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再冲3000点背后:券商业绩预期迎来“高光时刻”?


沪指再冲3000点背后:券商业绩预期迎来“高光时刻”?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媛媛 北京报道

券商股的春天似乎又一次到来。

今日收盘,上证综指收跌0.18%,以3017点结束三连阳。但证券板块的市场情绪依旧燥热,中证证券公司指数当日上涨0.30%,而自12月5日以来的10个交易日内,该指数已累计上涨达10.05%,超越同期上证指数涨幅的5.22个百分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沪指的第11次突破3000点背后诸多利好所形成的“牛市”期待,有望对券商股的业绩预期构成支撑。另一方面,多家券商年底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补充净资本,一场备战2020年行情的资本竞赛似乎也将由此展开。

沪指再冲3000点背后:券商业绩预期迎来“高光时刻”?

券商的增势信号

近10个交易日以来,证券板块以超过10%的涨幅已经超出了三大股指的平均涨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股的异动,往往意味着牛市到来的前兆。

“市场对成交活跃度、指数回升有期待,才会押注券商股业绩预期,所以券商股的表现往往是反映未来行业预期的一个重要信号。”北京一家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

事实上,2015年的牛市启动前,2014年的A股市场就先经历了一轮券商股的暴动。在2014年11月21日至12月17日的19个交易日内,不少券商股频繁涨停,证券公司指数合计上涨达105.87%,随后2015年A股市场便进入了最高5000点的牛市波动。

从基本面来看,伴随着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高,券商也在一改去年的业绩颓势。

Wind数据统计显示,61家有母公司口径财报披露的券商中,多达49家在今年前11月实现了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8.80%,其中长城证券、天风证券、东方证券、南京证券、太平洋、中信建投6家券商的营业收入较2018年实现了翻倍式增长;而在净利润方面、天风证券、华鑫证券、长城证券则位列前三。

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市场交投的好转将会对券商股的基本面带来良性循环式的影响。

“2018年很多券商的业绩压力在于股票质押,甚至一些券商的年报都没有充分体现出股票质押爆雷的风险。”北京一家券商信用融资业务人士表示,“但随着指数的企稳带动个股股价的提高,一些股票质押的维持担保比例有可能逐渐地化险为夷,也进一步会对券商的财务报表构成改观。”

围绕券商股受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包括航母级证券经营机构的培育预期。

“如果要打造航母级机构,就要逐渐将券商的体量向银行等机构看齐,那么要么涉及到注资,要么涉及到行业兼并,但毫无疑问龙头的实力会越来越强。”上述非银金融分析师指出。

积蓄弹药备战

券商股迎来乐观预期的另一信号则是两融的变化。

12月17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共9993.87亿元,创今年以来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的比肩高位发生在今年4月24日,两市共计融资融券规模9915.21亿元。但今年上证综指点位最高冲至3288点,发生在4月8日,此后从4月22日上证综指不断下跌。

但分别拆解融资和融券数据,今年以来,融资余额规模曲线和两融总规模符合,融券余额在今年7月份以后才显示出明显上升曲线,且自10月开始融券余额规模一直处于相对高位,这表明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仍然是分化的。

融资规模曲线表明,有大量的市场参与者在多项利好因素推动下,对未来市场持看涨态度;但融券规模的相对高位表明,仍有不少资金担心市场下跌,而提前做好对冲防守。

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规模较高,对券商信用业务也将产生直接利好,年末行情对上市券商业绩直接产生正作用。

“交易规模的提高会直接带动信用交易业务,通常信用交易的手续费更高,同时也能够为券商带来更多的利息收入。”上述非银金融分析师坦言,“但这个阶段也会有更多券商来积极补充资本金和流动资金,以备战未来两融需求不断旺盛下资金不足的问题。”

此外在市场行情刺激下,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也有望迎来新的想象空间。

有券商总部销售人员表示,近期无论是个人开户还是公募基金代销,业绩压力有明显减弱。“目前我们在销售博道久航、南方ESG,12月23号开始销售兴全社会价值,销售排期还是比较满的。”该销售人员称,兴全社会价值这只基金,公司募资上限是30亿,但预计到时募集规模会上百亿。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预期转好,券商中后台也在不断推出各项业务争取客户。以国泰君安为例,近期对投资者上线了有关提前布局分红季的专题,以投资者教育的方式吸引客户。

“行情加速后,基金等理财产品的热度也会提高,这也将对券商目前频繁转型的财富管理业务带来利好。”前述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当然需要警惕市场预期的扭转,因为宏观基本面虽然稳增长预期更强,且经济数据偏向乐观,但基本面是否见底仍然会对明年的A股产生较大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