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前陣子有篇熱文《楊振寧的最後一戰》說的就是關於建設高能電子對撞機這事,楊振寧在這件事上是不遺餘力的反對,而且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有相當多的朋友不理解楊振寧為什麼反對中國建設對撞機,而且是幾次三番的反對,似乎楊振寧就和中國的科學扛上了?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楊振寧第一次反對中國建設對撞機

楊振寧第一次反對中國建設加速器是在1972年,應該在大部分年輕讀者出生之前,當然也包括種花家!當年中國已經取得了兩彈一星的成績,地位在世界上正在上升,科學界也響應毛主席提出的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號召,提出了建設加速器的想法!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當時的時代背景是西方科學界已經在楊米爾斯方程中挖到了金礦,在高能粒子物理界已經有所建樹:

1967年溫伯格和格拉肖在引入規範對稱的自發破缺,將電弱統一理論建立在了楊-米爾斯場論,引入希格斯機制,提出了具有U(1) ×SU(2)規範對稱性的電弱理論。1972年弗里茲希和蓋爾曼提出了具有SU(3)規範對稱性的楊-米爾斯理論, 建立了量子色動力學。

標準粒子模型呼之欲出,西方在加速器領域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從最早二十年代末發展而來的加速器,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發展,能級已經達到了3000億eV,而中國當時在加速器領域幾乎一片空白,趙忠堯主持建設的第一第二臺質子靜電加速器也苦於沒有更先進的技術支持,也已經遠遠落後於當時的水準,因此處境是相當尷尬的。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當時科學界規劃的加速器能級為500億eV,預算約1億美元,但即使這樣也已經竭盡全力了!作為高能粒子物理的開山鼻祖,楊振寧很清楚這樣的加速器能幹出什麼樣的成績,因此他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再做重複投資,而是將資金投入更重要的環節,將中國的基礎科學體系建立起來。而這將對未來的發展更有意義!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最終楊振寧中肯的建議被採納,而當時這些資金大大促進了從計算機、生物學到機械製造等多個產業的發展,這為後來的863計劃提供從人才到設備與資金的全方位支持,也許大家不知道863計劃,但它涵蓋了:信息技術、生物和現代農業技術、新材料技術、航天技術、激光技術、先進製造與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這個範圍,猜猜也就知道它到底幹了什麼!

所以,楊振寧的第一次反對和中國的現代科學體系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楊振寧第二次反對中國建設對撞機

2016年9月4日,楊振寧在《知識分子》上發表了《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一文,將正在展開如火如荼討論的CEPC建設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同時也將他自己再次置身於聚光燈下,有對他口誅筆伐的,也有認為楊老的時間非常中肯。但這次似乎楊振寧的意見並不如1972年管用,因為從2016年開始到2019年,大討論仍然在繼續,但建設工作似乎並沒有停止。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2019年4月29日在國科大的演講中,楊振寧表示他反對建設CEPC的已經從來都沒有動搖過,當時一位未來將從事CEPC預研工作的學生向楊振寧提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我想代表我所有的同學再問您一次,您現在對我們建造CEPC的想法有沒有改變?”

這個畫面讓大家對楊振寧在2016年與中科院高能所的王貽芳之間的隔空辯論記憶猶新,在楊振寧在《知識分子》上發表反對一文之後,兩天後王貽芳就代表中科院就這一文發表針鋒相對的一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建造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文中就提出的反對意見一一進行了辯駁,而且認為現在正處在高能物理界的另一個風口,建設大型對撞機不僅對高能物理界提升學術水平,將中國建設成高能物理的學術中心,還能在高新制造技術上得到長足的提升,從圍觀群眾角度來看,雙方都很在理,誰都說服不了誰。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不過誰勝誰負已經很明顯了,因為CEPC的建設幾乎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各項建設正在開展,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十幾年以後大家就能看到CEPC展開史無前例能級的電子展開對撞實驗。

中國的CEPC到底該不該建?

儘管CEPC建設已經正式展開,但並不妨礙我們繼續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做個簡單分析,看看應該以什麼態度來面對這件大事!

  • 量子論的聖殿-哥本哈根

從量子力學的發展歷史來看,哥本哈根和哥廷根和慕尼黑一起都是繞不過去的黃金三角,當然他們的代表人物是玻爾、波恩和薛定諤,他們分別是互補原理、概率論和波動方程的發源地,量子論能發展到現在如此完備的體系,誰也缺少不了誰,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核心人物!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三者之中無疑玻爾領導下的哥本哈根無疑是最具魅力的,因此量子論的經典詮釋儘管包含了三個關鍵支撐,但卻是哥本哈根詮釋的主要原因。

  • 日本的諾貝爾獎計劃

2001年日本提出一個“50年30個諾貝爾獎”計劃,到2018年為止,日本人拿到了18個,時間過了2/5,任務完成60%,這應該是任務完成遠超計劃了吧。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2018年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及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獲諾貝爾獎

當然我們只看到日本拿到諾獎的風光,但卻不知道日本在基礎科研領域持續不斷的投入,整個教育體系是比較開放的,各個大學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探究發揮的空間很大,學術氛圍與競爭都比較積極,當然勝者為王,諾獎的風光背後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差距。

  • 任正非的觀點

其實作為基礎科學領域的研究,任正非作為一個商人是沒有發言權的,但瞭解華為發展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華為是怎麼成長起來的,華為在科研領域的投入讓任正非的話非常具有說服力!前陣子任正非呼籲要加強基礎教育,他認為砸錢並不能讓我們擁有大批科學家。科學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不需要颱風暴雨!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看到LHC的成功,但也必須看到LHC天價的維護費用,作為一個國際合作項目,LHC可謂是風光無限,因為它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希格斯玻色子,但接下來怎麼辦,楊振寧認為高能粒子物理已經走到了強弩之末,這一點他在和他的學生探討時候清晰的表明了這個觀點,低矮的果實和高一點的果子都被摘完,只剩下頂上又青又澀的果子,但這果子有沒有都還是一個問題。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其是否代表正面立場?可能未來將會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