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監管部門組織三方協商健身店突然關門停業問題

本報訊(張薇 記者陳家華)近期,廈門浩沙健身萬象裡店突然關門停業,據該店店員所述,該店會員或超一千人。目前,已有很多會員擔心自己的權益無法保障,通過各種渠道尋求幫助。12月17日下午,思明區市場監管部門召集浩沙健身、萬象裡商場以及準備接手的企業,三方共同來協商解決方案。

突然停業,商場發出公告

2019年12月4日,健身房外張貼了一份七星路萬象裡購物中心(廈門赫特置業有限公司)發出的公告,其中提及浩沙健身商戶長期拖欠租金、物業費等相關費用,商場方面已經在 12 月 4 日解除了與浩沙健身的租賃合同,也請在浩沙健身房還沒有消費完畢的會員,儘快與廈門浩沙健身俱樂部方面協商退卡、退費事宜。隨即,浩沙健身七星店被萬象裡購物中心物業停電停水,處於停業狀態。

12月14日,浩沙健身萬象裡店的前臺工作人員來到現場打開了店門,他告訴記者他是專門來登記客戶投訴的,具體的解決方案目前公司還沒有明確的說法,根據這位工作人員的介紹浩沙健身萬象裡店的會員超過一千人。

廈門市監管部門組織三方協商健身店突然關門停業問題

群體投訴,市場監管部門深入調查

據悉,篔簹市場監管所目前已接到關於廈門浩沙健身俱樂部七星店關門引起的群體性投訴82件,市長專線3件,輿情3起,二級指令3起,投訴涉及金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接訴後,篔簹所於2019年12月4日上午11時,派出工作人員前往浩沙健身七星店現場調查,安撫在場消費者情緒,並引導消費者撥打12315投訴熱線進行投訴登記。12月5日,篔簹所約談了廈門健爾樂健身有限公司(浩沙健身七星店)法定代表人吳新平,進一步瞭解浩沙健身館七星店關門的具體情況。


廈門市監管部門組織三方協商健身店突然關門停業問題

受去年12月和今年4月,全國浩沙健身連鎖店兩次大面積倒閉事件的影響,從今年4月起,廈門的6家浩沙健身門店的經營也開始走下坡路。今年5月,負責人從上海引入傲虎健身,希望能支撐浩沙健身的運營,但效果不佳。在這種情況下,他拖欠了萬象裡7到9月的房租和物業費,雖然後來已經補交,但10到12月的房租和物業費至今仍然拖欠。因合同違約,萬象裡購物中心(廈門赫特置業有限公司)決定於廈門浩沙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解除合約,並對該公司健身館停水停電,由此引發消費者大規模投訴。今年11月,他又找到廈門形館健身,最終談妥廈門全部6家浩沙健身門店的轉讓協議,並在11月19號,簽訂了轉讓合同

廈門浩沙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吳新平表示,目前已與廈門鑫名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協商接手廈門浩沙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的全部會員消費和私教課程,並繼續履行會員服務的承諾。目前,廈門區域內的六家浩沙健身門店,已經有四家由廈門形館健身接手運營。如萬象裡購物中心與廈門鑫名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重新簽訂場所使用合同,使廈門鑫名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繼續開展經營活動,原有的會員就能繼續享受健身服務。

連日來,篔簹所工作人員一方面及時與每一名投訴者取得聯繫,詳細登記投訴者訴求,並整理出投訴清單;另一方面,與萬象裡購物中心物業和廈門浩沙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及廈門鑫名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進行分別溝通,對事件進行深入調查。

廈門市監管部門組織三方協商健身店突然關門停業問題

三方會談 爭取最大程度維護消費者利益

鑑於目前相關法規,若公司無違法行為,屬經營不善關門,是正常市場行為。“預付”類消費糾紛,處理最好的方法是:找人託管或注資轉讓,企業繼續經營,來保障消費者權益。經篔簹所努力協調,終於在2019年12月17日下午召集廈門浩沙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廈門鑫名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和萬象裡購物中心物業負責人到篔簹市場監督管理所進行三方協商會談,希望三方能夠進一步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積極推進問題解決,最大程度維護消費者利益。

簹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正在推動三方協商,接手的這家公司是不是能夠在這個點,繼續經營下去,能夠讓這些消費者繼續接受健身服務。

萬象裡方面表示,今年11月,浩沙健身在明知租賃合同約定不能單方轉讓鋪位的情況下,私自將浩沙健身七星店轉讓給其它企業。他們將考察接手的形館健身的繼續履約能力,並在浩沙健身與形館健身能夠拿出妥善解決方案的情況下,才同意形館健身接手浩沙健身的相關業務。如果三方無法達成一致,他們將向會員提供法律援助,並協助會員維權。

市場監管部門建議此次受影響的消費者能夠依法維權、理性維權,如需市場監管部門幫助,可以及時撥打12315進行投訴。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選擇“預付式”消費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儘量選擇經營時間長、信譽好、口碑較好的經營者;在不瞭解其經營資質、經營狀況、信譽口碑等情況下,切勿貪圖所謂的優惠,而一次性購買高額服務,因貪便宜反而吃了大虧。

此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9條的規定,消費者還可以根據與經營者打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找準預付消費堵點、痛點 加強監管執法

近年來,因健身房關門引發的消費者維權糾紛並不少見,像健身這種多采用預付卡、年卡、會員形式前置消費的行業還有很多,涉及美容、美髮、洗車、餐飲等多領域,一次性購買高額服務後,商家卻突然停業,“預付卡”消費維權困難,已經成為困擾很多消費者的揪心事、煩心事。法律界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立法層級太低,行政機關執法權不夠;二是違法成本太低,商家不惜跑路失信;三是消費者訴訟時間費用成本高,破產債權所獲賠償低。據悉,為回應市民關切,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對“預付式消費”的監管執法力度,積極推動與主管部門、行業管理部門互動、推動行政司法分工銜接,為實現共管共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夯實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