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7年義務為村民剪紙5萬幅,剪紙使我健康,80歲仍在剪紙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解玉贊,今年80歲了。我的家在農村,是孤峰山腳下的萬泉村。那裡的農民淳樸、憨厚,我和我的丈夫也是這樣的一家人。我從13歲就開始了剪紙,現在已經剪了67年。67年來,我就在農村為鄉親們剪紙,誰家的兒女結婚、孩子收拾滿月,蓋新房或者過年的時候,我都會去為他們義務剪紙。估計我給鄉親們剪紙的件數不下五萬件。在剪紙中傳承了祖國的傳統文化。這些都是我心甘情願為大家服務的。

我的丈夫叫段滿留,今年85歲了,是個復員軍人。他於1954年參軍,1957年復員到農村的。多少年來,我與丈夫就在農村種地。現在,丈夫的腿痛的很厲害,走路都不能好好走了,所以,我們除了在院子裡種些自己吃的韭菜、菠菜、西紅柿、茄子、辣椒外,也不能種地了。但是,我還能剪紙。圖為丈夫1957年在北京的留影。

我的剪紙是跟我奶奶學的。我小時候就愛剪紙或者做針線活,主要是受奶奶的影響。我的奶奶是一個農村婦女, 高高的個兒,是一雙小腳。奶奶的拿手活兒就是剪紙。奶奶的剪紙簡直是出神入化,剪啥像啥,就像真的一樣。奶奶就教我剪紙,那時候,我還小,大約就是13歲的樣子,雖然剪的不如奶奶的好,但是從此我也愛上了剪紙這個活兒。圖為六十年前我與奶奶的合影。奶奶坐在太師椅上,我站在旁邊 ,背後的影壁就是我家的。


剪紙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門民間藝術。但是我當時就覺得好玩,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 就能剪出各種花鳥魚蟲。實際上,我就是在像是玩耍一樣。但是慢慢的我感覺剪紙不是那麼的簡單,因為剪紙沒有圖紙,沒有模式,完全是憑著自己平時對事物的觀察和感覺來剪的。每一次剪出的同樣內容的剪紙都不一樣。我就在剪紙中慢慢摸索,慢慢進步。圖為鳥戲耕牛。

在剪紙實踐中,一是靠自己的感覺,二是有什麼疑難的問題,我都會請教奶奶的。但是以後奶奶去世了,我只能是自己摸索了。我的剪紙雖然偶爾也能賣錢,但是我覺得剪紙應該是為鄉親們服務的。因為在農村,會剪紙的人還是少數,但是,大家家裡有喜事的時候,是需要剪紙的。於是,我從二十歲的時候開始,就全身心的為鄉親們剪紙。圖為我二十歲的照片,已經六十年了,變化可真大啊。

農村的農民需要剪紙的有兒子結婚、女兒出閣、小孩滿月或者週歲、蓋房上樑等,都需要剪紙的。這些農民喜慶的日子裡,剪紙最多的是雙喜字或者喜字,這是當地農村流傳了幾千年的習俗。在喜慶的日子裡,事主家裡的照壁、大門口、巷道里、牆上、窗戶上都要貼上紅紅的喜字,根據貼的部位不同,喜字最大的有一米左右, 最小的有巴掌大小。圖為我在剪紙,我丈夫在看。


將近60年的時間裡,我幾乎跑遍了村子,為鄉親們剪紙。每年都要有將近兩個多月的時間在為大家服務,有時候一件喜事,就要在事主家裡忙個兩三天。每家每戶的剪紙的數量不盡相同,多的家庭要剪幾十個喜字或者其他圖案。小的喜字剪的時候快一些,大喜事要慢得很。估計這些年,為大家剪紙的件數不下五萬件。圖為我的全家福照片。

在為鄉親們剪紙過程中,我也感到十分的幸福,也感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因為在當地的農村,剪紙的人受到大家的尊崇。每到一家過事的家中,不論是主人也好,管事的也好,都會把自己安排到最暖和、最明亮的土炕上剪紙,吃飯的時候,主人總會把最好的飯菜端到自己面前。在這個過程中,我十分的滿足,也感到了幸福的存在。圖為我和我的大孫子。

在剪紙的實踐中,我不僅要為鄉親們剪喜字,對於兒女結婚的,還要剪龍鳳呈祥的圖案、剪早生貴子的圖案等等。我在剪紙中,還不斷的學習其他剪紙藝人的高超的技藝,在生活中不斷的觀察事物,剪出的事物要誇張、形象和生動。圖為我參加全縣“慶三八巾幗書畫及民間藝術展”的作品,裡面有龍鳳呈祥、老鼠嫁女等圖案。獲得全縣三等獎,同時,我還獲得過其剪紙獎勵。


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以後,我就成了忙人,因為家家戶戶過春節的時候都要貼窗花。特別是那些當年聚過媳婦、生下小孩或者蓋了新房的家庭,對窗花更是要求很高的。一般情況下都會讓我剪窗花的。這種情況下,我就會在自家的熱炕頭給大家剪窗花,這樣就不會打擾大家的。圖為我在炕頭上剪紙。

窗花的式樣和圖案各種各樣,除了當地農民喜歡的喜字外,還有動物、花鳥以及與農村有關的圖案,如喜鵲登梅、歡慶春節、連年有餘、早生貴子以及耕種、紡織、牧羊、養雞等與農事有關的圖案。同時,如果當年是什麼屬相年,還要剪什麼屬相的圖案。真的很有意思,很誇張、很生動的。圖為我剪的十二屬相剪紙。

#自拍我的故事# 我的人生就是剪紙的人生,我的大半輩子都是和剪紙一起相伴的。剪紙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在剪紙中,我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在剪紙中,我享受了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也使我感覺到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因為剪紙,鄉親們對我非常的尊敬,我更喜歡和我相鄰的鄉親們。圖為我的鄰居2016年為我和丈夫專門照的像。本文由解玉贊口述,筆者整理。部分照片由解玉贊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