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一生困顿坎坷,婚姻不幸,呕心沥血铸就文学丰碑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王家堡村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一贫如洗的家庭无法养活。7岁时,他被过继给了延川县郭家沟村的大伯。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像一枝迎风孑立的崖上梅花,从未被主流文坛认可。从穷小子到大学生,从小编辑到大作家,路遥的一生坎坷波折。

然而,在一次次的困顿折磨中,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犹豫不前,而是凭着一股韧劲和无畏的精神,铸就了文学上的一座丰碑。


一、从苦难的童年到“温暖的摇篮”,面对命运捉弄,终不甘屈服

1988年,延安大学五十年校庆之际,已是知名作家的路遥专门为母校题字:“延大啊,这个温暖的摇篮!”,表达对母校的崇高敬意。

多年来,经受坎坷挫折的路遥,对敞开胸怀接纳自己的母校感情深厚,延大之于路遥是“一朝相知,终生拥有。”

有谁知道,贫苦农民出身的路遥最终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期间遭受了多少挫折和打击。

1966年,路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学校——西安石油化工学校。此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全国所有大专院校都停止招生。鲤鱼“跳龙门”,吃上“国库粮”的梦想被打破。

两年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一心想“跳出”农门,以极大热情投入革命狂欢中的他,再次受到命运的嘲弄。作为“老三届”,他只能响应国家号召,灰溜溜卷着铺盖回到了老家。

路遥:一生困顿坎坷,婚姻不幸,呕心沥血铸就文学丰碑

1973年夏,全国高校普遍恢复招生,路遥上大学的梦想被再次点燃。延川县文体局依次向几所大学作推荐,但都因他“政审”不过关,不敢接收。最终,在县委领导的帮助下,才正式被延安大学录取。

大学生活,路遥如鱼得水,尽情畅游于知识的海洋,一部部地阅读中外名著,为将来投身文学事业积累着,准备着。

延大是路遥命运的转折点,是他生命的续航站,他正是在这里蓄满了能量,才能在今后的文坛上熠熠生辉。


二、从小编辑到大作家,不断超越自我,确立文坛地位

路遥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无法避开的一页。上世纪80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段。他依靠一部部厚重而坚实的作品,确立了新时期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1980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同年,《姐姐》获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3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这些荣誉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路遥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努力,更离不开他对自我的不断超越。

大学毕业时,路遥如愿以偿被分配到《陕西文艺》编辑部担任编辑。

本职工作之外,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期待自己的创作有由茧到蛾的突破。

路遥:一生困顿坎坷,婚姻不幸,呕心沥血铸就文学丰碑

1980年,他集中精力创作完成了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因与当时文坛潮流不甚合拍,发表时,颇经历了一番波折。

1982年《人生》发表后,随着它的走红,有人断言,这是路遥创作道路上不能再逾越的一个高度。但当时才三十岁出头的路遥,不甘心就此躺在功劳簿上安享余生。

他告诫自己:“要忘掉你写过《人生》,忘掉你得过奖,忘掉荣誉,忘掉鲜花和红地毯。从今往后你仍然一无所有,就像七岁时赤手空拳离开父母离开故乡去寻找生存的道理……”。

他冷静地定位自己,然后蓄势待发,要再次超越自己,决定在四十岁前完成一部百万字的文学巨著。

他用三年的时间,积极谨慎地为创作《平凡的世界》做前期准备工作。

又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百万巨著《平凡的世界》全部的创作工作。

路遥:一生困顿坎坷,婚姻不幸,呕心沥血铸就文学丰碑

创作期间,路遥经受了拒稿的打击和不被认可的尴尬,还因持续高强度的劳作,无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身体亮起了“黄灯”。

1988年5月25日,《平凡的世界》终于全部创作完成。当这部作品乘着广播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爱,它“是沙漠中的甘霖,是美好的精神食粮,给无数普通人带去温暖、带去前行的希望!”它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三、从浪漫的爱情到现实的婚姻,两者都刺痛了他的心

路遥一生共经历过了两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第一段感情,是和北京知青林虹的恋情。

当时,路遥用情颇深。1970年,延川县招工,路遥把争取到的招生指标让给了这位姑娘。可林虹进城后不久,就寄来了绝交信。

当时,路遥因为文革问题,正在接受“秘密调查”。林虹的“分手信”无疑又给他当头一棒,使他敏感的心理雪上加霜。绝望时,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这次失恋,对路遥的影响和打击很大,他一生都没有走出这段恋情所带来的幸福与阴影,甚至在他后来塑造的很多文学形象中,都能依稀找到这位恋人的影子。

第二段感情,就是他与妻子林达的恩怨情仇。

路遥和林达曾是同事,林达也是一位北京知青。两人在交往过程中,慢慢产生好感。

1978年,结束了长达六七年的马拉松恋爱,他们结婚了。婚后短暂的甜蜜过后,裂痕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显露出来。

爱情可以风花雪月,但婚姻则意味着柴米油盐和锅碗瓢盆。两人在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路遥:一生困顿坎坷,婚姻不幸,呕心沥血铸就文学丰碑

另外,路遥经常长时间赴异地写作、调查、采风,无暇顾及家庭。婚后多年,林达独自抚养孩子,一直默默撑起这个家。

路遥的写作事业是长期性的,林达看不到尽头,慢慢对婚姻产生了绝望。

她曾多次提出离婚,路遥处于种种考虑,一直没答应。在去世前三个月,林达扶起病中的路遥,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婚姻不幸,使病重的路遥深陷于夫妻感情破裂的深谷之中不能自拔。


四、巨星陨落,让人扼腕叹息,其文学精神永存

路遥的去世无疑和其家族遗传肝病有很大关系,但多年来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也起了助推作用。拼命抽烟、通宵达旦地熬夜,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

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期间,由于长期持续高强度的劳作,曾经累到吐血。

带病创作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完稿时,路遥的身体彻底垮了。终因不治,于1992年11月17日8时20分,人生永远定格在42岁。

路遥:一生困顿坎坷,婚姻不幸,呕心沥血铸就文学丰碑

他给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一个沉重而孤独的背影,给家人、朋友以及热爱他的广大读者留下了无限哀思。

路遥就像一团激烈燃烧且过于炽热的火焰,照亮了黑暗中的每一处角落,但却灼伤了身边最亲、最近的人。

就像朋友作家海波所说的:“他把最好、最大、最本质的一面献给了社会、献给了读者,而把阴影留给了他的亲人。”

路遥虽然离开了,但从未远去,他迸发的激情、深刻的思想以及坚韧的文字永远激励和感动着一代代青年,他铸就的经典也会深深地留在岁月的记忆中。

参考文献:

《路遥传》 厚夫著

纪录片《路遥》

纪录片《路遥▪撞击时代》

作者燕子做窝:80后宝妈,与你一起看遍世间百态,分享人生悲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