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洞試驗進展突破!中俄共造洲際大飛機,航程1.2萬公里趕超波音

近日俄羅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傳來消息,由中俄聯合制造遠程寬體大飛機CR929的風洞階段測試工作圓滿完成

。CR929項目俄方總設計師表示,此次完成的階段性工作為CR929機體與機翼佈局風洞試驗,該試驗有利於收集更多客機在實際飛行時的氣動特性。目前中俄雙方專家將對整個風洞測試周期中得到的數據加以詳細分析,以便確定飛機的具體參數。根據此前制定的計劃,預計將在2025年前後由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客機將實現首飛。

風洞試驗進展突破!中俄共造洲際大飛機,航程1.2萬公里趕超波音

出品|國器

在俄羅斯進行風洞試驗是為了藉助俄數十年積攢的技術優勢

風洞能模擬出飛機在多種實際飛行狀態下的空氣動力特性,此次完成的CR929風洞試驗也表明飛機外形設計所需的數據已基本得到。我國雖然風洞技術已位於世界前列,而在俄羅斯進行風洞試驗,是為了利用俄羅斯在飛機設計上數十年的經驗優勢。根據CR929項目中俄總體規劃,在我國上海成立了CR929研發工程中心,項目總體分為各個階段實施,由中俄雙方共同研發試驗,最後兩者將兩國客機研發的優勢合併以確保飛機佈局和數據的準確性。

風洞試驗進展突破!中俄共造洲際大飛機,航程1.2萬公里趕超波音

中俄聯合研發的CR929是搶佔全球未來20年寬體客機市場的機型

對於遠程寬體客機市場有分析表示,全球未來20年的總市場價值將超過兩萬億美元,而中俄CR929寬體客機被認為是唯一能與波音空客在寬體客機領域進行競爭的機型。早在今年6月俄羅斯就向中國商飛定購了200架CR929,CR929也將在中俄自我消化絕大數的份額,也是中俄雙方聯合研發面向全球市場競爭的機型。當然除了遠程寬體客機的研製外,我國也在積極發展客機制造技術,不斷擴大我國飛機制造業規模,目前我國已經參加了波音所有機型的生產,超1萬架波音飛機已經採用中國製造的零部件。

風洞試驗進展突破!中俄共造洲際大飛機,航程1.2萬公里趕超波音

波音公司預計我國航空市場未來客機的更新換代將超過8000架

波音公司對於同我國的合作表現得十分積極,今年10月波音與中國科學院續簽了10年的合作合同,根據波音方面預測,我國在未來數十年間至少需要8090架新飛機,總價值約1.3萬億美元。但即使波音不斷拋出橄欖枝,波音737MAX機型還是不會被我國允許復飛,更不會將其投入生產,而對於新飛機的研製我國C919在全球已斬獲1015架飛機訂單,現今如果我國能對烏克蘭航空巨頭馬達西奇收購成功,同時與波音合作也將補齊我國航空工業的最後一塊短板。

風洞試驗進展突破!中俄共造洲際大飛機,航程1.2萬公里趕超波音

總投資超130億的CR929寬體客機將是與波音空客競爭的有利機型

波音想借助中國讓其在航空領域重振雄風顯然是很難實現的,相反在未來隨著我國航空工業體系逐漸完善,我國飛機的研製工藝與速度也將大幅提升,今年11月中國商飛副總表示CR929將力爭在2021年開造,這比之前計劃提前4到5年,這也證實我國經過不斷地合作以及自主建造,中國在航空領域技術已不斷成熟。根據設計CR929航程為12000千米,最大載客數為300人,其總投資預計超過130億美元,若發展順利未來20年CR929生產量能達到800架,到時中國人也能乘坐自己的寬體客機飛過海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