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到最後時刻!國足選拔隊用態度回擊質疑,這一幕值得誇獎

贏下了中國香港,國足選拔隊結束了使命;這屆東亞杯的比賽,國足選拔隊的表現算不上理想,我們也能從這屆比賽看到和日韓存在的差距。但這屆比賽,國足選拔隊並非一無是處;我們發現了一些可用之才,比如說董學升、張稀哲、梅方都是可以頂到正式的國家隊打比賽的。而這支國家選拔隊也同樣通過本屆比賽,回擊了外界的質疑。

拼到最後時刻!國足選拔隊用態度回擊質疑,這一幕值得誇獎

此前,中國足球到底什麼水平,大家不是不知道;在亞洲層面,還沒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有時候打的很糟糕,這裡面跟教練的戰術安排有關,也同樣引發了中國應該踢什麼樣的足球這種討論。但過去的國家隊,如果是技戰術的問題,大家不會怪球員,直接罵教練就行了;但往往大家質疑國足的地方不是在能力和技戰術層面,而是在態度上。

拼到最後時刻!國足選拔隊用態度回擊質疑,這一幕值得誇獎

對於國腳們為國征戰的熱情,在卡馬喬、佩蘭、高洪波帶隊期間,外界都對部分球員有過質疑;但這種現象,此前外界只針對某一兩個球員,簡而言之此前大家不認為態度是中國足球的主要問題。但這個問題,到了裡皮接手中國隊後,被各方不斷的發酵。這裡面首先跟裡皮的名號有關,畢竟裡皮是世界冠軍教練,帶恆大也是亞冠冠軍,有些人先入為主的有一種類似於“裡皮幹什麼都是對的”這種觀點。而不斷髮酵的另一大原因在於裡皮的表態,當裡皮一次次在公開場合“甩鍋”,批評球員的態度時,外界也開始把部分中國球員在場上的一些行為和動作給放大了。

拼到最後時刻!國足選拔隊用態度回擊質疑,這一幕值得誇獎

中國球員代表國足出戰真的有態度問題麼?有個別球員,可能會存在挑比賽踢的情況。畢竟有些球員在俱樂部就已經面臨三線作戰非常疲勞了,你非要他們在國家隊盡全力踢友誼賽確實有點難。但大多數球員在為國征戰這件事上,是沒有任何含糊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國足輸敘利亞那場球,蒿俊閔上來就跟對方門將衝撞,兩週後脖子才完全恢復到可以正常轉動,池忠國拼到了賽季報銷,張琳芃原本因傷不該登場,強行帶傷上去踢,你能說他們不拼麼?顯然不是!只是我們有部分球員,他們受制於身材或者心理的影響,碰到有些二分之一球,心理可能會有些膽怯的情況下,他們的拼勁是需要主教練去激發的。

拼到最後時刻!國足選拔隊用態度回擊質疑,這一幕值得誇獎

然而很遺憾的是,裡皮根本不懂中國球員的心理;他覺得每個球員都應該全力拼上去,所以面對一些沒辦法每個球都玩命拼的球員,他想當然的把他們的表現和態度掛上鉤。而本土教練很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對於一些技術型的球員,李鐵會去激發他們拼出去的東西,更為看重的是他們的頭腦和處理球的能力。

拼到最後時刻!國足選拔隊用態度回擊質疑,這一幕值得誇獎

而在本屆東亞杯的比賽中,國足選拔隊的表現不算好,具體原因也沒必要再展開了;但是這屆比賽,中國隊的態度是可以得到各方肯定的。

打中國香港的比賽,三個換人名額用完,當王燊超因傷正常行走都有些費勁的情況下,他堅持把比賽給踢完了。中國球員在場上真正的做到,像李鐵所說的,拼到了最後一分鐘,展現出了積極的精神面貌,或許我們也可以給這止球隊一個積極的評價。


拼到最後時刻!國足選拔隊用態度回擊質疑,這一幕值得誇獎

<strong>

過去我們總是習慣性把負面的小細節放大,但是對於處於谷底的中國足球來說,我們同樣應該把正面的小細節放大。當裡皮留下了一地雞毛,國足需要在精神和技戰術同時重建的背景下,李鐵這個“臨時工”已經帶領中國足球邁出了重建的第一步,中國足球未來的光景並沒有那麼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