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最近的变化引发争议,节目在走下坡路吗?事实并非如此

《等着我》17日晚上如约播出,等待了一周的观众又可以领略感人的寻亲故事了。

本周的《等着我》播出了2个寻亲案例,一个是曾经误入歧途的女儿寻找同样走上歪路的妈妈的故事,一个是妈妈寻找丢失的女儿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寻亲案例与以往的任何一个寻亲故事都不同,因为故事中的两位当事人(寻亲的女儿和被寻的妈妈)都曾深陷邪教的泥潭,幸运的是女儿被解救了,而妈妈依然泥足深陷并不见了踪影。这个题材的寻亲故事,在《等着我》的播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也是现实中鲜见的个案,但它却很有教育意义,引人深思。

《等着我》最近的变化引发争议,节目在走下坡路吗?事实并非如此

最近一段时间的《等着我》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譬如,一期节目只播一个寻亲故事,让很多观众大呼不过瘾,也让部分观众感觉内容有些拖沓;寻人团未能帮助求助者圆梦,让他们失望而归,有的网友认为这种寻人未果的案例少播为好。鉴于这样的变化,一些网友认为,《等着我》在走下坡路,节目明显不如原来好看。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等着我》最近的变化引发争议,节目在走下坡路吗?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等着我》寻亲案例减少的问题,我想一方面是出于更全面地展示寻亲故事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观众在寻亲故事中领悟些什么。寻亲故事要想讲得更丰满、更感人,就要有一些具体的事迹做支撑,同时还要把寻亲者积极向上的精神、淳朴善良的品质等传达给观众,这样才会更有感染力。也许对于一些观众来说,他们只想简单了解寻亲者的故事,他们更在意的是寻找的结果,以及被寻人的经历、现状等。但作为一档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还要通过一个个的寻亲故事来展示人性的真善美,而这无疑要依靠寻亲者的详细讲述来实现,要有具体的事例、细节等的展现。

《等着我》最近的变化引发争议,节目在走下坡路吗?事实并非如此

关于被寻人没有找到的寻亲案例该不该播出的问题,我认为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应该播出。《等着我》播出的寻亲案例大部分实现了团圆的结局,但有一部分被寻人却杳无消息。虽然对于寻亲者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同时也是他们更大的希望,因为节目一旦播出去,会有千千万万的观众去关注,也会有许多热心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忙寻找线索,这样寻人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就拿上周二《等着我》播出的72岁的老兵王玉明寻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伴闫宝霞的案例来说,尽管王玉明老人没能和老伴在节目现场团圆,但是节目播出后,《等着我》收到了许多好心人提供的线索,寻人团正在根据这些线索进行核实与寻找。我们相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好消息传来,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来临。

《等着我》最近的变化引发争议,节目在走下坡路吗?事实并非如此

《等着我》播出的每一个寻亲案例,都极具传播的社会价值,即便是那些没有帮助寻亲者圆梦的案例,也不会让节目的价值大打折扣,反而会凝聚更大的社会力量,让更多人投入到公益寻人的行动中去。其实,一档节目好不好,除了要看它的内容是否符合观众的预期,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目标,还要看它的社会影响力。在这一点上,《等着我》绝对是有口皆碑的正能量节目,它影响了许许多多的观众开始关注并参与公益寻人事业,这或许是它更大的价值所在。

《等着我》最近的变化引发争议,节目在走下坡路吗?事实并非如此

愿《等着我》实现更多求助者的团圆梦!加油,等着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