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設公園城市 成都簡陽獻“妙計”

自2018年以來,成都簡陽市圍繞服務“人”、建好“城”、美化“境”、拓展“業”,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努力在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上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如今,“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特質充分彰顯,公園城市形態不斷呈現。

凸顯生態價值綠色環保支撐公園城市建設

探索建設公園城市 成都簡陽獻“妙計”

在簡陽市人民公園,大片綠色遍佈其間,道路兩旁的金色銀杏、集中成片的桂花林與櫻花林以及季相變化花卉形成了層次分明的優美畫卷。

最初,人民公園裡原有大型喬木雖多,但卻長勢雜亂,在這次改造中,保留了20公分以上的大喬木不做變動,通過園內平衡,局部取締部分長勢差、樹形差的喬木,同時增加了櫻花、桂花等觀花喬木觀賞點位。相較之前,綠化面積增加了幾千平方米。“這次人民公園景觀提質升級工程,旨在現有基礎上重新梳理公園分區、整合公園功能,而不是大修大建,破壞原有的歷史底蘊。”項目設計師陳燕介紹道,“我們主要加強了對文物亭臺古樹的保護,保留公園原有自然生態肌理,打造文化厚重、古樸自然的景觀。在公園綠道則植入季相變化花卉,形成簡陽‘最美’公園綠道。”

當前,簡陽市正加快構建“2+3+12+N”的四級公園體系、“三大主線、五大主題”市域綠道體系和“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盤聚落體系。按照簡陽市委、市政府要求,將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用好鰲山、沱江等山水資源,增綠築景,構建大尺度景觀體系,展示山水田園、呈現花漫簡州、凸顯林盤景緻,讓綠色成為簡陽市城市發展的普遍色彩。

構建人文價值文化地標加深公園城市底蘊

探索建設公園城市 成都簡陽獻“妙計”

“應第蓮池”“漁村暮艇”“金絳流虹”……提及“簡州八景”,僅僅是讀起這些富有詩意的名字,就能讓人心神盪漾,恨不得一睹為快。這些景觀蘊含著深厚的人文魅力,曾經不僅是簡陽市的壯麗景色,也是文化地標。隨著時光變遷,大多景觀只留存在老一輩的記憶中。

近年來,簡陽市著力充分挖掘運用好簡陽的歷史文化資源,重建再現“簡州八景”,或通過公園、浮雕文化牆等形式承載、進行意境再現,或以項目形式規劃打造實施。此次人民公園景觀提質升級工程便以“簡州八景”中的“應第蓮池”為重點,將“漁村暮艇”“金絳流虹”兩景元素部分體現,將文、商、旅、體、服結合,打造成簡陽“新”人民公園,讓城市的千年積澱映射更多人文情懷。

陳燕表示,在對人民公園景觀提質升級設計過程中,除了以雕塑、花卉等形式重現“簡州八景”外,還將其作為簡陽曆史文化傳承中心和主要展示點,展現簡州歷史名人及名詩詞。陳燕說:“在營造人文氛圍時,我們也注意加強與市民的互動,比如在望江亭的翻修上,原本的望江亭是刻有詩詞對聯的,在新打造的望江亭上,我們和公園文化活動中心一起面向全市市民公開徵集對聯,屆時投票選出的入圍作品將會被刻在上面,這也能增加市民對公園的認同感。”

彰顯生活價值公共服務提升公園城市溫度

探索建設公園城市 成都簡陽獻“妙計”

城市的核心是人,而人民幸福的源泉之一是高品質的生活。

披著冬日暖陽,背靠城市綠心巍峨龍泉山,從悠悠沱江畔出發,沿濱江綠道一路前行,不時偶遇跑步者、騎行人、嬉戲童,滿臉閒適和愜意。景觀與城市綠道互聯互通,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在人民公園景觀提質升級工程中,著重將市民休閒娛樂作為重要元素進行改造。每隔50米都設有休息座椅,多個公廁掩映林間,通過植物牆進行包裹,增加陽光盥洗間等,讓公園配套設施顯得人性化。陳燕說道:“在公園新增的500米綠道上,我們選用了熒光材料打造公園特色路面,作為夜光漫道,讓市民在晚上也能在這裡進行散步和娛樂。另外,我們還增加了運動設施,提供運動場地,可供以後定期舉行相關遊園活動。

簡陽市堅持共建共享,共同營造高品質生活環境,提升公園城市生活價值。這些“小而美”的城市綠地和公園設施,讓城市更有“溫度”。隨著公園城市建設有序推進,簡陽市城市的公園氣質越來越濃郁,“我們的城市是公園”正成為市民的心聲。(陳星竹 周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