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被博纳榨干的“IP MAN”

2008年年底,叶问一句“我要打十个”开启了该系列电影的传奇之旅,从佛山、香港到美国,打了10年的叶问成为华语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功夫IP,贺岁档之际,该系列也将迎来最终章。

十年咏春

被榨干的叶问

16日晚间,一张《叶问4》的电影海报刷屏网络,海报中打出“辞旧迎新,拳力以赴”的标语,预示着原定于12月20日上映的电影将改档。随后中国电影报道等多家媒体也均发文表示,电影将改档至明年1月1日上映。

《叶问4》被博纳榨干的“IP MAN”

正值网友猜测电影改档原因之时,今日上午《叶问4》官微发文:“12月20日、12月20日、12月20日!全国上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此举意在明示原定上映时间不变。

虽然片方对外宣称未曾见过上述海报,否认了改档消息,但这一出乌龙赚足了观众眼球,方寸之间,一出一入,仿佛一套“咏春拳式改档”令人瞠目。

作为该系列的最后一部影片,《叶问4》的关注度自然不低,片方在宣发时除了打出叶问系列完结的口号,还强调了该影片为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电影。从档期的调控到对外口号,片方在前期宣发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作为华语电影最具代表性的功夫IP,强如叶问也没能逃过“续集魔咒”。

2008年甄子丹主演的《叶问》上映,收获8278万票房;2010年洪金宝加盟《叶问2:宗师传奇》,票房上升至2.31亿;2016年泰森、张晋助阵下《叶问3》票房达到7.69亿。然而在票房节节高升形式下,叶问系列电影口碑却持续走低,豆瓣数据显示,前三部评分依次为7.6、7.2、6.4,由此可见,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叶问这一IP的价值正在被逐步消解。

《叶问4》被博纳榨干的“IP MAN”

叶问系列受到的争议与其十年来的影响力成正比,对于出品方而言有话题度并非坏事,一部接一部的续集也印证了资本对这一IP的青睐。

主旋律商业电影成票房收割机

《叶问4》英译为《IP MAN》,公开资料显示,电影主要出品方为上海博纳文化传媒和东方影业,另包括万达影视、猫眼文化、天马影视等11家联合出品方。

其中上海博纳文化传媒为博纳影业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作为近年来市场上炽手可热的影视公司,博纳影业爆款频出。

《叶问4》被博纳榨干的“IP MAN”

2016年《湄公河行动》创造了11.86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影史第24部破10亿的影片;2018《红海行动》收获36.48亿票房,一举夺得年度票房冠军;2019年博纳影业更是捷报连连,《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影片分别获得16.91亿、29.94亿、28.70亿的超高票房,霸屏暑期档和国庆档。

纵观上述影片的类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主旋律。

从早期的主旋律电影来看,红色题材占据了电影类型的绝大篇幅,受众偏小。但随着华语电影产业工业化的不断完善,加上流量明星阵容的入局,主旋律电影所辐射的观众群体正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成为这一类型影片的票房主力军。

在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主旋律电影已成为博纳保证票房的杀手锏。

早在2015年贺岁档,博纳便祭出首部主旋律商业电影《智取威虎山》,最终,该作夺得了8.8亿票房,成为2015年贺岁档的冠军,创主旋律电影票房历史新高,同时,该影片也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在主旋律商业电影的道路上,近年来博纳可谓是走得顺风顺水,此次押宝《叶问4》无疑是公司在主旋律商业电影领域的又一次尝试。

据猫眼电影数据显示,《叶问4》总投资共4亿元,其拍摄成本也是叶问系列中最高的一部,若以三倍回本来计算的话,该片保守估计需要至少需要收获10亿元票房,从当前贺岁档的竞争形势来看,尚有难度。

因此,对于既是出品方又是发行方的博纳而言,必要任务是如何在最终章实现电影效益的最大化,并榨干IP的最后一滴价值。

资本之路坎坷

博纳回归A股屡屡受挫

凭借主旋律商业电影,博纳近年来在电影市场票房捷报连连,但其资本之路却颇为坎坷。

2010年博纳影业以“中国内地影视第一股”称号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然而在上市的5年时间里,博纳未能受到美国投资者的青睐,上市5年仅融资9250万美元。

因股票长期遇冷,2015年博纳影业宣布启动私有化,并在2016年完成美股退市,退市时市值约为50亿元,与同期国内的影视巨头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相距甚远

在完成退市后,博纳影业为登陆A股做准备再次进行战略融资。天眼查数据显示,2016年间博纳共进行了5次融资,金额从2000万到2.6亿再到25亿不等,资方包括工商银行、金石投资、阿里影业、腾讯、海尔资本、招银共赢等十余家机构。

《叶问4》被博纳榨干的“IP MAN”

在经过一系列融资后,博纳估值在2017年回到160亿,同年9月博纳终于向证监会提交了在深交所上市的申请材料。

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了博纳影业的三年业绩情况,公司2014-2016年营收分别是12.11亿元、14.31亿元、19亿元,净利润为3049万元、3893万元、1.02亿元。2017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两项数据则分别为4.33亿元和4979万元。

反观光线传媒,2014-2016年净利润为3.29亿元、4.02亿元、7.4亿元。虽然博纳的营收净利润数据在逐渐提升,但与同期的光线传媒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另外2014-2016年期间,博纳影业对于政府补贴存在重大依赖,这也成为其IPO道路上一道难跨过的门槛。

除了利润偏低外,影视行业整体不景气也是博纳上市难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共有438家企业成功登陆A股,其中仅有横店影视等3家影视公司。2018年全年共有105家企业上市,其中影视公司更是“零通过”,2017年递交招股书的博纳影业成影视行业排队A股IPO“独苗”。

美股上市、私有化,再到如今排队IPO,2010到2019年博纳的资本市场之路走得颇为坎坷,但作为老牌的影视公司近两年凭借主旋律商业电影博纳在市场仍有一席之地,至于何时能上岸成功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