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如果說2018年是金融科技爆發年,那麼2019年就是金融科技監管年。

這一年,央行第二代徵信系統試運行,金融科技發展頂層規劃出臺,並在北京試點金融科技監管沙盒;這一年,監管部門查處一批違規濫用個人敏感信息的大數據公司,發佈《個人金融信息(數據)保護試行辦法》,督促網貸機構接入央行徵信;這一年,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紛紛成立金融科技公司,銀行加速佈局科技;這一年,頂象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關聯網絡3.0,幫助多家銀行進行防控團伙欺詐。

盤點 | 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央行二代徵信系統試運行

媒體報道,5月開始,央行第二代徵信系統開始試運行,二代徵信系統對信用信息的採集更詳細,讓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更全面瞭解目標群體的金融信息及信用狀況,客觀做出信貸、授信、合作。

此次徵信系統的優化升級,重點是提升系統性能、優化信用報告內容和展示、改進產品加工和服務方式、完善系統管理等,旨在提高運行和服務效率,為金融機構、社會公眾等提供更好的徵信服務。

盤點 | 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工行、中行分別成立金融科技公司

5月8日,工商銀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工銀科技有限公司;5月16日,北京銀行成立北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6月13日,中國銀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銀行佈局金融科技子公司速度明顯加快。

截至目前,已有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等10家銀行已先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傳統銀行全力擁抱金融科技。

盤點 | 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央行發佈金融科技發展頂層規劃

8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並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規劃明確了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提出到2021年,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實現金融科技應用先進可控、金融服務能力穩步增強、金融風控水平明顯提高、金融監管效能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支撐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產業繁榮發展。

盤點 | 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網貸數據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9月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佈《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支持P2P網貸機構接入徵信系統。

《通知》指出,各地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應組織轄內在營的P2P網貸機構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運行機構、百行徵信等徵信機構,對已退出經營的P2P網貸機構失信人數據同樣予以接入,持續開展對相關逃廢債行為的打擊,並加大對網貸領域失信人的懲戒力度。

網貸接入徵信體系有助於緩解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多頭借貸、壞賬等風險,在行業轉型和清退過程中更好地保護出借人利益。

盤點 | 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首個反團伙欺詐解決方案發布

9月3日,頂象發佈關聯網絡3.0。該方案能幫助金融機構有效防控惡意騙貸、信用卡套現、犯罪洗錢、中介包裝等團伙欺詐。

關聯網絡通過充分挖掘金融機構內部的客群特徵、業務數據、交易信息、核心徵信、合規數據等“數據金山”,基於對金融機構具體業務場景、業務邏輯、產品流程、客群特徵、風險特點的深度理解,科學構建“有內涵、可外延”的複雜關聯網絡。再通過應用圖數據挖掘、無監督算法、半監督算法、有監督算法等多角度充分挖掘,進而結合應用場景、實際操作人員的具體需求直觀而智能的在運營和監測平臺呈現最有效信息。

盤點 | 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個人金融信息(數據)保護試行辦法》初稿出爐

2019年10月,央行向部分銀行下發了《個人金融信息(數據)保護試行辦法》初稿,待徵求意見結束後將正式對外發布。《辦法》重點涉及完善徵信機制體制建設,將對金融機構與第三方之間徵信業務活動等進一步作出明確規定,加大對違規採集、使用個人徵信信息的懲處力度。

金融領域個人信息具有特殊性,與其他個人信息相比,其與個人的資產、信用狀況等高度相關,一旦洩露對受害者的財產安全可能造成很大威脅。目前我國尚無一部專門的法律對個人信息,特別是個人金融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等行為進行規範,難以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因此,《個人金融信息(數據)保護試行辦法》將從法律層面加強對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有望推動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個人權益和金融穩定。

盤點 | 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公安部通報套路貸專案,多家大數據公司涉案

11月14日,公安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淨網2019”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其中,黑龍江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偵破“7.30”網絡“套路貸”專案。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公安局接到“套路貸”報案後,對“套路貸”實施團伙、催收團伙以及幫助“套路貸”犯罪的技術服務商、數據支撐服務商、支付服務商開展了全鏈條式打擊。

在該案中警方查明,北京某公司為“套路貸”研發系統平臺和定製化APP;上海某三方支付公司為犯罪團開通5個商戶支付通道,助其實施違法犯罪;上海、杭州3家科技公司專門研發數據風控產品,通過爬蟲技術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為“套路貸”系統平臺提供風險控制及催收支撐服務,還將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其他多個“套路貸”犯罪團伙,為其提供風控服務和催收支持,非法牟利。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從“阿爾法象”等“套路貸”案件線索出發,組織全國展開集群戰役,9月1日以來,各地網安會同刑偵部門收網打掉團伙147個,抓獲嫌疑人1531名,採取刑事強制措施798名。

盤點 | 2019年國內金融科技八大事件

北京試點金融科技監管沙盒

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官網發佈消息稱,支持在北京市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同日,北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文稱,在人民銀行指導支持下,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啟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建設,探索構建中國版“監管沙箱”。

“監管沙盒”概念由英國政府於2015年率先提出。根據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定義,“監管沙盒”是一個“安全空間”,在這個安全空間內,金融科技企業可以測試其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等,不會在碰到問題時立即受到監管規則的約束。但監管沙盒亦強調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

此前,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委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個省市開展金融科技應用的試點,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監管沙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