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睢县:热腾腾的酩馏酒端上来啦

在老家睢县,从古至今,无论城乡,无论男女,都十分喜爱喝本地土法烧制的酩馏酒,这种酒也称明馏酒或者酩流酒:酒精度一般低于30度,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瘀,通血脉散湿气之功效,用于加强通调气血,舒筋活络,引药上行,与寒性药物同服,可缓解其寒性。

老家睢县:热腾腾的酩馏酒端上来啦

睢县一带的农民有一套很成熟的制曲酿制方法,并已经流传很多年。以小麦制曲,玉米、黍子、高粱等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酿制的烧酒,以备农闲时间自娱自乐,招待客人。

用专用酒壶加热也用来做药引,或者加热后洗关节炎等,当地人都称之为酩馏酒。酩馏酒气味非常好闻,隔好远就能闻到,但不是一般酒的香味,而是特有的五谷发酵后的香味。喝起来绵甜爽净。饮用后浑身发暖,神清气爽。酒香荡气回肠。

老家睢县:热腾腾的酩馏酒端上来啦

也许是年岁大了,也许是嫌白酒太烈,老家的人习惯喝一种自酿的粮食酒来,土名叫酩馏。这种酒非常平,度数也不高,酒精度一般都低于30度,虽然也有白酒的辛辣味道,但是气味非常好闻,隔老远就能闻得到。它的香味还和五粮液、茅台等浓香型和酱香型酒香不同,没有那么腻,却飘得更远,那种香里有着杂粮五谷的植物味,是种子、纤维、麦壳等发酵之后压榨蒸馏出来的沉香。

在睢县及周边地区,酩馏的酿制有几百年历史了,但只在市井民间的江湖相传,不入庙堂。农人有一套很成熟的制曲酿制土法,以小麦制曲,玉米、黍子、高粱等五谷杂粮为主料,发酵后在地锅里大火加温,用一节中空的竹筒冷却了导出来,用碗接来即可饮。

老家睢县:热腾腾的酩馏酒端上来啦

我父亲在时,每到冬季赋闲就会酿几缸酩馏,一部分卖给四邻赚些小钱贴补家用,一入冬的傍晚就陆续有人提了壶来打酒;一部分留作自己喝,父亲和叔叔在家闲聚小酌,喝的都是自酿的酩馏,喝时最好用铁瓷碗或酒壶在炭火上稍许加热,喝起来绵甜爽净,浑身会流入一股暖意。

酩馏酒中,以最先蒸出来的一批酒最烈,也最醇厚,我们称为酒头。父亲每次酿酒,我就专门在灶前添柴烧火,烧到一半时,屋子里就云雾缭绕,热气腾腾地都是酒香。我就拣一根上好的柴填到炉膛里,等烧着后映得半壁通红,眼前熊熊的都是火光。一把大火之后,就开始出酒了,从竹桶里流出来的酒,一股股一滴滴汇入缸里桶里。父亲就舀出来两碗,让我给屋后的叔叔和前院的伯父端去。

酒头劲大,小半碗就可以醉倒人,但也最香最醇,喝一口就能解馋。有时酒刚烧出来,父亲和叔叔就接半碗,也没有菜,两个人在檐下一边闲话一边喝。我也舀来一杯,烧着火慢慢细品,只听见屋外两兄弟一个粗大嗓门一个轻声细语,像是知己谈天,又像是仙人对弈。

老家睢县:热腾腾的酩馏酒端上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