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行测75分,申论67分,入职外交部

先介绍一下我的国考情况吧,去年我报的岗位是外交部英语一(省部级),考试成绩是142.8分,行测75.3申论67.5。我最后走的是国考,所以我就主要说说国考这两个科目的备考情况。

想到去年今日,我也和你们此刻一样,怀着复杂的心情在公众号中吸取着各位学霸前辈的备考经验,既有期待又怕落空,只能不断提醒自己尽最大的努力。没想到现在,我也已经成为大家心中闪闪发光的大神了。2016年7月我开始正式备考国考。由于是公考小白,我的策略是用5周时间详细读懂行测五大模块。8月,在基本熟悉行测题型的脉络之后,抛弃单枪匹马的复习模式,开始尝试做套题。我认为,应届或待业考生应该保证至少每两天一套真题,在职考生应保证一周至少两套真题,并用比做题更长的时间去完成校对并巩固错题知识点。

套题练习达到量的积累后,便要开始寻求质的突破。作为一名脑回路直得不能再直的文科生,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曾经被我视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你也面临与我相似的难题,在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突破的时候,可以考虑接受他人的助攻。凭借其他人的公考经验,大神的指点迷津和身边考友的循循善诱,终于有一天,感觉自己突破了瓶颈,前方一片光明。

资料分析,初见时觉得题干很长,术语和数字让人头皮直发麻,读懂它时,才知题干每一句都是精华。咽下难啃的骨头,资分简直可以说是行测中最好的送分题了。背下几道经典公式,轻松拿下80%会考的知识点。再结合首数法、尾数法,大部分计算题一分钟内夺分成为可能。

言语理解,初次读题干时的语感最重要。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小时候语文经常排名第一的我,言语理解的正确率经常比几位从小语文成绩不太理想的考友要低。所以,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以前语文成绩好,现在就轻视了对题目的研究和思考。想要取得突破就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花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的题型去分析和理解相应的考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会逐渐构筑起自己答题的理论框架,从而培养出初读题目后的第一直觉,这正是厚积薄发的力量。

判断推理,刷多了会上瘾,文科女生靠兴趣也可以完成对推理题的逆袭。在非全真模拟套题的状态下,浓厚的兴趣促使我经常挑出推理题来刷,久而久之对出题的套路及规律有所掌握。试着培养对某一种题型的兴趣,知识积累能够指引你突破思维的盲区,跨越固有逻辑的障碍。

常识判断,投入产出比有限,花费的复习时间与得分率难成正比。日常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积累,适当对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的高频考点和时事热点进行搜集,更重要是学会对答案选项进行合理性的分析。

数量关系,前方高能,数学才子绕行。在行测有限的120分钟作答时间完成135道题目,数量关系常常是各位考生选择在交卷前5分钟靠幸运女神眷顾的模块。对于广大文科生或数学渣,只想告诉你们,人生贵在取舍。但如果你是其他模块已经功底深厚的高手,在接下来的几十天内继续钻研数量关系板块,必能助你占据行测制高点。

激动!行测75分,申论67分,入职外交部

申论方面,我觉得要坚持“内紧外松”。外松在于广泛收集热点素材、评论文章、优秀范文,积累各家老师的解题方法和写作思路。内紧在于把收集到的素材进行体系化整理,把学到的解题方法进行系统化归纳,把大作文的写作思路进行符合个人风格和写作习惯的凝练,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答题模式。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做到小题踩点准、文章一气呵成。内紧外松,说白了就是一个收集、整理、消化和运用的过程。

申论题型分为两大类,阅读理解与作文。除大作文以外,其他的题型基本上都可以在题目中找到得分点,只要稍加组织,便可形成答案。我在答题时坚持两点:一是注意分点陈述,条理清晰;二是答案要有根据,能在文中直接找到得分关键词的,绝不自己杜撰。

我在练习申论大作文时,一开始把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与材料的组织上,所以走了一些弯路。但我很快意识到,我忽略了一个最致命的因素,那就是审题。我不太赞同某些辅导机构给出的范文,因为其中有些文章空有好看的架子和好听的口号,实际并不能切中题目的要害。如果不花心思研究题目的要义,盲目堆砌排比句与官话套话、采用固定的行文模板化,很难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退一步说,只要审题精准,立意恰当,哪怕材料不够新颖、语言不够华丽,也能得到平稳的分数。与行测一样,申论依然是在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在行政机关工作的潜质,因为恰当理解上级的意图,并准确提炼要点,最终快速形成文字材料是所有新入职公务员的必修课。只有抓住这一要点,才能制定方向正确的答题思路。

有了基本的答题原则和时间规划,剩下的就是规律的练习与及时的总结。我在备考时坚持一天做真题,一天总结答题情况并针对专项题型做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必须严格模拟考场的时间限制。在毫无时间压力的情况下答题,其结果基本没有参考价值。二是必须及时总结。对每一份真题都要做数据分析,不要害怕面对任何分数。三是最好把行测的做题时间放在早上,申论放在下午,使身心完全适应这样的规律,能减少考试当天的紧张。

记得莫泊桑在小说《一生》当中有这么一句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结合这句话来回顾自己去年的国考之路,我觉得非常适用,也曾灰心丧气、也曾斗志昂扬。但最后会发现,我们走过的不过只是千千万万个学子都走过的路而已,所以没必要放大痛苦、也无须歌颂。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最后,祝愿师弟师妹都能取得好成绩!愿有所偿,一举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