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交易中,我们交易者恐惧的就是“恐高症”啊,恐高,害怕,不敢进,导致错过一波一波的行情。

我们都会有“恐高症”(恐低症是一样的,都是害怕追高或追低,我们统一就都按照恐高症来分析),例如:某只股票从10元涨到15元,回头看10元,觉得15元高了,恐高,不敢进,但很快涨到20元,后悔啊,但回头看15元,此时觉得20元高了,恐高症,不敢进,没想到涨到了30元,更加恐高,不敢进、、、、妈的,结果涨到50元了,一路盯过来了,想死的心都有了。

抄底摸高是大忌,不能抄底摸高,可是等到价格出现了所谓的趋势信号后,都已经涨了一段时间和幅度,对比过去的低价格,就会后悔当初为何没进,会觉得现在的价格高,“恐高症”产生,就会导致不敢追,越涨越觉得价格高,越不敢追,就错失了一波一波的趋势行情。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十多年前我也有恐高症啊,和大家一样,我记得好像是在06年牛市的时候,当时一些机构发研报,说说苏宁这只上市公司好,我当时也研究了一些,觉得是不错,准备买,可是在我准备买的时候,害怕胆怯了,因为看了看06年上半年的苏宁,价格一路涨,翻了3倍左右了,而且那几日苏宁连续涨停,觉得空间能还有多大?当时只剩下后悔了,后悔自己的研究晚了一步,要是自己早点去发现就好了。恐高啊,越涨,越恐高, 2007年底回过头去看看,即使我当时买入,也能翻十倍了。

那时离我做开始交易的时间都有八九年了,但是即便如此,当时的恐高症依然在,而且也是比较严重,让我错过了不少的行情,当时商品和股市全是牛市,本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却成了亿万富翁的隔壁老王。

很多人都说这是心理的问题,要克服这个心理,但是你可以暂时麻醉自己,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但是就如同我们小时候,晚上出门时,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其实内心还是很害怕,手抖个不停。这不是心理麻醉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单纯是心理上的问题,而是我们交易水平的问题。

当然我后面是解决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解决了,反正没刻意去解决这个问题,随着交易理念的成熟和交易体系的完善,也不知道何时就偷偷摸摸地没 了。

结合自己的经验,就给大家提供一个比较快速、相对简单的方法。

出现恐高症的重要原因,是害怕被套、害怕止损大

当行情不断上涨,相比过去显得“高”了,无意中就会想到,如果行情一旦折返下跌,相比于上涨的起始点,则下跌的空间看起来很大,如果真的下跌到那个位置,则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害怕大止损、大亏损。例如股票从10元涨到15元,如果行情见顶回落,跌到10元,我们就会亏损30%多,如果再从30元的价格回头看10元,那下跌的空间更大,一旦跌到10元,我们将损失近70%,如果再从50元的价格看10元,就会导致价格越涨,回头看当时的低点,落差越大,风险越大,损失越大,自然越涨,恐高症越大,就不敢进。

做个比喻,我们住在塔楼高层,从18层一眼望一楼地面,无意中会想到,如果摔下去,就会跌到一楼,跌落空间很大,我们就很难可能摔死,我们就会害怕、颤抖,“恐高症”就会产生。

可是我们习惯住在高层,我们当初是怎么克服恐高症的呢?刚开始我们住在高层的时候,我们也会害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看一楼,不看一楼地面,我们就盯着我们住着的这个楼层,相对于我们住着的这个楼层而言,我们还是在平面上,看不到摔下去的空间多高,眼不见心不烦,就不容易感觉到害怕。时间长了,内心就接受了,慢慢就习惯了。

所以克服“恐高症”的简单方法:就是不要站在18层,老盯着一楼的地面,就盯着18层的这个楼层。交易中,就是不要老盯着前面的低点,不要总和过去的低点做对比,而是看当前价格的区间,放大当前图,是否符合你的入仓信号,看当前的价格区间,便没有了失落差。另外,你站在18层,盯着17层,你也不会害怕,因为从18层摔到17层,也不会摔死,所以你根据当前价格,提前设好止损,17楼就是你的止损线,也是你盯着的平面,虽然下面可能跌的空间很大,但是没关系,即使行情真的大跌下来,你的点位止损小,你不会从18楼直接摔到地下一楼,而只是摔一层,从18楼摔到17楼,或从17楼跌到16楼而已,根本就摔不死,也不会摔伤,你的恐惧症大幅减弱。

综上来看,你盯着当前的价格区间,看是否符合你的入仓信号即可,同时想好你的止损点位,盯着你的止损点位,就看不到那么大的价格落差;而且即使行情真的转势或大跌,没有关系,提前想好“点位止损”,有止损做保护,你的损失很小。

当出现几次,你入场,赚了大钱,尝到了甜头,同时即使行情转势或大跌,你有止损保护,亏损比较小,远远小于行情的跌幅,你远没受伤,亏小赚大,你就不害怕了,时间一长,你的恐高症就慢慢消失了,这样你就喜欢上跟随趋势,敢于做强势股,强者恒强。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谈论交易的欲望与恐惧,实际上就是在探索市场的本质和交易的本质,或者探究市场的人性或群体行为。

市场的形成是由人性中的欲望与恐惧而形成,其中伴随着击鼓传花的情绪传递过程。也就是说,群体行为会持续一段时间,持续加强,从而达到极限,最终破灭的过程。而破灭并不代表着结束,市场会向相反的方向继续传递欲望与恐惧的循环过程,也就是生生灭灭,循环不息。围绕这种人性的情绪过程,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实际上市场波动是在一个可控的范畴只中运行的。也就是说,了解到市场本质规律是不变的,但市场价格波动的细节变化却是异变的,是由博弈双方厮杀而成的,绝对不会是一个固定的变化逻辑。以上的洞见,就已经打破了所有技术理论的局限性,一旦落入技术理论的假设和定式,谎称说是做概率,那就只是赤裸裸的赌徒,交易是赌博吗。那些顶级高手,巴菲特索罗斯,他们做交易是赌博吗。那些一如既往获利的人,他们是赌徒吗。只要还是赌徒,就一定会沦为失败者,这是不智的。

知道了市场本质还是不行的,毕竟规律是规律,交易是交易。换句话说,生意就是生意,没有个人情感,只有利益驱使。所以我们必须控制风险的情况下,谋求最大利益。这是做为一个交易者必须做到的,也是交易者必须思考研究和必须掌握的生存本能。

在上述过程中,不能假以他人来完成对交易的探究,必须经由自己来完成。本人只是提供一个方向和思路,顺着方向研究下去,真正的交易者就诞生了。换句话说,了解了欲望与恐惧,了解了市场本质规律,了解了趋势和人性,了解了交易与博弈,才能打开新的格局和新的界限。

一般来说,我们做交易,很少去想开仓之前或开仓以后的各种细节问题。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冲动、欲望、恐惧、担忧这些负面情绪上,然后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诠释解释市场现象。实际上,我们这种视角是错误的,这种思维方式只会带来失败。

对于真正的交易者来说,在开仓之前,怎么开仓,长线还是短线,在哪里开,开多少仓位,错了止损是多少,做对了加不加码,加多少仓位,怎么止盈,用什么机制保护自己盈利,在开仓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而这些都不能是固定值,知道吗?如果把任何一个资金管理或操作系统的数值固定下来,就会机械化而不再动脑,那么交易就成不了艺术。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当下的情况,对行情大小的判断,来制定用多少兵马,承担多少兵马的损失,有利可图时派多少兵马乘胜追击利润,每一次排兵布阵都不可能一模一样。我们的对手肯定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用一个死套路对付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不是在找死吗。实际上交易跟做生意和打仗没有任何分别,都是策略博弈致胜。当我们开仓进去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是应对和行动,多次交易下来,必然肯定是获利的。

交易不是以偏概全,而是方方面面,面面俱到的了如指掌。这种统帅级别的思维逻辑,一定要养成。结合对市场的了解,对趋势的了解,对牛熊的了解,对人性的了解,将无往而不利。而这些逻辑中,绝对没有欲望与恐惧,没有主观,只有客观。不是了解一点点,就引以为傲,这种井底蛙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市场本身就充满了刺刀,那种对风险的敬畏来自对市场的彻底了解,自大傲慢的人必将受到承重的打击,甚至出局。

记住了,价格变化走在未知之前,技术知识和基本面走在未知之后。解释一下,价格变化,一般都是走在群体大众的反应之前,市场涨跌已经走出来了后,技术面和基本面才能够去解释市场的涨跌,这是分析师的范畴,而交易者的范畴必须走在群体大众反应之前,不然就会沦为击鼓传花的牺牲品。

假设突破某个点或线,以此开仓,那么市场并没有明显大幅上涨或下跌,也并无基本面的支撑,唯一能知道的,只能知道风险是多少,盈利多少是不可能知道的,胜负的概率必然是50%,只有彻底了解开仓时的真实处境,才能够从容应战,而不是靠欲望与恐惧左右我们自己。等待市场大幅涨跌波动以后,当利好或利空的消息漫天飞,一般市场离见顶或见底就不远了。换句话说,获利来自未知到已知的时间差,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拿时间换空间,拿空间换利润,这才是交易的本质。无论多么聪明狡诈,多么懂得解释市场的波动,也无法打破交易本质这铁一般的事实。

在研究交易的欲望与恐惧过程中,就已然超越了欲望与恐惧,只剩下交易者的范畴。这种探索必须抱着自由开放的心态,不要下结论,只是无限的探索下去,可能在某一个点的时候,你我就在同一个思维频率上了。交易高手只有一种,交易方法也只有一种,所以交易高手们会在同一时间内蜂拥而至,抢掠失败者手上的金钱。


9张思维导图告诉你中国股市的本质

1、股市导图总纲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2、k线基础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3、均线基础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4、切线基础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5、指标分析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6、统计分析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7、选股方法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8、板块轮动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注意:导图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市场机会判断方法,投资者可以对市场和个股的机会准确判断,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方法对机会进行选择,从而使自己的买卖有根有据,明明白白,并准确把握买卖的时机!

1.市场循环过程中的机会分类

(1)做底过程的机会:股价经过下跌后,技术要素在低位,出现见底止跌后震荡筑底的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和下跌空间较小、时间较长,以反复震荡为主。风险较小,控制风险的方法是破位止损。适用于套利投机者,价值投资者中线买入要能经得起震荡甚至诱空的风险。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2)上涨过程的机会:股价突破下降趋势和底部形态,形成上升趋势至上升趋势破坏的过程。

属于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空间最大、时间较长,以大涨小跌为主。中期无风险,短期有调整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用于趋势投机和趋势投资者。

(3)做头过程的机会:是指股价经过大幅上涨后,技术要素在高位,出现见顶后的震荡做头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和下跌空间较小,时间较长,以反复震荡为主,多呈现复合型态。风险较大,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以减仓和平仓为主。

(4)下跌反弹过程的机会:下跌反弹过程是指股价破位下跌后,由于短线超跌后出现的下跌途中的短期上涨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空间比较小,时间最短。风险最大,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不要随意买入,以空仓观望为主。

2.不同性质行情的机会分类

不同性质的行情,上涨的空间和时间以及运行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机会的性质和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1)大多头行情的机会:是指在周线上形成一个循环,从周线上能够看到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它包含有两个以上的中级行情。国内大盘出现这种机会不是每年都有的。

属于长线机会,上涨空间最大、运行时间最长,约一年以上。

运行方式是:长期大跌后,做底过程复杂,以复合形态底部为主。上涨方式多样,中途有两次以上的阶段性整理或形态整理,做头以复合形态头部为主,并且头部大多都有诱多过程。

风险上,做底后长线无风险;有中线整理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应范围:趋势投机者、趋势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2)中级行情的机会:中级行情是指在日线上形成一个循环,它在日线上形成一个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其中包含两个以上的次级行情。从日线上看,能明显找到5浪上涨和3浪下跌,在我国大盘中每年至少有一次中线机会。

机会上属于中线机会。

空间上,上涨空间较大,有30%~50%上涨的机会。

时间上,运行时间较长,约3个月以上。

方式上,中期下跌后做底简单,以单一底部形态为主,上涨过程的运行方式多样,大涨小跌为主,中途有两次形态整理,做头以单一形态头部为主,头部也有诱多过程。

风险上,中线无风险,短线有整理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应范围:趋势投机者和趋势投资者。

(3)次级行情的机会:所谓次级行情,是指在60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循环,它在60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从60分钟上看,能明显找到5浪上涨和3浪下跌,次级行情中包含两个以上的技术行情。

机会上属于短线反弹机会。空间上,上涨空间较小,一般上涨幅度在30%以下。时间上,运行时间较短,一般为1~5周。

方式上,阶段性超跌后做底简单,以单一形态底部为主,上涨过程以震荡上涨为主,中途有K线整理,做头以简单的形态头部和K线头部为主,不会有效突破实质性压力位。

风险上,短线有K线整理风险,中期风险大。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

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

(4)技术性行情的机会:所谓技术性行情,是指在15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循环,它在15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从15分钟图上看,能明显找到5浪上涨或3浪下跌。

机会上属于短线反抽机会,是一种最小的机会。

空间上,上涨空间最小,一般上涨幅度在15%以下。

时间上,运行时间最短,一般3~5天。

方式上,技术性超跌后做底简单,无明显的底部形态,上涨过程运行方式简单,短期直线上涨一步到位,中途有K线整理,无明显的整理形态,做头以简单的K线头部为主,上涨不会有效突破下降趋势,更形不成上升趋势。

风险上,属于短线无风险,有K线整理风险,但中线仍有下跌风险,属于中期下跌过程中的反抽行为。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不可参与。

当新投资者被套在高山上时,逃出顶部的人也要小心,不要在下跌过程随意抢反弹,高手也可能死在半山腰。

中国股市: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上个世纪的美国著名炒家朱尔有句名言:“股票市场是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炒股的技术来自于经验的积累,这一积累过程是艰难且痛苦的,那些懒惰的人,不愿动脑的人和只想快快发财的人在这行没有生存的空间。

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解释何以一般股民败多胜少,那就是:人性使然!说的全面些,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人性:讨厌风险、急着发财、自以为是、赶潮跟风、因循守旧和耿于报复,使股民难于避开股市的陷阱。说得简单些,就是好贪小偏宜、吃不得小亏的心态使一般股民几乎必然地成了输家。

俗话说,挣钱只有三个方法:用手,用脑,用钱。用手挣钱挣的是辛苦钱,用脑挣钱的已算是人上人,真正的挣钱是用钱挣钱。用钱挣钱,听来来吸引人,谁不想用钱挣钱?但用钱挣钱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钱,其次是你有相关知识来用这些钱挣钱。股市就提供了这种完美的机会。

盘势起起伏伏,有方法的气定神闲,没有方法的,如无头苍蝇,追高杀低。远观大格局、放眼大方向、多空清清楚楚。多空分辨方式,简单的用15日量价来分,简单的用多空浪来分, 简单的用技术指标来看。转折抓法,简单的用画圈圈,起涨K和起跌K,学会这些,不保证你大赚,但最少可以知道风险所在,趋吉避凶,对一般初学者应已足矣!

没有大盘的保护,庄家都不会用力做多的,拉高不过是为了解套而已,反弹都是为了再跌做准备。空头中不找支撑,因为支撑多数是没有支撑,多方还是要保重再保重。真的只有一个,就是趋势。作股票放轻松,朝K线的方向做,你就是赢家。多方要保守再保守,宜出不宜入。下跌中最好的一只股票就是现金。谁能保有最多的现金,才是下一波的赢家。莫要以为跌得已经很深了,而出手去承接,须知低吸是庄家大户的权利,吾等散户一旁纳凉,静心观看就好。重要转折抓到了,剩下的只有如何续抱空单,让获利自动的扩大而已,而这一个课题是很难的修为。赚了,就很想赶快获利,太早回补,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续空嘛?不敢,只好眼睁睁的看他跌下去,高点没空到,就会想要盘中抢反弹,试图去低接,这些都是坏毛病,想要成为成功的操盘手,如何在做对趋势后,让获利自然 的扩大是很不容易的。

底部要缩量,见到缩量了吗?未见缩量,筹码没有足够的安定度,大家抢反弹,等反弹,最多也是短命的反弹行情。沿着底部做整理,就是准备破底。 想在股票市场上赚钱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你愿意冷静、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操作策略:选你所爱,爱你所选;不贪不惧,不怕认错;抓住转折,勇敢进场;认清趋势,大胆获利。定心、定法、依法,赚钱不但不难,甚至可以轻松愉快的赚大钱。 逆势抄底,总是危险的动作,管控低成数的资金,成为必要的保险。抄底不成就是要立刻止损走人,无关对错,这是纪律执行度的问题。破低急杀,要等待量缩 1/3以下的窒息量。

没有看法,只有做法,其实是因为早已定法,剩下的只是照着做而已。 操作最高的境界,就是走入“法””的境界,能定法,依法者必定是赢家。 如果你仍然没有一套自己进出的依据,东看一篇稿,西听一段话,晚上又担心美股走势睡不着觉,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输家与赢家的差别,仅此一线之隔而已。

“法”是什么,不是法师“做法”;而是“进出的依据”,所谓“新手看价、老手看量、专家看筹码、赢家看买卖点”。买卖点就是赢家的“法”。对于心态稳定、资金自有的人,用简单的法,就可以战胜市场,重点在稳健获利。 对于资金小,心理压力大的人,追求的是顶尖的方法,重点摆在以小博大的短线搏击技巧。而对于资金量大,毫无心理压力的基金或法人,求的可能是能比定存高的获利就好,因此重点摆在基本分析的投资。法,在不同个性的人的手上有不同的效用,你可曾为你的操作,规划出适当的方法?

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来自于统计归纳,今天只是止跌,能否止跌成功要看明天,至于会弹到哪里?不预测、不预期,但是信号会告诉我们。股票是会说话的,只要你听的懂他的语言,如何听?请用“心”去听,不是用耳朵去听,当你用耳朵能听到的时候,庄家的买卖点已经执行完毕,带着降落伞离开了。

操作其实不必想太多,简单的方法,几乎是机械化的交易模式,有纪律的执行买卖点。如此而已。

更多操盘技巧,尽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idn566),探讨交易系统、分享盈利模式,追击热点龙头,干货不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