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從村躍升為地級市,安徽升級最快的城市,合肥都望塵莫及

說到安徽躍升最快的城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其省會--合肥。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城市,比合肥今生的還快,從村到地級市僅有了兩年時間!

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馬鞍山市!

馬鞍山位於安徽的最東端,橫跨長江兩岸,處在南京和合肥兩大都市圈的結合部,被譽為安徽的東大門、南京的後花園。

地名如人名,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特色,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淵源與意義。地名,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馬鞍山以上山為名。

相傳,當年楚霸王項羽與劉邦決戰於垓下全軍覆沒,敗走烏江。

項羽騎著心愛的坐騎到此,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在此自刎而亡。

心愛的坐騎痛思主人,便仰天長嘶,倒地翻滾,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兩年從村躍升為地級市,安徽升級最快的城市,合肥都望塵莫及

馬鞍山原為現下轄縣當塗的一個一個80多戶數百人的小村莊,後因這裡發現我國七大鐵礦區之一馬鞍山礦。

為了建設需要便在這裡建起了鐵廠,取名為馬鞍山鐵廠,後發展成為馬鞍山鋼鐵公司。

為了更好的發展“馬鋼”,1954年在金家莊成立馬鞍山鎮,次年升級為縣級馬鞍山礦區。

1956年10月馬鞍山躍升為安徽省轄市,1983年,將原老上級當塗納入轄區範圍,完成了“翻身當主人”的華麗變身!

60年前,馬鞍山那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小地方,60年後,她已經成為我國長江經濟帶上一顆閃亮的明珠!

這60年來她是如何發展而來,在此之後她又將走向何方…

如今的馬鞍山早已不是當年髒亂差的礦山,憑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迅速崛起並積累了大量的原始資本,成為了楊子河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馬鞍山不僅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也極為便利。境內水、陸、空交通體系十分完備,距離南京祿口機場僅30公里,到南京高鐵站不足20公里。

除此之外,還擁有長江第四大、安徽第一大的億噸級港口鄭蒲港。


兩年從村躍升為地級市,安徽升級最快的城市,合肥都望塵莫及

2016年8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准馬鞍山綜合保稅區在鄭蒲港區設立,將建成輻射能力超過1億人口的肉食、蔬菜及糧油批發交易和全球採購中心,集保稅物流、保稅加工、聯合查驗及產品展示於一體,重點發展裝備製造、食品加工、港口物流、倉儲等臨港產業集群,打造成外向型臨港製造業基地和國家級物流進出口基地。

鄭濮港是個好東西,但是面臨了兩個很重要的問題。

第一,長江南京段的運力被老長江大橋限制了;

第二,服務目標非常缺乏。南京長江大橋問題近二十年基本沒法解決。服務目標才是目前重要的問題。

畢竟省內有馬蕪安三個港,競爭激烈,選擇太多。鄭濮港服務範圍極有限前途堪憂。

鄭港的長處在於是長江最後一處深水港,劣勢在於競爭對手是陸上交通發達的滬寧。而鄭港缺乏鐵路,因而西部客戶會選擇鐵路便利的南京港口。

如果蕪湖和馬鞍山合併呢?

馬鞍山和蕪湖距離30公里,兩城中間為當塗縣城,三城沿長江分佈,城區基本連成一體,如果合併為一座城市,完全可以通過地鐵緊密連接起來!

對於兩座城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也許會成為安徽第一大城市。


兩年從村躍升為地級市,安徽升級最快的城市,合肥都望塵莫及

馬鞍山雖然是一座資源型城市,但是其生態環境卻異常優美,是我國國家級園林城市和安徽省五大重點旅遊城市之一,擁有獨特的“九峰環一湖,翠螺出大江”城市風光。

如果有機會不妨到這裡走走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