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有哪些方言?看完你就明白了

说到宁波市内(含各个县市区)的方言,很多人会以为只有宁波话。其实不然,宁波市的方言可不止宁波话这一种。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下宁波市内的各种方言。如果有遗漏,也欢迎大家来补充。


按照学术上的分类,宁波话属于吴方言太湖片甬江小片,分布在六区(海曙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象山县、宁海县(除岔路及其以南)、余姚东南部、慈溪东部,舟山大部分地区等。没错,学术上的分类,把一般不认为是宁波话的象山、宁海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也划入宁波方言。由于定海县(现舟山市)长期以来是宁波府六县之一,所以其主要方言也是宁波话。

宁波有哪些方言?看完你就明白了

宁波市内方言的覆盖范围

一般来说,六区、余姚东南部、慈溪东部内部,各地宁波话略有口音差异,但是一致性较高,沟通交流基本没有问题。而上图中的宁海、象山地区,由于口音差异较大,难以沟通,一般会单独划分为宁海次方言、象山次方言。


宁海方言内部不一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有比较明显的南北差异。正宗宁海话以宁海城关话为主,长街镇力洋镇的方言基本与城关话无异。北部以西店话为代表,接近宁波话;中部以城关话为代表,是正统的宁海话;南部以桑州话为代表,接近台州话。这种由北往南渐次变化的方言现象,同其它方言一样,多少和境内的地理环境及过去的行政设置有关。不过,虽然各处宁海话口音虽有差异,但全境人民沟通交流并无大碍。


象山方言,因地近台州地区,受台州话影响较深,南部尤为明显。象山方言主要也可以分为三块,东乡方言小区、南乡方言小区、西乡方言小区。东乡方言小区包括东乡小半岛各乡镇,以丹城话为代表,其语音较软和,接近宁波方言。南乡方言小区,包括南乡小半岛及东门、南田、高塘、檀头山等海岛各乡镇,以石浦话为代表,其语调较高亢,台州口音较重。西乡方言小区,包括西乡地峡各乡镇,以西周话为代表,其语音与丹城话颇近,泗州头、茅洋、南堡等地语音似南乡话,泗洲头镇灵南及西周镇下沈溪则说宁海话。除此之外,尚有爵溪、沙塘湾两个"方言岛",爵溪话仅限于爵溪城区内,实为北方方言,因长期受本地话影响,浊音较多。沙塘湾话,仅限于石浦镇沙塘湾村,系闽南话。


说完了方言情况最为错综复杂的宁海、象山地区,来到了余姚、慈溪地区。总体来说,余慈地区的方言主要有余姚话和宁波话(不好意思,其实没有学术意义上的慈溪话),但是由于从清末到现在,余姚、慈溪的行政区划几经变迁,深刻的影响了余慈两地的方言格局。


1954年,因特殊的需要,姚北棉区计65个乡镇划给慈溪县,和原慈溪县、镇海县部分地区组成为新的慈溪县,人称"三北地区",原慈南地区计42个乡镇划给余姚县。慈溪县城从此迁往浒山。1979年,当时的慈溪县的泗门区(包括现在的泗门镇等地)与余姚县的横河区(包括现在的横河镇、桥头镇等地)互换。

宁波有哪些方言?看完你就明白了

民国三十六年慈溪县政区图

宁波有哪些方言?看完你就明白了

1954年前余姚、慈溪县域(庄市应为庄桥)

从上图中不难看到,原慈溪县域和宁波话覆盖区基本重合,原余姚县境内通用方言即为余姚话。由于余姚一直隶属于绍兴府,所以余姚话是吴方言太湖片临绍小片的一种方言,语法上深受绍兴话影响,而解放后被划入宁波地区,经过60多年,宁波话的词汇也被余姚话采用,而余姚话也保留了自己独特的发音和语尾助词,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余姚话。这就造成了余姚、慈溪两个地区,东西部地区方言不通的局面。


除了这两个主要方言之外,观海卫镇还有 "燕话",又名卫里话,是一个闽语方言岛。对于燕话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但是对于它来源于福建这一观点,大家没有异议。燕话的使用者主要分布于观海卫镇西北角,卫西村、卫北村一带,目前仅有不足千人使用。


这些就是宁波市境内的主要方言。你说的是哪种方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