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GDP總量仍是世界第一?按另一種計算方法,我國已超越美國

我國目前雖然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但人均GDP卻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還比較大。2018年我國的人均只有9700美元左右,看今年能不能突破1萬美元的關口,而發達經濟體的人均GDP基本都在2萬美元以上。不過,目前還有另一種衡量各國GDP和人均GDP高低的方法,按照這種算法,我國的人均GDP或許早已超過1萬美元。

美國的GDP總量仍是世界第一?按另一種計算方法,我國已超越美國

目前主流的人均GDP計算方法,是用GDP總量除以人口總量,然後在換算成一種貨幣來比較各國水平的高低。然而,除了這種方法外,還有另一種衡量各國GDP和人均GDP的方法,那就是結合各個國家的實際物價水平,將各國物價的差異以一定方式抹平後,再算出各國GDP和人均GDP進行比較,這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叫購買力平價。

舉個例子,假如美國一年可以生產10個麵包,每個麵包的價值為5美元,10個麵包的產值就是50美元。而我國一年同樣可以生產10個麵包,但每個麵包的價值為3美元,10個麵包的產值就只有30美元。因為我國的物價較低,所以即便生產出來商品數量和質量一樣,可體現在GDP上的產值還是更低。假如把我國生產的每個麵包的價值也算成5美元,那總產值就能與美國持平了。

根據數據顯示,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人均GDP,我國2018年的人均GDP就已經達到了16186美元,這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最低水平了。按照這一人均GDP,我國2018年的GDP總量可以達到22.58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20.49萬億美元。難怪有人說,我國的實際GDP總量其實已經超過了美國,如果這麼來算確實是如此。

美國的GDP總量仍是世界第一?按另一種計算方法,我國已超越美國

其他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

先來看一下主要的發達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後,美國的GDP總量雖然被我國給超了,但在人均GDP上美國還是要高很多,其2018年的人均GDP大概在5.57萬美元左右。

德國、英國、法國按照GDP總量除以人口總量計算出的人均GDP相差不是很大,2018年的數據基本都在4—5萬美元之間,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德國的人均GDP為4.6萬美元左右,英國為4萬美元左右,法國為3.95萬美元,比前一種方法計算出的稍微低一些。

日本、韓國按GDP總量除以人口總量計算出的2018年的人均GDP在3—4萬美元之間,其中韓國是3萬美元出頭,日本則靠近4萬美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日本的人均GDP仍有3.93萬美元,與前種方法計算出的差不多,韓國則達到了3.68萬美元,比前種方法算出的高。

可見,即便是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我國的人均GDP與主要發達國家還是有不小差距。

美國的GDP總量仍是世界第一?按另一種計算方法,我國已超越美國

再來看一下發展中國家。在金磚國家中,俄羅斯公佈的2018年人均GDP只有1.1萬美元左右,可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其人均GDP達到了2.7萬美元,完全可以入列發達國家當中。巴西、南非、印度2018年公佈的人均GDP分別為8900美元、6400美元、2000美元左右,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分別為1.4萬美元、1.2萬美元、6900美元,都高了不少。

此外,馬來西亞、墨西哥、哈薩克斯坦、土耳其這幾個人均GDP與我國差不多的國家,在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之後,2018年的人均GDP分別為2.8萬美元、1.8萬美元、2.5萬美元、2.5萬美元,顯然都比我國要高。

從上面可以看出,大多數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在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之後都會比公佈的人均GDP要低,而發展中國家則剛好相反,這或許就是因為發展中國家的物價水平相對較低的緣故。雖然我國用購買力平價計算出來的人均GDP也提高了不少,但相比同水平的發展中國家還是有所不如。

審核:李閏

關心GDP,更要關心自己的錢包,教給你簡單又容易上手的投資方法,讓你的錢越滾越多!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