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银行生死局:IPO搁浅、巨亏56亿

白马股折戟东北

锦州银行生死局:IPO搁浅、巨亏56亿

近日,据辽宁证监局官网显示,辅导机构浙商证券决定撤销锦州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辅导备案,原因为该行的董事及经营业绩发生较大变化。

据悉,在去年12月10日,浙商证券与锦州银行签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辅导协议,并在当月向证监会辽宁监管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申请材料。仅仅过了一年之后,浙商证券便撤销了对锦州银行的上市辅导备案。

在辅导期间,浙商证券完成了对锦州银行业务部门及重点分支机构的访谈,开展了股东确权核查工作以及财务核查。同时,锦州银行的诸多经营问题也随之暴露。

自2018年以来,锦州银行业绩出现较大波动。据财报显示,2018年锦州银行归母净利润亏损45.93亿元,下跌151.2%,截至今年6月末,净亏损9.98亿元,仍未扭亏转盈。

锦州银行生死局:IPO搁浅、巨亏56亿

此外,截至6月末,锦州银行不良贷款率急速上升,拨备覆盖率仅为105.75%,远低于监管要求。相比往年,曾经的银行“白马股”风光不再,股价雪崩,累积跌幅超65%。

锦州银行生死局:IPO搁浅、巨亏56亿


锦州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公司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预期录得净亏损主要由于为应对资产质量下行和不良资产未结清余额的增加及本行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增加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以增强本行的风险抵御能力所致。

对于不良率飙升的原因,锦州银行表示,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下行,本行业务所在区域经济形势变差,及部分行业客户经营出现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锦州银行2018年年报曾两度延迟发布。但在2014-2017年期间,锦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足以与四大行媲美,营收增长幅度曾高达382%。比如,2017年锦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04%,中国银行为1.45%,建设银行为1.49%,交通银行为1.5%。

为拯救深陷危机的锦州银行,三大战略投资者工银投资、信达投资及长城资产入股,管理层也经历了大换血。

锦州银行原行长刘泓因个人健康原因辞任,工行郭文峰接任新行长。在新一届董事会执行董事成员中,新任党委书记魏学坤、行长郭文峰、副行长康军以及首席财务官余军均来自工行,副行长杨卫华来自于信达投资。

此外,锦州银行还公布了其他的增资计划,包括定向增发不超过62亿股新内资股来补充银行资本金,该行表示新股发行后将会占到该行经扩大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4.34%,以及内资股的约59.25%。

但曾经的白马股是如何在一年间亏损45.93亿元的呢?

一方面,全国超50%的商业银行于东北地区经营均较为困难。如,2018年东北地区交通银行亏损39.1亿元;浦发银行亏损22.8亿元;中信银行亏损35.4亿元;平安银行亏损51.5亿元,已连续两年亏损超27亿元。

另一方面,诸如锦州银行的中小银行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罚单、股权流拍、评级下调等问题。负债结构欠佳,同业负债占比过高,使中小银行对去杠杆、削减同业套利的监管政策应对能力有限,易出现经营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