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与喉痹,是这样辩证的

本病始见于《金匮》妇人杂病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t之”。《医宗金鉴》云:“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如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也。,”杨氏认为,所谓炙脔,是指咽中如有烤肉梗塞感。

后人将梅核气症状描述为“嘣之不下,r咯之不出”,但与饮食存咽无关,亦无咽痛等,故称之为梅核气。并认为“气”足尤形的。古今认识是一致的。

梅核气与喉痹,是这样辩证的

是属功能性疾病,非器质性疾病,在症状中可有述症候群,且常伴有心烦、心悸、胸闷、少寐、周身不适等症状,故近人将梅核气病机归纳为“肝郁气滞、痰气交阻”,并认为以妇人为多见。这主要是勺该证描述出于《金匿》妇人篇有关,然临证中梅核气亦常见于男子,不独为妇人之病。

喉痹则有广义、狭义之分。《素问.阴阳别论》日:“一阴~阳结谓之喉痹。”“痹者,闭塞不通也。”广义而言。咽喉疾病因内外邪毒内聚,气滞血瘀,经脉痹阻而致咽喉红肿痛伴阻塞感等现象皆称喉痹。包括中医喉痛、乳蛾、白喉和风寒、风热喉痹以及虚火喉痹等疾病。而狭义的喉痹(即本文所指)专指咽部燥痛、干咳、咯粘痰,或咽部微红、咽痒不适等为主的虚火喉痹。与慢性咽炎相似。

梅核气与喉痹,是这样辩证的

病因病机梅陵气:《直指方》云:梅核气乃“七情气郁,结成痰涎,随气积聚”而成。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为情志所伤,肝失条达。则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肝郁乘脾犯胃,脾滞胃逆,运化失司,生湿聚痰,痰气互结于咽喉所致。杨氏强调,病机中要紧紧抓住“肝郁气滞犯胃,胃气失于和降”这~病理之根本,因气顺则结消,痰湿白化矣。故要以此作为立法治则之依据。

喉痹:本文特指慢性咽炎之虚火喉痹。咽喉位于肺胃之上而属肺系。脏腑亏损,肺虚胃热,阴虚火旺而致虚火喉痹。其病位在肺胃,阴虚属肺阴虚,火旺为胃热盛。

梅核气与喉痹,是这样辩证的

梅核气证候:自觉咽中有异物感,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不疼不痛,不碍饮食和吞咽。随情绪之波动而时重时轻。常伴精神抑郁、多虑多疑、胸肋胀满,或纳呆、困倦、便溏、消瘦。妇女可见月经不调。

辨证:肝之经脉上行于咽喉,情志抑郁易伤肝,以致肝郁气滞,经络之气随经上逆,结于咽喉,故有梅核之气而无其形,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碍饮食、吞咽。肝喜条达、恶抑郁,症状常随情志之波动而变化,时轻时重。肝失条达可见精神抑郁、多虑多疑。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可有胸胁胀满、纳呆便溏、困倦等症。肝郁气滞,血脉瘀阻,冲任被扰,故妇女月经不调。

治则: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理气散结。

喉痹,虚火喉痹证候:咽喉燥痛,梗塞不舒,干咳或咯粘疲,口苦干:舌偏红;脉细数等。

辨证:虚火上炎,阴虚津少故咽喉燥痛;肺气上逆则千咳粘痰;胃热盛故口苦干、舌红,脉细数。

治则:养阴润燥,清热宣肺。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