冰箱主业做到过全国冰箱出口冠军的位置,但随着跨界经营——家电+互联网金融的“失利”,该公司昔日风光早已消失殆尽,因此不得不低价出售互金业务。

那么,这些公司低价出售资产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伤”?而从这些低价转让的事件中,市场又可以得出什么教训呢?

不太好的“甩包袱”公司们

1、拉夏贝尔1元转让形际实业60%股权

12月18日晚间,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拉夏企管拟以人民币1元的交易对价转让所持有的形际实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形际实业”)60%股权,以整合及优化现有资源配置,进一步减轻公司经营负担,聚焦核心女装品牌发展。

低价转让操作频现!“甩包袱”过年关的那些公司,你们还好吗?

对于此次转让,拉夏贝尔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转让是基于当前行业环境和形际实业经营情况决定的。截至2019年11月30日,形际实业资产总额2929.51万元,净资产-5057.43万元;2019年1-11月,实现营业收入903.84万元,净利润-3711.64万元。

然而,子公司盈利不佳的同时,拉夏贝尔本身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因此前的疯狂扩张,目前的它深陷于亏损的泥潭。据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7亿元同比减少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5亿元,同比减少444.7%。与此同时,由于经营不佳,拉夏贝尔也走上了关店的路,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境内线下网点较2018年年底已净减少2400余个。

2、*ST凯瑞拟0元转让三家子公司股权

昨日晚间,*ST凯瑞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持有天津德棉矿业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德棉)100%股权、北京晟通恒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晟通恒安)51%股权、深圳市宝煜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宝煜峰)100%股权一并转让给北京乾元红升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本次股权转让价格均为0元。本次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后,公司不再持有上述待转让公司的股权或任何股东权利。

低价转让操作频现!“甩包袱”过年关的那些公司,你们还好吗?

一口气转让三家公司的股权,还都是0元转让,此消息一出立马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而对于为什么0元转让子公司股权,*ST凯瑞解释称,鉴于待转让公司中晟通恒安、宝煜峰目前账面值均为 0 元,且无实际经营;天津德棉虽然净资产为725.34 万元,但鉴于其处于失控状态,且股权被查封、无实际经营,故上述三家公司股权转让定价依据均为 0 元。

需要注意的是,*ST凯瑞“甩包袱”的同时也暴露了该公司“保壳”的危机。据财报显示,从净利润方面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达1591.82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62.77%。而截至到三季度末,该公司仍为扭转亏损的局面,亏损额高达1885.35万元。如果第四季度其仍无法填平前三季度的业绩“深坑”,该公司将被暂停上市。

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两家公司低价转让资产之外,近日来*ST宇顺、奥马电器、大晟文化也都出现了低价转让子公司及此前收购的资产的动作,而这些动作的背后也暴露了子公司“经营不善”的状况。此外由于甩卖相关资产,奥马电器、熊猫金控、大晟文化等公司还收到来自交易所的问询函。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以上公司而言,此前千辛万苦拿下的资产就变成如今迫不及待想要甩掉的“包袱”了。

从“低价转让”中吸取哪些教训?

综合上述几家公司低价转让资产的举动来看,不难发现它们其中大部分都逃不过跨界转型“失利”的案例。

在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来,上市公司纷纷玩起“跨界”,互联网金融、大健康、游戏、新能源、教育等新兴行业很受青睐。然而,跨界成功者寥寥无几,大部分都纷纷熄火,有的甚至拖累主业深陷泥潭,奥马电器、熊猫金控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10月,赵国栋成为奥马电器实际控制人,也由此开始着手将奥马电器往“家电+互联网金融”这个方向上转型。期间,他通过收购中融金股权,将奥马电器粘上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随后,又完成了对乾坤好车等资产的收购,从而逐渐建立起公司的互金版图。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大面积爆雷事件,可谓是让奥马电器叫苦连天——不仅拖累主业冰箱业务的经营,而且还使公司陷入亏损的泥沼,直至现在的1元转让互金资产。

再来看熊猫金控,由于环保政策趋严对烟花爆竹业务造成一定影响,熊猫金控走上了从烟花业务转型互联网金融的道路。2015年,实控人赵伟平将“熊猫烟花”更名为“熊猫金控”,成功站上了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不幸的人总有相似之处”一样,该公司也没能逃出2018年P2P暴雷事件影响,因此该公司此次转让的熊猫资本是熊猫金控的投资管理平台,主要从事P2P网贷业务。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没有很强的财力和物力的公司,专心主业才是王道,毕竟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从产品优势、管理架构、组织模式、企业文化、品牌认知等各方面来看,发家业务就是公司企业基因。一旦到了新业务领域,脱离了自身的基因优势,很容易就会水土不服。

当然,除了脱离自己的企业基因之外,选错了风口也是一大原因,毕竟P2P行业大厦将倾之际,身处其中的跨界者自然首当其冲。

而除了跨界转型失利之外,也不排除是并购重组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比如,*ST宇顺1元将长沙触控100%股权转让给永州市福源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的动作。

据了解,*ST宇顺是一家为智能手机整机制造商提供全方位触控显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公司,而长沙触控主营电子技术研发、通信产品研发,及其他电子设备研发和制造,按理来说是业务相近,一脉同承的并购。

但据*ST宇顺公告显示,其子公司长沙触控的经营状况实在是比较“惨淡”。今年前三季度,长沙触控实现营收1560.52万元,净利润为亏损258.11万元,净资产为-2347.34万元。对此,*ST宇顺表示,由于长沙触控的经营状况不佳,处于亏损状态,本次转让长沙触控股权,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公司资源。如果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将降低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这种状况,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并购重组有一个相对复杂和漫长、不确定性强的过程,被并购公司经营持续性存在着不确定性。之前,一些公司并购重组时,有些公司收购价格较高,导致出现大幅商誉减值和计提情况。有些上市公司对于并购重组考虑不充分,需要回归主业,剥离相关资产。

因此可知,资本世界瞬息万变,没有强大的功力去消化的话,并购重组很容易会成为一个隐藏的“地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